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区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区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区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依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支配,从2月下旬起先,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吴吉春副主任带领下,就区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状况进行了深化调研,先后走访了区法院、区司法局、部分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召开了部分律师座谈会。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及评价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看法和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看法相继出台,各级法院于201x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新的立案登记制实施近一年以来,区法院坚决贯彻
2、中心改革精神,仔细落实立案登记制,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举措,提升司法为民实力,立案工作取得多项省级荣誉。 (一)坚持依法立案、保障公民诉权 区法院主动应对立案制度改革,依据最高院和省高院有关规定,刚好出台立案登记制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立案登记工作流程,强化法官业务实力培训,稳妥推动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依法开展登记立案,有效保障了公民诉权。独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除去部分不符合立案条件或须要补充起诉材料的案件,绝大部分案件都能当场登记立案,当场立案率达101.3%,基本解决了立案难问题,为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放开大门。 (二)坚持司法为民、优化立案服务 为满意当事人诉讼服务需求,区法院不断优化立
3、案服务,将立案大厅改造升级为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增设了叫号机、庭审直播屏、银行pos机等硬件设备,配置了笔墨、印泥、老花镜、轮椅等便民用品,为当事人供应诉讼指导、材料收转、案件查询等12项服务。同时,区法院构建了“法官+律师+志愿者”的导诉模式,供应诉讼流程指导、法律问题询问、书写诉状等服务。在详细导诉过程中,依据部分当事人的特别状况,支配资深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诉前心理疏导,让司法更贴近人民群众,有力践行了司法为民理念。 (三)坚持创新理念、适应形势发展 区法院依托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立案和诉讼服务的网络模式。至201x年底,网上法庭共计收到申请立案材料60件,其中登记立案52件,逐步形成
4、了一条崭新的立案通道,为当事人供应线上线下、便利快捷的诉讼服务。与司法行政部门共同打造的线上法律询问服务,为有需求的当事人供应与救济律师的视频连线,开展实时的法律救济询问。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当事人和上级法院的高度评价。 (四)坚持调处冲突、主动化解纠纷 区法院始终坚持以调解化解社会冲突,针对立案登记制以来当事人自愿接受诉前调整数量下降的现状,不断加大诉前调解引导力度,通过悬挂诉前调解学问宣扬海报、增加叫号系统提示等方式,主动引导诉讼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在此基础上,区法院主动整合社会资源,与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文广新局、区妇联、区工商联、区总工会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组建各类专业调解队伍,不
5、断探究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建设。与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达成诉调连接协议,共同探究律师调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存在问题 立案制度改革是党中心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后司法体制内的一项重要改革,在保障公民诉权、提升社会法治水平方面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独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区法院在立案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觉了一些困难和不足,须要区法院进一步加以改进: (一)案多人少的冲突进一步加剧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不仅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了,而且办案难度也加大了,很多都是新类型案件,案多人少的冲突在法院日益凸显。一是立案总量大幅增加。以201x年为例,
6、区法院共计受理各类案件达186101件,同比增长17.02%,依据当前案件受理状况分析,今年的案件受理总量将在此基础上成倍增加。而与之冲突的是,区法院近年来面临法官队伍人员流失的严峻局势,案多人少的冲突不断加剧。二是行政案件爆发式增长。由于我区地理位置特别、各级行政机关较多,独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区法院行政案件受理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1x年同比增长161.5%。大量涉及征地拆迁、拆违及历史遗留问题的群体性行政案件成为区法院办案的又一难点领域。三是民商事案件中常态类案件出现特别态增长。立案登记制实施前,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合同、买卖合同等常态类案件很大部分通过诉前调解等方式化解分流,立案门槛降低
7、后,当事人自愿接受诉前调解的数量大大降低,导致立案数呈现出特别态增加趋势。四是部分当事人利用立案登记制滥用诉权。特殊是在行政案件领域,有的申请人超过必要合理限度,提出与自己生产生活无关的信息公开申请。有的当事人出于拖延时间、抗拒拆迁等目的,利用立案登记制进行缠诉或恶意诉讼,立案数量大幅增加。 (二)宣扬的力度和广度仍需提升 主要表现在司法公开工作的宣扬面还不够广泛,”告知书”、“公开信”发放范围仅局限在案件双方当事人,网上公开信息只可能让能够上网且会运用互联网的人了解,群众对区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缺乏全面了解,包括不少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立案登记工作事实上也都属于肤浅了解,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法
8、院司法公开工作的社会效果。一是当事人对立案流程认知不足。部分当事人对立案流程、立案材料事先打算不足,往往须要立案窗口进行现场指导,或进行补正诉状和补充起诉材料,大量增加了法官工作量,少数当事人长时间占据立案窗口也使立案等待时间较长,法院立案工作的群众满足度受到较大影响。二是部分当事人对立案登记制相识片面。部分当事人对立案登记制度了解不全面,以为只要起诉,不管起诉材料是否齐备、合适,是否属于受诉法院管辖,法院都必需无条件受理,导致一些明显不适合由法院解决的“琐碎之事”诉诸法院,对当事人进行相关法律释明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三是信访工作压力增大。近年来,困难的社会冲突引发了较多的信访案件,在立案登记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人民法院 立案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