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案设计:社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案设计:社戏.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案设计:社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社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能够品味小说中的精彩语句,提升语文素养。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解读小说主题思想;(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传承;(2)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二、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把握;2. 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3. 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三、教学难
2、点:1. 小说中民间文化元素的识别和理解;2. 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准备:1. 教材社戏;2. 相关资料(民间文化、戏剧知识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社戏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2)鼓励学生思考:小说中的民间文化元素有哪些?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表现手法、结构布局等;(2)解析小说主题思想,如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等。5
3、.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精彩语句;(2)让学生谈谈对小说的感悟和启示。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等;3. 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以社戏为题材编写短剧;2. 邀请戏剧表演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魅力;3. 开展民间文化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八、教学资源1. 教材社戏
4、;2. 相关资料(民间文化、戏剧知识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4. 文学作品、戏剧作品等教学资源。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自主学习故事情节;2. 第二课时:合作探讨人物形象,课堂讲解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3. 第三课时:欣赏与感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重点,尤其是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二、教学重点:在教学重点的把握上,应重点关注小说情节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小说主题思
5、想的解读。这三个方面是理解社戏的核心。三、教学难点: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应重点关注小说中民间文化元素的识别和理解,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学生来说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细致讲解。四、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需要重点准备教材社戏和相关资料,尤其是民间文化、戏剧知识等,以便在教学中提供充足的参考和辅助。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以及课堂讲解和欣赏与感悟环节。这些环节是学生理解和体验社戏的关键步骤。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的制定上,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社戏的理解程度,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些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七、教学拓展:在教学拓展环节,需要重点关注文学创作、戏剧艺术家讲座和民间文化调查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八、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需要重点关注教材社戏和相关资料的运用,以及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文学作品、戏剧作品等资源的整合。九、教学进度安排:在教学进度安排上,需要合理分配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社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