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类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类 .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种工艺条件下渣油加氢产物对比研究摘 要本课题配合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开发工作,针对同一渣油经两种加氢工艺加工后的生成油,进行物化性质和八组分分离等研究。即将原料油及加氢处理油的正庚烷可溶物进入色谱柱分离,得到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重胶质和沥青质八组分。借助元素分析仪、化学荧光定硫仪、化学发光定氮仪等对原料油、加氢处理油及八组分的氢、碳、硫、氮含量、金属含量等性质进行测定,给出原料油及加氢生成油组成的详细信息,为比较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催化剂选择、工艺流程选择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硫、氮和金属等杂原子主要集中在较重的组分中。硫主要集中在芳烃和胶质组分中,其
2、中重芳烃和轻胶质中硫的含量最高,重芳烃中氮含量较前几个组分明显增多,重胶质氮含量最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脱金属段,工艺A的脱钒和脱镍程度都比工艺B要大,工艺A的脱钒、脱镍效果更佳;在脱硫、氮段,硫、氮的脱除率工艺B明显高于工艺A,工艺B的脱硫、氮效果更佳。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是合理利用渣油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渣油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产物取决于对其组成和性质的认识,以及原料油与加氢处理油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研究和转化工艺的选择。关键词:渣油;加氢;八组分;脱除率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roduct of residue hydrotreating by two differ
3、ent processesTong Beizhen(Industry Analysis 0501,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Liaoning,113001)AbstractCooperating with FRIPP working on development of residue fixed-bed hydrotreating technologies, various post-processing oils were obtained by two different
4、processe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st-processing oils were investigated to compare the processes. Feedstock and fixed-bed residue hydrotreating product were dissolved by n-heptane, and were further separated into eight components. The eight components were saturates, light
5、aromatics, middle aromatics, heavy aromatics, light resins, middle resins, heavy resins and asphaltene separately. These separation schemes could quantify the components, and prepare for later the help of modern instrument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chemistry properties of the
6、 samples were provided. Metal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ICP-AES; Sulfur was detected by ultraviolet fluorimetry, nitrogen by chemiluminescence. Those information and data they offered can provide necessary data for further study on group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het
7、eroatom concentrates in heavier component. Sulfur mainly concentrates in aromatics and resins of eight components. Sulfur content is highest in heavy aromatics and light resins of eight components. Nitrogen content increases in evidence in heavy aromatics, and is highest in heavy resins. The results
8、 also demonstrate that at the stage of UFR, Art A removes vanadium and nickel more successfully, which is to say, Art A is more effective in removing vanadium and the stage of VRDS, Art B is much superior to Art A in terms of the removal rate, in other words, Art B is more efficient in removing sulf
9、ur and nitrogen.Residue fixed-bed hydrotreating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ly means of residue oil hydroproc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version of residue oil into more value products depends upon the careful evaluation of residue oil composition and propert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el
10、ation of feedstock and products and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conversion process.Key words: Residue;Hydrotreating;Eight components;Removal rate1 绪论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原油变劣、变重,轻质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渣油的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渣油深度转化也成为炼油厂长期追求的目标。如何深度加工产量日益增长的重质原油和其中的大量高硫减压渣油,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清洁燃料和低硫锅炉燃料油的需要和环保法规的要
11、求,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炼油工业开发的重点1。最近十几年来,我国重油转化领域已取得许多重大的技术进展:脱碳和加氢工艺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用溶剂萃取沥青和胶质的改性工艺也日趋完善;另外还出现了许多不同工艺联合的组合工艺,为重油转化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加工手段。为了更好地理解重质石油组分渣油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就要对渣油组分进行分离与分析,进行渣油组分含量的测定,同时借助各种有效的分析手段,深入系统地研究渣油原料及其加氢处理生成油的组成和性质,研究各种组分结构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信息,进而揭示渣油的化学组成与催化转化、热转化性能及其产品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研究对开发和优化渣油加工技术、调整工艺条件、
12、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1 渣油原料的主要特点渣油是原油中最重的馏分,包括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常压渣油是原油在常压蒸馏装置中蒸馏后的塔底剩余物,而减压渣油是常压渣油在减压蒸馏装置中进一步蒸馏后的塔底剩余物。原油中大部分的硫、氮、残炭和金属等杂质均富集浓缩于渣油中,渣油原料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从化学组成看,渣油含有较大量的金属、硫和氮等杂质元素以及胶质、沥青质等非理想组分。从化学性质看,渣油平均分子量大、氢碳比低,在反应中易结焦物质多。从物理性质看,渣油粘度大、密度高。此外,不同原油的渣油有其各自的特点,如有的渣油镍高、钒低,有的渣油硫高、氮低,而有的则相反。1.2 渣油加氢
13、的发展背景1、世界原油资源有限世界原油资源十分有限,2003年底,已探明世界原油储量为1733.99亿吨,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4.04亿吨,以目前开采速度计算,世界原油储量可采40年左右,因此,原有资源十分紧张,应合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2、原油变重、变劣世界原油质量总变化趋势为,含硫和高硫原油比例逐年增加,含酸和高酸原油的产量也逐年增加。2002年世界原油总产量33亿吨,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的产量约占75%。同时,世界高酸原油(酸值大于1.0mg KOH/g)产量和稠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到20世纪末,世界稠油产量占到了原油总产量的30%,因此,重质原油的加工日益受到石油工业的重视。
14、 3、石油产品需求量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石油产品中间馏分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而对残渣燃料油的需求量却不断下降,从1973年到2000年,世界中间馏分油需求量由30%增长到41%。4、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60年代初,大部分残渣燃料被作为工业燃料油烧掉,使大量的含硫化合物转化成氧化硫排入大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后,很多国家都先后规定了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还规定了单个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限制指标。例如,美国、日本和多数欧洲国家采取了限制锅炉燃料油含硫量的措施,并要求逐年降低。因此,为了满足降低燃料油含硫量的需要,国外率先开发了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所以,石油资源不足、原油变重变劣、中间馏分油
15、需求量增加以及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等因素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渣油轻质化技术的发展。1.3 渣油加氢处理的主要化学反应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主要是除去进料中大部分硫、氮、金属和高碳化合物。在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基本的化学反应有:加氢脱金属反应、加氢脱硫反应、加氢脱氮反应、芳烃饱和反应、烯烃饱和反应和加氢裂化反应等。1、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原油中的金属绝大部分存在于渣油,渣油中的金属(主要是镍、钒等)含量极少,只有百万分数量级,但很容易使加氢脱硫催化剂、加氢脱氮催化剂和催化裂化催化剂永久性中毒失活。因此,必须将渣油原料中微量的金属化合物脱除。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是渣油加氢
16、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各种金属化合物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沉积在催化剂上,从而得到脱除。2、渣油加氢脱硫反应渣油加氢脱硫反应是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最主要的化学反应。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通过加氢脱硫反应,各种含硫化合物的CS键断开,转化为不含硫的烃类和硫化氢,烃类留在产品中,而硫化氢在反应中脱除。3、渣油加氢脱氮反应原油中的氮约有70%90%存在于渣油中,而渣油中又大约有80%富集在胶质和沥青质中。在渣油加氢过程中,各种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N键断开,经加氢生成氨和烃类,氨从反应中脱除,而烃类留在产品中。4、加氢裂化反应加氢裂化是在氢气和
17、催化剂的存在下,进料中较大的烃类分子变成小分子的反应,这一反应主要生成减压瓦斯油(VGO),其次是柴油,还有百分之几的石脑油和气体。5、芳烃饱和反应渣油的芳烃加氢饱和反应主要是稠环芳烃的加氢,此类反应是渣油加氢处理过程所包含的加氢反应中最难进行的一类。在较高氢分压和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目标反应的进行,反之,则会使化学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即有利于环烷烃脱氢及缩合反应,形成多环芳烃,进而缩合形成焦炭,沉积在催化剂上,使催化剂失活。因此,在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较高的氢分压,同时加氢脱氮反应催化剂的温度不宜过高,以有利于芳烃加氢饱和。6、加氢脱氧反应石油
18、馏分中的有机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酚类(苯酚和萘酚系衍生物)和氧杂环化合物(呋喃类衍生物)两大类。此外还有少量的醇类、羧酸类和酮类化合物。醇类、羧酸类和酮类化合物很容易加氢脱氧生成相应的烃类和水,而羧酸类化合物在加氢反应条件下是脱羧基或使羧基转化为甲基。对芳香性较强的酚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加氢脱氧比较困难,既有直接加氢脱氧,又有先对环加氢饱和后再加氢脱氧。7、烯烃饱和反应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在所有渣油加氢处理反应过程中,反应速度极快,仅次于加氢脱金属反应速度。在加氢脱硫反应温度下,烯烃加氢反应基本达到完全饱和。烯烃加氢饱和是强放热反应,但由于渣油中烯烃含量较低,所以,尽管烯烃加氢反应速度快,反应热多,但对总
19、反应热的贡献不大。8、缩合生胶反应渣油加氢过程中,随各种加氢反应的进行,均发生一定的缩合生胶反应,其焦炭沉积在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造成催化剂的中毒和失活。催化剂上积碳的沉积主要发生在催化剂预硫化结束切换渣油原料的15天以内。在以后的运转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碳沉积将趋于平缓。因此,渣油加氢装置开工进行原料油切换时,一定缓慢进行,以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1.4 渣油及其生成油性质表征国内外研究进展1.4.1 渣油的物化性质、元素组成及其测定方法不同地域的渣油,往往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和元素组成。渣油的物化性质主要有密度、粘度、酸值、折光率、残碳、分子量等;元素组成主要包括碳、氢、氮、硫
20、等元素。目前,我国对渣油密度的测定采用GB/T1884或GB/T1885标准,粘度的测定采用GB/T265标准,酸值的测定采用GB/T264标准,折光率的测定采用GB/T6488标准,残碳的测定采用GB/T268或GB/T17144标准,分子量的测定采用SH/T0398标准。碳、氢元素的测定采用示差法或色谱法,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杜马法、克氏法、微库仑法、化学发光法和导热法等,硫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管式炉法、氧弹法、化学荧光法和微库仑法等,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2。1.4.2 渣油的组分分离在渣油组分分离方面,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常用的分离技
21、术有分子蒸馏、分离沉淀法和色谱法。迄今为止,在残渣油组分分离中应用最广的还是液体色谱技术,它可以将渣油分离成若干个组分,每个组分可以看作是由那些组成、结构、特性相近的成分组成的族组分。将渣油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的四组分分析方法,在石油炼制中已有较广泛的应用,它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对涉及反应的研究来说还嫌太粗糙。L.Carbognani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脱沥青质的残渣油分离成四个组分,即饱和烃、芳烃和两种胶质组分,而且还可以将芳烃和胶质进一步分离成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和重胶质。几种分离技术的综合应用,就可实现更详细的的残渣油组分分离,为残渣油组分结构的详
22、细研究打下了基础。目前常用的渣油组分分离技术:(1)经典液相色谱法(EC)在渣油的族组成研究工作中,EC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用于族组成分离的吸附剂主要用硅胶、氧化铝和白土,国内常用硅胶、氧化铝为吸附剂。通过改变溶剂的极性、溶剂量和吸附剂的成分,按需要将渣油分离成若干组分。周晓龙3采用正庚烷和正丁醇依次沉降渣油,然后用氧化铝色谱柱分离方法,将渣油分离成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和重胶质和沥青质共八个组分。李勇志4等在同步荧光光谱的监测下,用EC将渣油中的芳烃较好地按芳环数分离成六组分。EC分析渣油的族组成存在下列缺点:分离周期长,操作步骤繁琐;所用吸附剂易对强极性物质产
23、生不可逆吸附。但EC分离技术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方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EC相比较,HPLC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分析速度快并节省有机溶剂。常用于渣油族组成分析的HPLC可分为液-固色谱和键合相色谱两种。液-固色谱常采用硅胶和氧化铝作固定相。王素琴5等采用HPLC法,氰基键合相色谱柱,以正己烷为流动相,定量分析了原油及渣油中族组成含量。俞鹏程6等在选择典型分子并对其测定校正因子和切片分类后,实现了用HPLC对掺有渣油的催化裂化原料油中的芳烃类别的测定。苟爱仙7等采用HPLC测定渣油族组成。目前已开展了HPLC与傅立叶变换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类 大学生 毕业论文 石油 化工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