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仿编诗歌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诗歌欣赏能力。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3. 情感目标:通过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热爱诗歌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诗歌卡片、画纸、彩笔等。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听过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欣赏仿编诗歌。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进行仿编诗歌。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诗歌卡片,引导幼儿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2. 欣赏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仿编诗歌,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诗歌的变化
2、。3. 讲解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幼儿了解仿编诗歌的技巧。4. 动手画一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诗歌场景。5. 仿编诗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画的场景,尝试仿编诗歌。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将诗歌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诗歌创作。2. 环境创设:教师将在活动中创作的诗歌展示在班级环境中,让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交流。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诗歌卡片和画纸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欣赏诗歌。2. 示范法:教师通过朗读和仿编诗歌,给幼儿做出示范。3.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七、教学内容:1.
3、诗歌欣赏:摇篮原文及仿编诗歌。2. 诗歌结构:学习诗歌的韵律和结构。3. 仿编技巧:学习如何根据场景进行仿编诗歌。八、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诗歌卡片,引导幼儿朗读摇篮原文,感受诗歌的美。2. 欣赏仿编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仿编诗歌,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诗歌的变化。3. 讲解诗歌结构:教师讲解诗歌的韵律和结构,引导幼儿了解仿编诗歌的技巧。4. 动手画一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诗歌场景。5. 仿编诗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画的场景,尝试仿编诗歌。九、教学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诗歌的兴趣和喜爱。2. 幼儿能够理解和欣赏仿编诗歌,感知诗
4、歌的魅力。3. 幼儿在仿编诗歌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活动目标,幼儿是否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将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诗歌创作。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方法:重点关注示范法和引导法。教师需要通过朗读和仿编诗歌,给幼儿做出直观的示范,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七、教学内容:重点关注诗歌结构和仿编技巧。教师需要讲解诗歌的韵律和结构,让幼儿了解仿编诗歌的技巧,从而能够根据场景进行仿编。八、活动步骤:重点关注动手画一画和仿
5、编诗歌环节。这两个环节是幼儿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并尝试仿编诗歌。九、教学评价: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仿编诗歌的理解欣赏程度。这两个方面能够反映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收获,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十、教学反思:重点关注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和家庭延伸部分的考虑。教师需要反思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是否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将活动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诗歌创作。本次教案设计以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为主题,主要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活动步骤的安排、教学评价的进行以及教学反思的深入,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欣赏诗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热爱诗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示范法和引导法的运用,诗歌结构和仿编技巧的教学,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仿编诗歌的理解欣赏程度。教师还需要关注教学效果的反思和家庭延伸部分的考虑,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