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 (2) 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 在硬币边缘做一记号,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用棉线在硬币上绕一周,用直尺量出棉线的长度; 用直尺和三角尺量出硬币直径,算出周长。(3) 一页纸的厚度的测量方法:用直尺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4) 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2、 用刻度尺测出自己一只脚的长度L,则自己的身高为7L3、 因为1天等于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所以1天等于86400秒(1天=60秒6024=86400秒)4、 利用累积法,测量多个周期的总时间求平均值可
2、以测得更准确。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的摆长。第2节 运动的描述1、 放在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2、 B 解析:向船尾跑去了,就是离船越来越远了,以船为参照物。3、 若以电视机为参照物,则可近似认为运动员和屏幕之间相对静止;但实际上我们根据经验,会很自然地选取相对于地球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以电视机中的观众、跑道为参照物,就会感觉运动员是运动的。第3节 运动的快慢1、 能。解析:这样就是说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慢。2、 用手表测出通过1km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v=求出速度。3、 小明前50
3、m的平均速度v1=8.33m/s 小明在后50m的平均速度 v2=7.14m/s 小明在100m的平均速度v=7.69m/s4、 (1)v= (2) 列车在济南至南京段最快,在南京至上海段最慢。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1、刻度尺 停表 v=s/t2、(1)停表开与停的时间和小车运动和停止的时间有误差。 (2)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时有误差。3、 已知跑道长,根据步行、竞走、长跑时的圈数,计算出各自路程s,用停表分别测出步行、竞走、长跑时运动这些圈数所用的时间t,根据公式v=s/t求出。4、 用卷尺测出你一步的长度L,然后测出你家到学校共有多少步n,就可以估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s=nL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用鼓槌敲击鼓,鼓面振动,发出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发出声音。2、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越高,声音速度越大; (2)在同种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气体中最慢。3、 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击声。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如果铁管的长度足够长则能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铁管中传来的,一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4、 在室内讲话,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与回声,使声音更响亮。5、 255m 解法一 设声音在1.5s内传播的距离为s,s=vt=340m/s1.5s=510m,因为声音从井口传到井底,又返回人耳,故传播的距离为井深的两倍,
5、故井深h=s/2=510m/2=225m. 解法二:1.5s为声音从井口传至井底,又返回人耳的时间,故单程时间为t1=t/2=1.5s/2=0.75s,故井深s=vt=340m/s0.75s=225m.第2节 声音的特性4、 例如:笛子是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堵住不同的孔,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可以改变音调,用力吹可以增大响度。5、 频率是250Hz,人类能听到。因为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6、 “女高音”“男低音”的“高”“低”是指音调;“引吭高歌”“低声细语”的“高”“低”是指响度。7、 (1)此题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亲自动手,能“演奏”出不同的音调就认为成功。
6、 (2)用塑料管和竹管都可以,只要能改变所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5) 声的利用1、 (1)利用声传递信息; (2)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3)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4)利用声能传递能量。2、3000m 解析: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v=1500m/s,由于4s为一个来回的时间,故从发出到海底的时间为t=4/2s=2s,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3、 提示:以“声音的利用”为关键词上网查询,将“声的利用”信息记录下来即可。5、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提示:先写出校园和家园周围有哪些噪声,再找出控制的措施,然后找同学交流。2、 (1)(3)是合理的外界有噪声时,老
7、师声音再大点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树木可以吸收部分噪声,故(1)(3)是有效的、合理的;(2)有效,但不合理,学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4)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检测装置。3、 安静环境里,成年人脉搏一般为每分钟6075次;噪声环境下,情绪激动,血压上升,脉搏会加快,但一般不会改变很多,具体情况因人而异。4、 提示:(1)人与人之间无法用语言交流。(2)听不到乐器伴奏声和歌唱家歌唱声。(3)无法判断自然界能够发声的物体。第二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温度1、 甲:7.5 0C 乙 :90C 丙:18.50C 丁:-40C2、 提示:分别在晴天和阴天,读出挂在教室中寒暑表在第一节课前、第二节课前、第三
8、节课前的温度和这时的时间填在表格中,根据数据在温度时间图像中描述点、连线,通过比较两条曲线找出这两种天气温度的变化规律。3、 能。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4、 双金属片温度计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焊接在一起,利用其随温度变化产生不同形变的特性感应温度,并能自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仪器。原理草图如右图。(图略)第2节 熔化和凝固4、 例如:给鲜鱼保鲜时在鱼的上面放冰块,冰熔化要吸热,使温度降低;在冬天向菜地窖里放上几桶水,水凝固放热,使菜窖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沥青刚涂完是,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放出热量,这种热量足以将汽车轮胎炸破,而且需要散发很
9、长时间才能够行车。5、 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带来固态吸热多长时间开始熔化,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成液体的时间模糊等问题。6、 根据图像看出从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物质只能吸热,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oC,整个熔化过程持续了约15min .7、 提出问题:加入酒精后,水为什么在0oC以下还没有结冰?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2节 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盆中水,纱布罩上的水蒸发吸热,使篮子附近温度降低,饭、菜就不会变质,放在风口的目的加快蒸发。第3节 不能擦干,因为从冰箱取出的铁块温度很低,使空气中水
10、蒸气遇到冷的铁块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扶着在铁块上。第4节 “坎儿井”由于在地面以下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并且地表的空气流动对其影响也很小,而且地面以下温度也比地表低,所以大大减少了水的蒸发。第4节 升华和凝华1、 樟脑丸变小的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跑到空气中去了。2、 冻肉出冷库后,可见到上面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所致,即质量增加,所以比进库时重。3、 包括了升华、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4、 提示:和同学一起按要求做一下实验;成霜的条件是周围温度低于0 oC.5、提示:(1)水的重复使用;(2)关好水龙头等。5、 透镜及其应用第三章 透镜5、 两图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比较
11、两图可知焦距的透镜偏折得更多 甲 焦距为3m 乙 焦距为5m6、 把小灯泡放在凹凸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就可以变成平行光,这里利用了前面学过的光路可逆性。7、 甲 8、 甲、乙两图中都是凹凸镜。5、 生活中的透镜第5节 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树木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第6节 缩小 倒 实 放大 倒 实 放大 正 虚第7节 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阴天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来估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调节凸透镜和白墙之间的距离,使其所成像最小,这时测出想到凸透镜的
12、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第8节 要想使薄膜上像大一些,可使模型照相机靠近被摄物体,同时使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减小。在使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时,要使银幕上的像大些,可以使投影仪或幻灯机到银幕的距离远一些,使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近一些;要使银幕上的像小一些,可以使投影仪或幻灯机到银幕距离近一些,使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远一些。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 照相机利用了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呈缩小,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f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了u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规律。9、 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水瓶
13、会看到铅笔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突然改变方向。用凸透镜做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凸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而形状保持不变,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10、 “傻瓜相机”也有光圈和快门,只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傻瓜相机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11、 右侧 解析:换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像,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应为大于10cm小于20cm,故乙凸透镜应放在原凸透镜右侧。12、 光屏上不会有指尖的像,也不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只
14、是发光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暗了一些。13、 可使照相机远离天安门城楼拍摄。8、 眼睛和眼镜第5节 读写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25cm最好,因为眼睛看到的物体最清晰有不疲劳。第6节 前 凹 深第7节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凸镜;远视眼镜片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是凸透镜。赌术深的眼镜镜面弯曲程度较大,度数浅的眼镜片相对较平。第8节 (1)发散 凹 前方 (2)远视第4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6、 可具体操作体验一下。7、 提示: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作为参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 质量1、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果把货物从赤道运到南极,货物的质量不
15、会改变。2、 可采用“累积法”测量。为方便起见,可以取10的整数倍(如50)个大头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5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m总,则一个大头针的质量m=m/50.3、 A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4、171.6g解析:其质量为m=100g+50g+20g+1.6g=171.6g.5、案秤的称盘相当于天平的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右盘,槽码和游码分别相当于天平的砝码和游码。当案秤的秤杆水平(秤杆的挂砝码盘的一端捕鱼支架接触)时,就表示横梁平衡了。案秤的平衡螺母即左端的调零螺丝,其调节和天平不一样,案秤的秤杆向下倾斜时,应将调零螺丝向左调节;如果案秤秤杆向上翘时,应
16、将调零螺丝向右调。第2节 密度1、180kg 解析:澡盆的体积v=1.2m0.5m0.3m=0.18m3,水的质量m=v=1.0103kg/m30.18m3=180kg.2、 测出教室的长a、宽b、高c,可算出教室的容积v=abc,查得空气的密度=1.29kg/m3,可利用m=v得出教室内的空气的质量m.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千克。3、 估测一下自己的体重m,可假设为50kg,利用v=m/得v=50kg/1.0103kg/m3=510-2m34、 2.5kg 1.775kg 解析:m水=水v水=1kg/dm32.5dm3=2.5kg M油=油v=0.71kg/m32.5dm3=1.775kg5、41
17、02m 解析:v=m/=89kg/8.9103kg/m3=110-2m3,L=v/s=110-2m3/2510-6m2=4102m.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6、 先利用“测多算少”(或称“累积”)的办法,用天平称出n张铝箔的质量m,根据v=m/算出n张铝箔的体积V,然后用刻度尺量出铝箔的长a和宽b,则铝箔的总厚度为D=V/ab,每张铝箔厚D/n=V/nab.7、 260车,解析:所需沙石的质量m沙=沙V沙=2.6103kg/m3400m3=3.93106kg,每车载重4103kg,故需要卡车数为1.04106kg/4103kg=260.3、3.931011t解析:m=水V水=1.0103kg/m
18、33.931011m3=3.931014kg=3.931011t4、39 5 7.8 7.8103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8、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发现:导热性能好的一般导电性能也好;年产量越低的,其市场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便宜。4、 铜和银的导电性能好。两者中,银比铜的导电性能好,但铜更适宜做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高,能满足需求,且价格便宜。5、 银的导热性能最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一般是用铁或铝做的。人们炒菜时用铁锅而不用铝锅,是因为铁锅和铝锅导热性能一样好,但使用铝锅炒菜会有铝离子溶出,铝离子对人体有害,而使用铁锅时,会有铁物质溶出,对人体是无害且有益。6、 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的餐具
19、用铝制品,因为在体积相同时,铝制品较轻,同时,它不生锈,易清洁。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10枚1角硬币。实验方法:测出10枚1角硬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m/v求出 它的密度,再查密度表中铝的密度进行比较,若密度相等, 就是铝制品的,否则不是铝制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10枚硬币的质量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V1. (3)将量筒稍微倾斜,将10枚硬币依次滑入量筒内的水 中,将量筒放平,记下刻度V2,则硬币的体积为V2-V1. (4)1角硬币的密度为=m/V2-V1. 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出5角和1元硬币的密度,可知它们所 用的金属不一样。3、 0.9g 0.9cm3解析:冰的密度冰=0.9g103kg/m3=0.9g/cm3故1cm3冰的质量m冰=冰V冰=0.9g/cm31cm3=0.910-3kg.化成水后,m水=m冰=0.910-3kg.V水=m水/水=0.910-3kg./1103kg/m3=0.910-6m3=0.9cm34、暖气安装在窗户的下面,它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