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TS 22-2024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docx
《T_CTS 22-2024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TS 22-2024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03.220.20CCS R80团 体 标 准T/CTS 222024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 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road traffic operation and facility setting2024-2-6 发布 2024-2-10 实施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发布T/CTS 22-2024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15 典型交通场景划分 26 交通组织措施与交通设施 37 基于典型交通场景的一体化设计 38 设计评价
2、 3附录 A(资料性)典型交通场景划分及对应代码 5附录 B(规范性)交通组织措施及对应代码 6附录 C(规范性)交通设施及对应代码 8附录 D(规范性)一体化设计目标及对应代码 17附录 E(资料性)一体化设计匹配参考方案 18附录 F(资料性)设计示例图 19附录 G(资料性)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指标说明 42参考文献 44IT/CTS 22-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 T/CAS 1.1-2017团体标准结构和编写指南要求并参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3、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市明大交 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正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广东振业优 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蓝泰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强、顾金刚、李娅、朱自博、付强、范婧婧、周正泼、白翰、马晶晶、王 启慧、张存保、陈宁宁、徐海黎。本文件首次发布。IIT/CTS 22-2024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的一般规定、典型交通场景划分、 交通组织措施与交通
4、设施、基于典型交通场景的一体化设计和设计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新建城市道路和穿越城镇的公路等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68(所有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1GB 14886 GB 14887 GB 50688 GB 51038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道路交通信号灯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A/T 1567 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栏设置指南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
5、施设计规范JTG D82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 integrated design of road traffic operation and facility setting一种在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时同步进行配套交通设施设置的设计方法。4 一般规定4.1 设计流程T/CTS 22-2024图1 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流程图4.2 设计原则4.2.1 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以下简称“一体化设计 ”)应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整体通行效率。4.2.2 应充分保障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的
6、通行权益。4.2.3 应在保证公共交通优先前提下,均衡优化机动车时空资源分配。5 典型交通场景划分5.1 典型交通场景典型交通场景按出行特征分为高强度出行区和高聚集功能区场景。典型交通场景划分及对应代码见 附录A。5.2 高强度出行区高强度出行区包括交通流瓶颈交叉口、常发性拥堵交叉口、城市快速路下匝道连接交叉口、非机动 车或行人过街需求大的信控交叉口,以及流向变化大路段、公交车占比大路段、出入口对主路横向干扰 大路段、行人过街对主路干扰大路段等场景。5.3 高聚集功能区高聚集功能区包括学校周边区域、医院周边区域、居民区周边区域、货运车辆占比高区域等场景。2T/CTS 22-20246 交通组织
7、措施与交通设施6.1 交通组织措施交通组织措施包括交叉口交通组织措施、路段交通组织措施。交通组织措施及对应代码见附录B。6.2 交通设施6.2.1 交通设施种类一体化设计涉及的交通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灯、交通隔离设施、安全警 示灯、预警报警装置等。交通设施及对应代码见附录C。6.2.2 交通设施设置要求a)交通设施传递的信息应系统、连续、完整;b)各种交通设施传递的信息应协调一致;c)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应符合GB 5768 、GB 51038 、JTG D82等标准的规定;交通信号灯 的设置应符合GB 14887 、GB 14886等标准的规定;交通隔离设施、安全警
8、示灯、预警报警装置的设置 应符合GB 50688 、GA/T 1567 、JTG D81等标准的规定。7 基于典型交通场景的一体化设计7.1 一体化设计目标一体化设计目标包括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一体化设计目标及对应代码见附录D。7.2 一体化设计匹配7.2.1 根据典型交通场景特点,进行问题分析,确定安全与效率目标。7.2.2 按照安全与效率目标,设计交通组织优化措施,进行一体化设计。7.2.3 一体化设计参考方案见附录 E ,部分场景的设计示例图见附录 F。8 设计评价8.1 设计方案评价设计完成后,应通过模拟仿真、组织专家评审等方法对设计方案开展可行性评价。8.2 实施效果评价8.2.1
9、方案实施后,应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包括交通安全性评价、交通畅通性评价和交通秩序改善评价。8.2.2 交通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交通事故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指标说明见附录 G. 1。8.2.3 交通畅通性评价指标包括高峰小时机动车通行量、交叉口进口停车次数、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路段平均速度等。指标说明见附录 G.2。3T/CTS 22-20248.2.4 交通秩序改善评价指标包括路段违法停车率、机动车违法率、非机动车与行人违法率等。指标说明见附录 G.3。8.2.5 实施效果评价可根据需要使用 1 个或多个指标,采用前后对比法进行评价。4T/CTS 22-2024附 录 A(资料性)典
10、型交通场景划分及对应代码表 A 典型交通场景划分及对应代码表典型交通 场景位置交通状态问题表象代码高强度 出行区交叉口交通流瓶颈交通流量与道路宽度、车道数不匹配K1常发性拥堵转向流量比变化大,转向车道空间利用不均衡K2右转流量大影响行人通行K3掉头车辆过多影响交叉口通行K4城市快速路下匝道连接快速路下匝道流量与地面流量汇集、转向流量交织 严重K5非机动车、行人过街需求大进口无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混行K6非机动车流量大、等候空间不足K7左转车流对机动车影响大K8行人过街流量大、一次绿灯过不完K9路段流向变化大流量潮汐现象明显D1公交车占比大承担公交客运走廊功能或公交线路多的路段D2出入口对主路横
11、向干扰大沿线出入口多、横向干扰大D3行人过街对主路干扰大行人过街流量大、对路段机动车通行有影响D4高聚集 功能区区域学校周边学校门口通行混乱、停车无序D5医院周边医院门口通行混乱、入口排队D6居民区周边居民区周边速度快、停车难D7货运车辆占比高货运车辆多、交通秩序混乱、路边货车停车无序D85T/CTS 22-2024附 录 B(规范性)交通组织措施及对应代码表 B 交通组织措施及对应代码表状态位置交通组织措施代码常规交叉口机动车道设置C1非机动车道设置C2人行横道设置C3两相位信号控制设置C4路段机动车道设置C5非机动车道设置C6优化交叉口进口导向车道功能调整Y1进口道展宽(增加左转或直行或右
12、转专用车道)Y2偏移道路中心线Y3左转/掉头车道右置Y4左转/直行待行区设置Y5机动车提前右转Y6增加/拆除右转渠化岛Y7公交专用车道设置Y8可变导向车道设置Y9借道左转车道设置Y10潮汐车道设置Y11掉头开口设置Y12通过直行(或右转)化解左转(或掉头)需求Y13禁止掉头/左转/直行/右转Y14多相位信号控制Y15单口轮流放行控制Y16公交优先信号或专用相位控制Y176T/CTS 22-2024表 B 交通组织措施及对应代码表(第 2 页/共 2 页)状态位置交通组织措施代码优化交叉口右转机动车控制Y18非机动车转向专用车道设置Y19非机动车等候区/待行区设置Y20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控制Y21
13、增加行人安全岛,行人二次过街Y22Z 形过街人行横道线Y23X 型人行横道,行人斜穿交叉口过街Y24行人专用相位/分段式行人信号/行人绿灯早启Y25路段公交专用车道设置Y26潮汐车道设置Y27单向交通组织Y28沿线开口出入管理(开口合并、辅道进出)Y29路内停车管理Y30行人过街安全管理(增设行人安全岛、行人二次过街、增设人行信号灯)Y31交通稳静化Y32设置医院入口专用通道Y33快速路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合流管理Y34设置货车通行车道Y357T/CTS 22-2024附 录 C(规范性)交通设施及对应代码表 C.1 交通标志及对应代码表交通标志类型代码禁令标志停车让行标志禁 1减速让行标志禁
14、2会车让行标志禁 3禁止通行标志禁 4禁止驶入标志禁 5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禁 6禁止大型载客汽车驶入标志禁 7禁止小型载客汽车驶入标志禁 8禁止载货汽车驶入标志禁 9禁止挂车、半挂车驶入标志禁 10禁止拖拉机驶入标志禁 11禁止三轮汽车、低速货车驶入标志禁 12禁止摩托车驶入标志禁 13禁止非机动车进入标志禁 14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标志禁 15禁止畜力车进入标志禁 16禁止三轮车驶入标志禁 17禁止人力客运三轮车进入标志禁 18禁止人力货运三轮车进入标志禁 19禁止人力车进入标志禁 20禁止行人进入标志禁 21禁某两种车辆驶入标志禁 22禁止向左转弯标志禁 23禁止向右转弯标志禁 24禁止直行
15、标志禁 25禁止向左和向右转弯标志禁 26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标志禁 27禁止直行和向右转弯标志禁 28禁止掉头标志禁 29禁止超车标志禁 30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禁 31禁止车辆停放标志禁 32禁止车辆长时停放标志禁 33禁止鸣喇叭标志禁 34限制宽度标志禁 35限制高度标志禁 36限制质量标志禁 378T/CTS 22-2024表 C. 1 交通标志及对应代码表(第 2 页/共 6 页)交通标志类型代码禁令标志限制轴重标志禁 38限制速度标志禁 39解除限制速度标志禁 40停车检查标志禁 41禁止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驶入标志禁 42区域限制速度禁 43区域限制速度解除禁 44区域禁止车辆长时停放禁
16、45区域禁止车辆长时停放解除禁 46区域禁止车辆停放禁 47区域禁止车辆停放解除禁 48指示标志直行标志示 1向左转弯标志示 2向右转弯标志示 3直行和向左转弯标志示 4直行和向右转弯标志示 5向左和向右转弯标志示 6分隔带右侧行驶标志示 7分隔带左侧行驶标志示 8环岛行驶标志示 9单行路标志(横向)示 10单行路标志(纵向)示 11鸣喇叭标志示 12开车灯标志示 13最低限速标志示 14会车先行标志示 15人行横道标志示 16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右转车道)示 17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左转车道)示 18车道行驶方向标志(直行车道)示 19车道行驶方向标志(直行和右转合用车道)示 20车道行驶方向标
17、志(直行和左转合用车道)示 21车道行驶方向标志(掉头车道)示 22车道行驶方向标志(掉头和左转合用车道)示 23机动车行驶标志示 24机动车车道标志示 25小型客车车道标志示 26公交专用车道标志示 27快速公交系统(BRT)专用车道标志示 28有轨电车专用车道标志示 29多乘员车辆(HOV)专用车道标志示 30非机动车行驶标志示 31非机动车车道标志示 329T/CTS 22-2024表 C. 1 交通标志及对应代码表(第 3 页/共 6 页)交通标志类型代码指示标志电动自行车行驶标志示 33电动自行车车道标志示 34行人标志示 35非机动车与行通行标志示 36非机动车与行通行标志示 37
18、非机动车推行标志示 38靠右侧车道行驶标志示 39停车位标志示 40允许掉头标志示 41硬路肩允许行驶标志示 42货车通行标志示 43警告标志交叉路口标志警 1急弯路标志警 2反向弯路标志警 3连续弯路标志警 4陡坡标志警 5连续下坡标志警 6窄路标志警 7窄桥标志警 8双向交通标志警 9注意行人标志警 10注意儿童标志警 11注意残疾人标志警 12注意非机动车标志警 13注意电动自行车标志警 14注意牲畜标志警 15注意野生动物标志警 16注意信号灯标志警 17注意落石标志警 18注意横风标志警 19易滑标志警 20傍山险路标志警 21堤坝路标志警 22村庄标志警 23隧道标志警 24驼峰桥
19、标志警 25路面不平标志警 26减速丘标志警 27过水路面(或漫水桥)标志警 28铁路道口标志(有人看守)警 29铁路道口标志(无人看守)警 30铁路道口标志(叉形符号)警 31铁路道口标志(斜杠符号)警 3210T/CTS 22-2024表 C. 1 交通标志及对应代码表(第 4 页/共 6 页)交通标志类型代码警告标志事故易发路段标志警 33注意障碍物标志警 34注意危险标志警 35施工标志警 36交通事故管理标志警 37建议速度标志警 38注意潮汐车道标志警 39注意保持车距标志警 40注意合流标志警 41注意车道数变少标志警 42避险车道标志警 43注意路面结冰、雨(雪)天、不利气象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TS 22-2024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设计技术规程 22 2024 城市道路 交通 组织 交通设施 一体化 设计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