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教育马说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东教育马说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启东教育马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马说的文意,体会韩愈散文的语言特色。(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3)了解“世有伯乐,有千里马”的寓意,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和珍惜人才的道理。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马说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爱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二、教学重点1.
2、马说的文意理解和语言特色。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3. “世有伯乐,有千里马”的寓意和人才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 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2. 课文道理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韩愈及其散文特点。(2)提问:“马说”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思考。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马说的结构和表达技巧。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2)解析“世有伯乐,有千里马”的寓意。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举例说明“世有伯乐,有千里马”在现实
3、生活中的应用。(2)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文意。2. 收集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世有伯乐,有千里马”的理解。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3. 单元测试评估: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马说文意、词汇、句式和寓意的掌握程度。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3. 深入研究韩愈散文的特点,提
4、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散文作品,如师说、进学解等,以拓宽视野。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如古代诗歌、散文的朗诵、表演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九、教学资源1. 教材:马说文本及注释。2. 参考书目:韩愈散文选集、古代汉语词典等。3. 网络资源:相关散文、诗歌的在线阅读平台,韩愈生平介绍等。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关注
5、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人才珍视和爱护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三、教学难点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世有伯乐,有千里马”的寓意,并学会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四、教学过程补充说明:在课堂讲解环节,要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进行实际操作。六、教学评估补充说明: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单元测试的得分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七、教学反思八、教学拓展补充说明:在教学拓展环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散文作品,以拓宽视野,并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九、教学资源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本文档详细解析了启东教育马说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评估的方法、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拓展的方向、教学资源的利用等。这些环节的详细解析和补充说明,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