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考研复习总结 .doc
《土壤学考研复习总结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考研复习总结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与土地的区别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壤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指标采用植物的干物质重;采用上层林木的平均树高;采用土壤肥力因子;采用经济林木的平均产量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内在
2、物质和能量的存在状况以及被植物利用和转化的程度。 几种主要岩石的类型和特性岩浆岩:指地球内部熔融岩浆上浸地壳的一定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共性:非碎屑壮的块状构造;没有规则的层次排列;不含化石。沉积岩: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后,在一定条件下胶结硬化 所形成的岩石。其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5%。共性: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矿物成分复杂并呈碎屑状组织;有时含有化石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经过高温高压或受岩浆侵入的影响,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 以至化学成分发生剧烈改变后形成的。共性:一般具有片理及片麻构造;矿物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例如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片岩,千枚岩,大理
3、岩等。土壤中同晶替代的规律:1)高价阳离子被低价阳离子取代的多;因此,土壤胶体一般其净电荷为阴性。2)四面体中的Si4+被Al3+离子所替代,八面体中Al3+被Mg2+ 替代。3)同晶替代现象在2:1和2:1:1型的粘土矿物中较普遍,而1:1型的粘土矿物中则相对较少。比较砂质与粘质土壤的肥力特征和利用特点。砂质土壤主要特性:砂粒大于50%;通气透水,畦幅宜宽不宜过长;养分少,不保水肥,水肥少量多次施用;易耕,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质土壤主要特性:粘粒含量高于30%,通气透水不良;畦幅宜长不宜宽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水肥少次多量升温慢,冷性土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影响土壤有机质含
4、量的因素1) 植被 草本木本,草甸草原,阔叶针叶,常绿落叶2) 气候 潮湿,寒冷有利于积累;干燥,炎热有利于分解 3) 地形 低洼处高,海拔高处,有机质含量高4) 母质 质地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5)生产措施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数量;土壤有机质的损失量;土壤有机碳的平衡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肥力特性(物理性质: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促进土壤升温。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影响土壤保肥性;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 影响土壤缓冲性。生理性质:影响根系的生长;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影
5、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药用作用。)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一)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以Cr3+为例。(二)有机物质对农药污染的影响 (三)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合理耕作制度(退化或熟化);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田菁、紫云英、紫花苜蓿等;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主要作用:调节植物生长的养分循环;产生并消耗各种气体,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分解有机废弃物, 是新物种和基因材料的源和库;病原微生物。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特征从颜色看胡敏酸棕色到黑色,富里酸黄色。从分子量看,胡敏酸大,富里酸小,在1万以下。胡敏酸的C,N,S含量高于富里酸对水溶解度,胡敏酸
6、不溶或难溶,富里酸溶于水胡敏酸羧基和酚基低于富里酸胡敏酸一价盐溶于水,二价或三价盐不溶于水,富里酸都溶。矿质化过程和腐质化过程区别矿质化过程和腐质化过程是有机质转化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在温度较高、湿度适中、通气良好时,矿化过程快,养分释放快。如过快,养分会损失,且腐殖质形成过少,对养地不利。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以嫌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养分释放少,腐殖质过程快。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温度,水分及其有效性,pH,氧气和Eh值,生物因素,土壤管理措施土壤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合成;有效养分含量;土壤物理结构;作物生长发育砂、粘、壤质土壤主要特性砂质土壤主要特性:砂粒
7、大于50%;通气透水,养分少,不保水肥;易耕,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质土壤主要特性:粘高于30%,通气透水不良;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升温慢,冷性土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合于禾谷类作物。壤质土壤主要特性:粉粒大于30% ,北方称为二合土;性质介于黏土与砂土之间土壤质地改良措施客土法地改良;深耕、深翻、人造塥;施用有机肥土壤容重的用处计算土壤孔隙度 根据实测土壤的容重与密度;计算工程土方量;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吸力和土水势的区别点在于:土壤吸力只包括基质吸力和溶质吸力,相当于基质势和溶质势,但它通常是指基质吸力土水势的数值与土壤吸力的数值相
8、同,而符号相反。另外,土壤水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而土壤水则是从土壤吸力低处流向高处。 土壤水吸力的影响因素:质地、结构、温度、滞后现象水分特征曲线的用途:首先,可利用它进行土壤水吸力S和含水率q之间的换算。其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土壤孔隙大小的分布。第三,水分特征曲线可用来分析不同质地土壤的持水性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第四,应用数学物理方法对土壤中的水运动进行定量分析时,水分特征曲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因素质地 水通量与孔隙半径4次方呈正比。结构 土壤结皮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质含量。 粘土矿物种类。饱和导水率的特点饱和率是常数 是土壤导水率的MA
9、X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沙质土 壤质土 粘质土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水流的数学表达式与饱和条件下的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饱和条件下的总水势梯度可用差分形式,而非包和条件下则用微分形式;饱和条件下的土壤导水率Ks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而非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ym)的函数。 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 ;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水汽扩散阶段(土壤保墒措施在蒸发的第一阶段进行效果最佳;第二阶段次之。)盐土的水分蒸发:夏季积盐多;蒸发力弱积盐少;盐往高处走,盐斑的扩大。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效率。土壤水的调控措施主
10、要包括土壤水的保蓄和调节。1、耕作措施 秋耕 中耕 镇压等2、地面覆盖 薄膜覆盖 秸秆覆盖3、灌溉措施 喷灌、滴灌、渗灌4、生物节水 土壤空气和进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差异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CH4等)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大,O2含量减少,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 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加强,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夏季CO2含量最高; 覆膜田块的CO2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而O2则反之;土壤空气中的CO2和O2的含
11、量是相互消长的,二者的总和维持在1922%之间。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 (一)影响根系发育 ;(二)影响根系吸收功能 ;(三)影响种籽萌发; (四)影响养分状况;(五)影响作物抗病性土壤通气性的调节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2、改良土壤结构;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对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土表结壳,疏松耕层等措施;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晒垡,搁田及合理的下渗速率等措施。 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环境因素:1.纬度和海拔高度。2.坡向和坡度。3.地面覆盖。土壤因素: 1.土壤颜色 2.土壤质地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1.土温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出苗 2.土温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 3.
12、土温影响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4.土温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壤水、气、热条件; 二、合理灌排,控制水分,调节气热 三、精耕细作,蓄水保墒,通气调温; 四、合理轮作、氮磷配合、提高水的利用率 五、降低土表蒸发,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 土壤养分来源 1.矿物质风化所释放出的养分 2.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3.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养分 4.根系的富集作用 5.降水增加土壤养分 6.施肥 土壤中养分的形态 水溶性养分、交换态养分、缓效态养分、难溶性养分、有机态及微生物活体中的养分 五大成土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时间一般地说,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
13、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但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在土壤中。在中国温带,自西向东大气湿度递增,依次出现: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在中国温带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和砖红壤微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概括为:(1)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料,为植物吸收利用;(2)合成土壤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3)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4)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如铁细菌能促进土壤中铁溶解移动)。可变电荷的成因主要是胶核表面分子或原子团的解离:A. 含水氧化硅的解离B.
14、 粘粒矿物的晶面上的OH和H的解离C. 腐殖质上某些官能团的解离D. 含水氧化和水铝石表面的分子中OH的解离;pH 3.2土壤的电荷数量土壤电荷主要集中在胶体部分;胶体组成成分是决定其电荷数量的物质基础;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的电荷具有非加和性影响土壤电荷数量的因素主要有:质地、土壤的质地越粘,土粒越细,其电荷总量也越多;土壤胶体的种类,土壤质地完全相同的两种土壤,它们所带的电荷数量可以完全不同;pH值主要影响可变电荷的数量。 有 利 效 果有 害 效 果1.母质 a.增加矿质肥料,b.增积贝壳和骨骼,c.局部增积灰分,d.迁移过量物质如盐分,e.施用泥灰,f.施用淤积物a.动植物养分通过收获取走
15、多于回收,b.施用对动植物有毒的物质,c.改变土壤组成足以抑制植物生长2.地形a.通过增加表层粗糙度,建造土地和创造结构以控制侵蚀,b.增积物质以提高土地高度,c.平整土地a.湿地开沟和开矿促其下降,b.加速侵蚀,c.采掘3.气候a.因灌溉而增加水分,b.人工降雨,c.工业上经营者释放CO2到大气中并可能使气候转暖,d.近地面空气加热,e.用电气或用热气管使亚表层土壤增温,f.改变表层土壤的颜色,以改变反射率,g.排水迁移水分,h.风的转向a.土壤受到过分曝晒,扩大冰冻,迎风和紧实化等危害,b.土地形成中改变外观,c.制作烟雾,d.清除和烧毁有机覆被4.有机体a.引进和控制动植物的数量,b.运
16、用有机体直接或间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包括人粪尿,c.通过翻犁疏松土壤以取得更多氧气,d.休闲,e.控制熏烧消灭致病有机体a.移走动植物,b.通过燃烧、耕犁,过度放牧、收获、加速氧化作用、淋溶作用减少有机质含量,c.增加或繁生致病有机体,d.增加放射性物质5.时间a.因增添新母质或因土壤侵蚀而局部母质裸露,从而使土壤更新,b.排水开垦土地a.养分从土壤和植被中加速迁移,以致土壤退化,b.土壤居于固体填充物和水下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阳离子交换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质地 质地越粘重,含粘粒越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也越大;
17、有机质 OM % CEC;胶体的性质及构造 蒙脱石 高岭石; pH值 在一般情况下,随着pH的升高,土壤的可变电荷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也增加。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1)电荷的影响;根据库仑定律,阳离子的价数越高,交换能力也越大。(2)离子的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的离子,其交换能力的大小是依据其离子半径及离子的水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的。 (3)离子浓度和数量因子。影响交换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盐基饱和度 离子的饱和度越大,被解吸的机会就越大,有效度就越大;土壤中的互补离子效应;粘土矿物类型的影响;由交换性离子变为非交换性离子的有效度问题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实际意义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锰、铁、铝、硅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学考研复习总结 土壤学 考研 复习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