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活动爬爬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体育活动爬爬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活动目标1. 了解爬行对身体的益处,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 发展幼儿的爬行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相互鼓励和帮助。二、活动准备1. 教具:爬行垫、障碍物、玩具等。2.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三、活动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避免受伤。2. 爬行技能训练(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爬行姿势,讲解爬行的要领,如手脚并用、腹部贴近地面等。2.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进行爬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姿势。3. 设置障碍物,增加爬行的难度,让幼儿克服困
2、难,完成爬行任务。3. 团队爬行比赛(10分钟)1.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负责组织队员进行比赛。2. 教师设置比赛规则,如按照指定的路线爬行、不能碰到障碍物等。3. 比赛开始,教师计时,记录每个小组完成比赛的时间。四、活动结束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2. 组织幼儿回收教具,整理场地。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爬行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爬行活动。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设置更多的爬行空间,让幼儿随时进行爬行锻炼。3. 教学研究:针对幼儿的爬行技能,开展更深入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六、活动目标
3、1. 增强幼儿的耐力和毅力,提升完成任务的自信。2. 通过爬行游戏,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感官统合。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分享。七、活动准备1. 教具:多彩爬行垫、软性障碍物、玩具小动物等。2. 场地:室内活动场地,布置有色彩丰富的爬行环境。八、活动过程1. 爬行垫上游戏(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在彩色爬行垫上进行模仿动物爬行游戏,如模仿小蛇、小熊等。2. 配合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爬行舞蹈,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3. 设置趣味性的爬行任务,如穿越彩虹桥、寻找隐藏的玩具等。2. 探索爬行(10分钟)1. 教师搭建简单的障碍爬行赛道,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爬行路线。2.
4、幼儿自主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爬行技巧通过障碍。3. 教师记录幼儿的爬行过程,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3. 团队协作爬行赛(10分钟)1. 幼儿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团队爬行任务,如合力搬运玩具等。2. 教师制定比赛规则,强调团队协作和安全性。3. 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团队配合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活动结束1.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帮助幼儿缓解肌肉疲劳。2. 组织幼儿交流爬行活动的感受,分享彼此的体验。十、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设置适合幼儿爬行的空间,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爬行活动。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内设置持续的爬行活动区域,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
5、时间进行爬行锻炼。3.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表现,对幼儿的爬行技能进行评估,制定后续教学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活动目标补充和说明:活动目标应明确指出通过爬行活动幼儿应掌握的技能和素质,例如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目标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设定,确保目标的实现性与挑战性平衡。二、活动准备补充和说明:教具的选择应考虑幼儿的安全和兴趣,如多彩爬行垫和软性障碍物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场地的布置应符合活动需求,创造一个既宽敞又富有吸引力的环境。三、活动过程补充和说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爬行任务和障碍,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相互协作。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享受活动。四、活动结束补充和说明:活动结束时的放松操和感受分享环节,有助于幼儿缓解肌肉疲劳,通过分享增强自信和社交能力。教师应倾听幼儿的感受,及时给予正面反馈。五、活动延伸本次教案旨在通过爬行活动促进小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幼儿的安全、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创造丰富的爬行环境和任务,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协作欲望。活动结束后的放松和分享环节,以及家园共育的延伸工作,都是确保活动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通过这些环节帮助幼儿巩固所学,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