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拾到东西还给别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主题活动拾到东西还给别人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主题活动“拾到东西还给别人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了拾到物品应该归还给失主的重要性。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猴拾到东西还给别人2. 失物招领箱或篮子3. 彩纸、画笔等绘画材料4. 角色扮演道具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教师讲述故事小猴拾到东西还给别人,引导幼儿讨论故事情节,提问幼儿对于拾到东西应该怎么处理的看法。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拾到东西归还的模拟表演,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3. 失物招领:教师模拟失主,将一些物品遗失在教室,让幼儿扮演捡到物品的人,将物品归还给失主,体验助人为乐
2、的快乐。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也将拾到的物品归还给失主。2. 环境创设:组织幼儿用彩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制作失物招领箱或篮子,布置在班级角落,提醒幼儿注意物品归属。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的认识和理解。2. 关注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六、活动内容:1. 学习儿歌:拾到东西还给别人2. 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拾到东西归还的场景3. 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做到拾到东西还给别人七、活动
3、准备:1. 儿歌课件:拾到东西还给别人2. 角色扮演道具:如书包、玩具等3.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小组讨论成果八、活动过程:1.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拾到东西还给别人,让幼儿通过儿歌理解拾到东西归还的重要性。2.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拾到东西归还的模拟表演,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在学校和家庭中如何做到拾到东西还给别人,并将讨论成果记录在白板上。九、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也将拾到的物品归还给失主。2. 环境创设:组织幼儿用彩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制作失物招领箱或
4、篮子,布置在班级角落,提醒幼儿注意物品归属。十、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的认识和理解。2. 关注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4. 检查白板上记录的小组讨论成果,了解幼儿对于如何在不同场合做到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的思考和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活动目标:重点关注如何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化,使幼儿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二、活动准备:重点关注故事课件的制作质量,确保幼儿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三、活动过程:重点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于问
5、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四、活动延伸:重点关注家园共育的实施效果,以及环境创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五、教学评价:重点关注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六、活动内容:重点关注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以及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七、活动准备:重点关注角色扮演道具的准备,确保它们能够支持情景模拟的进行。八、活动过程:重点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他们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九、活动延伸:重点关注家园共育的实施情况,以及环境创设对幼儿行为的长期影响。十、教学评价:重点关注评价结果对于教学改进的指导作用,以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教案以中班主题活动“拾到东西还给别人”为主题,通过故事讲解、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幼儿在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家园共育和环境创设在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整个教案设计紧凑,旨在通过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拾到东西还给别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