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商店大班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熊商店大班数学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熊商店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概念,知道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2. 学会使用硬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二、教学内容:1. 认识硬币:1元、5角、1角、5分、1分。2. 学习货币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 学习加减法运算:使用硬币进行加减法练习。4. 角色扮演:幼儿扮演小熊商店的营业员和顾客,进行买卖交易。三、教学准备:1. 硬币道具:1元、5角、1角、5分、1分硬币若干。2. 商店道具:商品模型、收银台、计算器等。3. 记录表格:记录每笔交易的金额和找
2、零。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小熊商店的故事,引导幼儿兴趣。2. 讲解:向幼儿介绍硬币的种类和面值,讲解货币的换算关系。3. 实践:分组进行买卖交易,幼儿使用硬币进行支付和找零。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货币换算和加减法练习。2. 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幼儿对货币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六、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货币知识和数学运算。2. 情境教学:创设小熊商店的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货币的使用和加减法运算。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合作
3、,培养团队精神。4.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配合教师进行课后练习。七、教学步骤:1. 讲述小熊商店的故事,引导幼儿兴趣。2. 介绍硬币的种类和面值,讲解货币的换算关系。3. 开展买卖交易游戏,让幼儿实际操作,使用硬币进行支付和找零。4. 讲解加减法运算,让幼儿进行数学练习。八、教学活动:1. 硬币分类游戏:让幼儿将硬币按照面值分类。2. 货币换算竞赛:分组进行货币换算比赛,看哪组速度快、正确率高。3. 商店买卖角色扮演: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商店买卖过程。4. 数学加减法练习:使用硬币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
4、与程度、积极性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角色扮演活动:评价幼儿在商店买卖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货币使用、计算能力和社交能力。十、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货币知识主题活动,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2. 组织货币知识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3.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园进行货币知识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货币。4. 开展社区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去商店购物,体验货币的实际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货币的使用和加减法运算,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
5、围中学习,增强记忆。七、教学步骤: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买卖交易,加深对货币知识和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分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社交技巧。八、教学活动:竞赛游戏: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商店买卖,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货币知识。九、教学评价:综合评价:全面考虑幼儿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准确评估学习效果。十、教学延伸:社区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货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针对小熊商店大班数学教案进行了详细的环节解析,重点关注了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实际操作、分组合作、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综合评价和社区实践活动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货币知识和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家庭货币知识主题活动、货币知识比赛等延伸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