七年级上历史教案.doc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历史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知道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3)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4)了解汉朝的建立,知道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了解汉朝的统治政策。(5)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兴衰。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文物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2)通过故事、史实,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3)通过文献、文物,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通过文献、故事,了解汉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
2、(5)通过地图、故事,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3)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汉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5)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各国政策。(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法律制度。(4)汉朝的建立过程和政策演变。(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和过程。三、
3、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文物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2)通过故事、史实,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3)利用文献、文物,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通过文献、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5)利用地图、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1)讲解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2)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包括五霸和七雄的故事和影响。(3)讲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包括法律、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统一。(4)讲解汉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包
4、括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以及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时期的政治特点。(5)讲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包括三国鼎立的原因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点。四、课堂小结通过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汉朝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五、课后作业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和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特点。(2)掌握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修建,了解隋朝的兴衰。(3)了解唐朝的繁荣,知道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4)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知道宋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5)了解元
5、朝的建立和统一,知道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文物等资料,直观地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特点。(2)通过故事、史实,了解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修建。(3)通过文献、文物,了解唐朝的繁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4)通过文献、故事,了解宋朝的建立和统治政策。(5)通过地图、故事,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一。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分析能力。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三国鼎立局面和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特点。(2)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修建。(3)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