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课体育教案《玩绳》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体育课体育教案《玩绳》及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体育课玩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绳子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锻炼幼儿的柔韧性和跳跃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绳子基本玩法:跳绳、摇绳、抛接绳等。2. 绳子创意玩法:绳子跨栏、绳子障碍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绳子的基本玩法和创意玩法。2. 教学难点:绳子创意玩法的创新和团队协作。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绳子、障碍物、跨栏等。2. 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场地。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跳绳热身活动,如单人跳绳、双人跳绳等,让幼儿熟悉绳子的基本用法。2. 基本
2、技能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绳子的基本玩法,如跳绳、摇绳、抛接绳等,并指导幼儿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不规范的地方。3. 创意玩法实践(10分钟):教师展示绳子的创意玩法,如绳子跨栏、绳子障碍等,并组织幼儿进行实践。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更多的绳子玩法。4. 团队竞赛(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竞赛。每个小组需完成一定的绳子玩法任务,如跳绳接力、摇绳跨栏等。教师记录各小组的成绩,给予奖励。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柔韧性拉伸、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6. 教学反思(5分钟):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
3、师先进行绳子玩法的示范,让幼儿观察并模仿。2.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绳子玩法融入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3. 采用分组合作法,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绳子基本玩法的掌握程度。2.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绳子创意玩法的理解和创新。3.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团队竞赛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力。八、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体育活动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活动。2. 社区参与:组织幼儿参与社
4、区的体育活动,拓宽幼儿的体育活动领域,提高幼儿的体育兴趣。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绳子玩法是否有所了解和创新。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给予了每个幼儿足够的实践机会。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营造了一个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否激发了幼儿的体育兴趣。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幼儿对绳子玩法的掌握,并引入新的绳子创意玩法。2. 下一节课将增加团队竞赛的环节,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力。3. 下一节课将继续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享受体育的乐趣。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策略:难点解析:游戏教学
5、法的融入。教师需设计有趣且适合幼儿年龄的游戏,确保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绳子玩法的学习和兴趣。七、教学评价:难点解析:幼儿自我表达能力的评估。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创新。八、教学延伸:难点解析:社区参与的安排。教师需要协调与社区的关系,为幼儿提供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机会。九、教学反思:难点解析: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需确保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积极、愉快的氛围,以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十、教学计划:难点解析:团队竞赛环节的设计。教师需确保竞赛既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够保持幼儿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大班幼儿掌握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锻炼他们的柔韧性和跳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关注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延伸的开展、教学反思的进行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这些环节的顺利进行对于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以及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富有成效和乐趣的体育学习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