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doc
《《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感悟童趣的意趣,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2. 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审美发现。3.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体会表达方法和作者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童趣的意趣。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二、检查预习1. 学生交流预习所得。2. 教师点拨,正音、解词。三、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2. 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指导朗读。四、再读课文1. 学生齐读课文。2. 教师引导感
2、悟,体会意趣。五、品读课文1. 学生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六、课堂小结2. 教师补充,强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重要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感悟童趣的意趣,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2. 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审美发现。3.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感悟童趣的意趣。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 导入新课。二、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童趣的理解和感悟。2. 各组汇报交流情况,教师
3、点拨指导。三、课堂实践1. 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堂实践。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2. 教师补充,强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重要性。五、布置作业1. 根据课堂实践情况,布置相应作业。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深入学习童趣中的具体场景,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来表现童年的乐趣。2.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3.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分析童趣中的描写技巧和情感表达。教学
4、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特殊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童趣中的重要场景。二、深入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童趣中的具体描写,如人物、场景、情感等。2. 每组选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段落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三、分享讨论1. 各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讨论成果。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评价,提问和补充。四、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谈谈对童趣中描述场景的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和鼓励。五、写作练习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仿写童趣中的一个场景,用自己的
5、语言表达。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六、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和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活动,学生能够理解童趣中的主题思想,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2.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乐趣。3.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创意表达,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理解童趣的主题思想。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主题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童趣中的主题思想。二、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趣 课时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