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案例分析 .doc





《刑法案例分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案例分析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一:甲因投资顾问乙提供错误讯息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悲愤之余起了杀机,携带水果刀一把前往乙宅。甲抵达乙宅门口,见到乙丙两人于停在路边的乙车内谈话,便上前朝乙的颈部与胸部猛刺数刀。当甲见到乙受伤的痛苦表情后,突然心生悔意,便央请丙帮忙压住乙的伤口止血,打算电召救护车。丙为乙的债务人,原本正和乙商讨清偿事宜,因此当其见到乙遭刺杀时,心中雀跃不已,心想如此一来即可躲过欠乙的债务,现在听到甲想将乙送医,急忙使尽一切力气劝阻,甲因丙的劝阻,又打消了救乙的念头。两人见乙陷入昏迷后,便离开现场,乙于两个钟头后被路人发现,但因失血过多,送医后仍告不治。事后鉴定确认,若于刺伤后立即将乙送医急救,应可捡回一命。
2、请问在刑法上应如何评价甲、丙的行为?一、甲丙二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同犯罪。(一)预先审查甲丙二人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1)主体要件。甲丙二人具备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2)客观要件。甲实施了刺杀乙的行为,并且在乙被甲刺伤之后,丙唆使甲放弃了对乙的救助行为,甲丙两人见乙昏迷后便离开了现场,甲丙二人通过不作为的方式导致乙失血过多死亡,因此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甲丙二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被害人乙死亡的结果,但是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因此具备共同的犯罪故意。初步结论:甲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同犯罪。(二)定罪
3、层面1、甲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实行犯的既遂。(1)构成要件符合性:从客观上看,甲在客观上实施了用刀刺伤乙颈部与胸部的行为,并在实施犯罪行为后离开了犯罪现场,最终造成乙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结果,因此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虽然甲实施刺杀行为后心生悔意,但并未在实行行为终了之后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从主观上看,甲因乙提供错误讯息导致其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而产生了杀人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乙重伤甚至死亡,依旧希望并且在丙的劝阻下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没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识,因此具备杀人故意,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构成要件。(2)违法性:本案中并无正当化
4、事由,因此甲的行为具有违法性。(3)罪责:甲的行为不具有罪责排除事由,因此具备罪责。中间结论: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实行犯的既遂。2、丙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的既遂。(1)构成要件符合性:从客观上,丙虽并未直接实行杀人行为,但在甲犯罪后不采取措施救助乙,却主动教唆甲放弃救助的念头,造成乙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从主观上,为了逃避对乙的债务,对甲刺杀乙的行为幸灾乐祸乐见其成,明知不救助乙会使乙丧失生命,依旧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构成要件。(2)违法性:本案中并无正当化事由,因此丙的行为具有违法性。(3)罪责:丙的行为不具有罪责排除事由,因此具备罪
5、责。中间结论: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的既遂。3、定罪结论: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实行犯的既遂,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教唆犯的既遂。(三)量刑层面1. 甲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主犯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本案中,是甲最先实施了刺杀乙的实行行为,虽然之后出于悔意曾愿意救助乙,并央求丙参与到抢救活动中来,但是却在丙的唆使下打消了救助念头。甲最开始的刺杀行为是乙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并非是在乙的教唆下进行的,因此甲在犯罪中处于主要地位,甲是主犯。2.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从犯根据刑法第27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在本案中,事后鉴定确认,若于
6、刺伤后立即将乙送医急救,应可捡回一命。丙的教唆行为阻碍了甲的救助行为,促进了乙的最终死亡,其教唆行为在整个犯罪中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丙是从犯。3.量刑结论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主犯,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从犯。(四)最终结论甲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的共同犯罪,其中丙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从犯;甲是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主犯。甲的行为实际上既包含了丙介入之前的单独犯罪,也包含了丙介入之后与丙的共同犯罪,但总的来看,甲实际上是实行了“一个”故意杀人的行为,对此应该综合考虑,最终应按故意杀人罪既遂对甲处以刑罚,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对甲应该按照刑法第232条,刑法第26条第4款,第29条规定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案例分析 刑法 案例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