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_T 491-2024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docx
《WS_T 491-2024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S_T 491-2024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1.020 CCS C 50WS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WS/T 4912024 代替 WS/T 4912016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Guideline of non-treponemal tests for syphilis2024 - 05 - 09 发布 2024 - 11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布WS/T 491202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15 检测原理与方法 26 标本采集和处理 27 仪器和器材 38 实验操作步骤 59 结果描述和表示 710 质量控制
2、811 临床意义 1012 局限性 12附录 A(规范性) 抗干扰性能初步评估 13附录 B(规范性) 抗干扰性能评估验证厂家声明 14附录 C(规范性) 水平旋转仪关键技术参数 15参考文献 16IWS/T 4912024前 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代替WS/T 4912016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与WS/T 4912016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前带现象 ”和“贾-赫反应 ”(见3.1和3.2); 增加了水平旋转仪中“ 固定反应程序 ”(见7.1.1.3);增加了实验操作步骤中“脑脊液标本的检测
3、” (见8.3.4和8.3.5); 增加了报告格式概述、质量控制概述(见9.3和10);增加了临床意义中“检测策略 ”(见11.1);增加了附录C水平旋转仪关键技术参数等(见附录C);更改了标本采集和标本处理的部分条款(见第6章,见2016年版的第7章); 删除了缩略语中转速条款(见2016年版的第4章)。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国家卫生 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负责业务管理、法 规司负责统筹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 大学同
4、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伟鸣、郭玮、杨天赐、孙自镛、王庆忠、陶传敏、刘家云、尹跃平、冯珍如、 赵敏。本标准于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WS/T 4912024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开展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相关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
5、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GB/T 22576.12018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2576.5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5部分:临床免疫学检验领域的要求 WS/T 66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前带现象 prozone phenomenon前带现象是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现象 。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浓度的抗体时,检测时血清标本中 的抗体量显著多于抗原量,抗原抗体量的比例不合适,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不出现凝集或者 凝集反应减弱的假阴性。当血清稀释
6、后再检测呈现高滴度阳性结果的现象。注1:部分现症患者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可发生前带现象。梅毒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血清标本的定 性实验可显示阴性反应或弱凝集反应,血清经过梯度倍比稀释后,半定量实验的凝集反应由弱到强,再 逐步减弱。注2:12二期梅毒、0.51一期梅毒、少数晚期梅毒患者的梅毒非特异性实验可出现前带现象。 3.2贾-赫反应 Jarisch-Herxhe imer reaction贾-赫反应指在第一次抗梅毒治疗后24 h内,其症状反应加重。这是由于抗梅毒药物杀灭了梅毒螺 旋体,而释放大量异种蛋白及内毒素,被患者吸收后在病损处或体内发生加剧症状的反应。注:存在前带现象的患者,在首
7、次治疗时更容易发生贾-赫反应。导致医疗风险。 3.3血清固定 serofast血清固定指患者经过规范抗梅毒治疗和一定时间的随访,其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水平维持在相对 恒定的低滴度状态。注1:判断血清固定应具备3个要素:1.流行病学病史和临床表现排除复发、再感染;2.经过抗梅毒治疗后,连续2 个随访周期 (6月),患者血清抗体波动在1滴度范围之内的低滴度水平(一般滴度1:8)。即变化趋势 不明显;3.无实验室的技术性和方法学误差。注2:晚期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发生率达35.2至44.4 。个别患者可终生血清固定。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1WS/T 4912024VDRL: 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
8、(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EDTA: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TRUST: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RCF: 相对离心率(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CSF: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r/min: 每分钟转速(Revolutions Per Minut
9、e)s/min: 每分钟秒(Seconds Per Minute)SOP :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5 检测原理与方法5.1 原理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被损害的宿主细胞及梅毒螺旋体本身释放的类脂物质,引起宿主产生IgM 和IgG等抗类脂质抗体。这类抗体在体外与含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抗原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絮状 凝集现象,凝集的强弱程度与抗体浓度成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梅毒螺旋体感染宿主的免疫活动状 态。5.2 方法5.2.1 VDRL商品化试剂盒包含VDRL抗原、VDRL缓冲液和说明书。VDRL抗原是含有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无水乙醇溶液
10、。VDRL缓冲液含氯化钠、40甲醛(中性) 水溶液、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的磷酸盐溶液,pH=6.00.1。用缓冲液新鲜配制的VDRL抗原工作液与标本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絮状凝集。5.2.2 RPR商品化试剂盒包含抗原、阴性对照品、阳性对照品、抗原滴针、反应板和说明书。RPR是一种改良的VDRL实验,将VDRL抗原结合到作为示踪物质的炭颗粒上,当抗原与标本中的抗体 发生反应,产生肉眼可观察到的黑色絮状凝集。RPR抗原溶液中添加氯化胆碱起到化学灭活效果,添加EDTA起到稳定试剂性能的作用。5.2.3 TRUST商品化试剂盒包含抗原、阴性对照品、阳性对照品、抗原滴针、反应板和说明书
11、。TRUST的检测原理同RPR,将VDRL抗原结合到作为示踪物质的甲苯胺红染料颗粒上,当抗原与标本中 的抗体发生反应,产生肉眼可观察到的红色絮状凝集。TRUST抗原溶液中氯化胆碱起到化学灭活效果, 添加EDTA起到稳定试剂性能的作用。6 标本采集和处理6.1 标本采集器和容器6.1.1 采集血液标本时,宜使用无添加剂或内壁经硅化处理的真空采集器。6.1.2 含有添加剂(促凝剂、抗凝剂)的真空采集器,应在使用前进行抗干扰性能评估(见本标准附 录 A 和附录 B)。6.1.3 采集新鲜全血标本时,不应直接注入普通塑料试管,以免血块收缩不良。6.1.4 宜使用洁净、带盖(帽/塞)的玻璃试管收集 CS
12、F。2WS/T 49120246.2 静脉血液采集6.2.1 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参照WS/T 661 的要求进行。6.2.2 非抗凝全血标本在自然凝固、血块充分收缩后,经过低速离心,直接吸取血清进行定性和半定 量实验。6.2.3 抗凝全血标本在充分混匀后经过低速离心,直接吸取血浆进行定性实验。注:血清和血浆标本采用RCF 1200 g至1700 g离心15分钟。6.3 CSF 采集6.3.1 CSF 采集遵从临床诊疗操作规范。6.3.2 通常每次 CSF 采集分段收集 23 管。宜使用第二管 CSF 标本,离心后取上清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实验。注:CSF标本采用RCF 1200 g至1700
13、 g 离心15分钟。6.4 标本验收原则上不合格标本应予以退回。如标本不可代替,在与临床医师和护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让步检验, 报告中应注明“标本不合格,结果仅供参考 ”。以下标本状态可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a) 静脉血液标本出现严重溶血或脂血;b) CSF 标本出现肉眼可见颗粒物质;c) CSF 标本呈现肉眼可辨粉红色,提示标本在采集过程中可能被血液污染(相当于每 1 mL CSF 含有3 L 血液,或含有红细胞 4109 个/L12109 个/L)。6.5 标本保存6.5.1 血清、血浆和 CSF 标本应保存在带盖试管或其他密闭容器中,以防止外源性污染、蒸发和泄漏。6.5.2 血清和血浆标本
14、在 4 h 内检测可置室温存放;如 8 h 至 48 h 检测应置于 2 8 保存;预计超过 48 h 检测应置于-20 -80 冻存。标本冻融不宜超过 3 次。6.5.3 CSF 标本在 4 h 内检测,可置室温存放;5 个连续检测日内进行检测应置 2 8 保存。CSF 不应冻存。注:冻存CSF标本用于VDRL实验会降低检测敏感性。冻存CSF标本用于RPR/TRUST实验对结果的影响不明确,需要更 多的循证依据。7 仪器和器材7.1 水平旋转仪7.1.1 基本要求7.1.1.1 水平状态转速精度符合 1002 r/min 或 1802 r/min。7.1.1.2 时间控制精度符合1 s/mi
15、n 的要求。7.1.1.3 电子控制部件可预设实验的固定反应程序。常用固定反应程序如下:a) VDRL-血清标本的反应程序:转速 1802 r/min;时间 4 min4 s;b) VDRL-CSF 标本的反应程序:转速 1802 r/min;时间 8 min8 s;c) RPR/TRUST 反应程序:转速 1002 r/min;时间 8 min8 s。7.1.1.4 水平旋转仪具有数显倒计时和蜂鸣的双重提醒功能。3WS/T 4912024注1:水平旋转仪技术参数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范。 注2:不应使用旋钮式调节装置的水平旋转仪。注3:不应使用微量振荡器/仪代替水平旋转仪。7.1.2 维护和
16、校准7.1.2.1 每年至少一次对水平旋转仪进行校准,并做好日常保养和维护,保存相应记录。最大允许误差符合本标准第 7.1.1 条要求。7.1.2.2 可自行制定程序化文件进行日常维护和比对,并保存相关记录。7.2 反应板7.2.1 RPR/TRUST 反应板7.2.1.1 商品化试剂盒中的反应板上有若干个直径 18 mm 的反应圆圈。7.2.1.2 沿反应圆圈内侧边缘呈凹面,防止旋转时液体溢出。7.2.2 VDRL 反应板7.2.2.1 宜使用专用VDRL 反应板进行实验。7.2.2.2 用于血清标本检测的反应板上有直径 14 mm 的反应圆圈,沿圆圈边缘的胶漆或陶瓷防溢环可防止旋转时液体溢
17、出,反应孔中间透明,便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7.2.2.3 用于 CSF 标本检测的反应板上有直径 16 mm 的反应圆圈,反应孔中间为深度 1.75 mm 凹面,防止旋转时液体溢出,反应孔中间透明,便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7.2.2.4 使用纸质反应板代替玻璃板进行 VDRL 实验时,反应结束后吸取反应液体置载玻片上,覆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7.3 微量移液器7.3.1 基本要求7.3.1.1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实验的准确性依赖于抗原滴加量的精度。当试剂盒配套的抗原滴针不符合量值标化要求时,宜使用微量移液器。7.3.1.2 宜使用 50 L 固定式微量移液器,吸取血清、血浆、CSF 和无菌
18、生理盐水。7.3.1.3 宜使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和滴加抗原,滴加抗原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7.4.2 条至第 7.4.5 条的技术要求。7.3.1.4 宜使用精准适配微量移液器的聚丙烯材料移液吸头,确保良好的密封性;吸头表面光滑,标本残留少,确保质量一致性和结果的重复性。7.3.2 维护和校准7.3.2.1 每年至少一次对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量程进行校准,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7.3.2.2 可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人员按照程序化文件对微量移液器进行内部比对,并保存相关记录。7.4 抗原滴针7.4.1 可采用经过校准的抗原滴针进行实验。7.4.2 RPR/TRUST 实验用于血清/血浆检测时,滴针的每滴抗原
19、量是 17 L,或符合 591 滴/mL 的技术要求。7.4.3 RPR/TRUST 实验用于 CSF 检测时,滴针的每滴抗原量是 10 L,或符合 1002 滴/mL 的技术要求。4WS/T 49120247.4.4 VDRL 实验用于血清检测时,滴针的每滴抗原量是 17 L,或符合 591 滴/mL 的技术要求。7.4.5 VDRL 实验用于 CSF 检测时,滴针的每滴抗原量是 10 L,或符合 1002 滴/mL 的技术要求。8 实验操作步骤8.1 概述应遵照本标准和商品试剂盒说明书,编写SOP,并验证检测性能有效。检测时严格按SOP进行操作。 所有实验都应在反应板上做好唯一性标记。8.
20、2 RPR/TRUST 实验8.2.1 定性实验-血清/血浆/CSF 标本RPR/TRUST定性实验用于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操作步骤如下:a) 吸取50 L待检血清/血浆/CSF标本、对照品或质控物,每个标本置于直径18 mm反应板上的 一个圆圈中;b) 将标本均匀涂布于整个反应圆圈内;c) 滴加抗原前,轻轻颠倒确保抗原混匀,再用滴针轻缓地吹吸数次,直至抗原充分悬浮,吸入 滴管;d) 弃去针管中第一滴抗原,从第二滴开始向每个标本圈中滴加1滴抗原(血清和血浆标本加17 L抗 原;CSF标本加10 L抗原);e) 滴加抗原后,立刻将反应板倾斜30 左右旋转数周,使抗原和标本快速混合;f) 将反
21、应板固定在水平旋转仪夹槽内,一键启动仪器的反应程序(100 r/min,8 min);g) 当仪器停止工作后,3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h) 按本标准第9.1条给出的定性实验反应结果的描述作出判断。注1:涂布标本时移液吸头与反应板的夹角接近30 , 避免吸头划破反应板表面防水涂层。注2:混匀抗原悬液时勿剧烈吹吸。保持垂直状态,以自由落体方式滴加抗原。勿使用滴针内的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抗原。针管中的抗原余量不足时,按本标准第8.2.1c)项和第8.2.1d)项给出的描述重复操作。 注3:实验反应结束应立刻观察。否则液体蒸发后会严重影响结果判读。注4:定性实验呈阳性反应时,应将标本进行梯度倍比稀释后,
22、进行半定量实验。注5:大样本比对实验显示:采用RPR/TRUST-血清相同的实验程序用于CSF检测时,RPR/TRUSR-CSF与VDRL-CSF检测 结果的符合率为97 。在无法获得VDRL试剂或该试剂没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证的情况下,可采用 RPR/TRUST代替VDRL用于CSF检测。8.2.2 半定量实验-血清/CSF 标本RPR/TRUST半定量实验用于判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相对浓度和(或)排除前带现象。操作步骤如下:a) 吸取 50 L 生理盐水,分别加至直径 18 mm 反应板上数个连续的圆圈内;b) 吸取 50 L 待检血清/CSF 标本、对照品、质控物,与反应板上第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S_T 491-2024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指南 491 2024 梅毒 非特 异性 抗体 检测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