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723-2012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docx
《DB14∕T 723-2012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T 723-2012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3.080P66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7232012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2012-12-31发布2013-1-31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4/T7232012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符号.14技术要求.25结构组合设计.26配筋及构造设计.3参考文献.7IDB14/T7232012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提出、归口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翛、赵队家、刘少文、申俊敏、虞文景、张
2、艳聪、刘建伟、刘海、马钢、朱晓斌、唐郢。IIDB14/T7232012引言我省公路行驶的运输车辆以运输煤、矿石为主,特重车占有相当比例。采用无配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接缝渗水、唧浆、接缝错台、面板脱空、断裂,甚至破碎等病害。为适应我省特定气候、交通条件,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水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养护成本,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有必要根据近十年我省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并结合山西省气候、交通特征,制定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IIIDB14/T7232012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和改建的等级公路配筋水
3、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包括普通混凝土路面工程、钢筋混凝土路面工程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市政、厂矿区及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3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1术语和定义3.1.1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面面层中配置单层或双层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纵向配筋率L平均横向裂缝间距cw
4、路表裂缝宽度ft混凝土抗拉强度a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as钢筋线膨胀系数d钢筋直径sw轮载应力e混凝土28d干缩应变hc混凝土面层厚度S混凝土面层纵筋间距1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混凝土面层厚度(cm)323028262422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MPa)5.55.04.5DB14/T72320124技术要求4.1交通荷载分级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内所承受的累计作用次数分析方法和荷载分级标准应符合JTGD40-2011的要求。4.2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强度应采用28d龄期
5、的弯拉强度。各交通荷载等级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4.3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取决于公路等级和交通荷载等级,其取值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推荐值5结构组合设计5.1一般要求依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路基条件、当地温度和湿度状况以及使用性能要求,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5.2垫层垫层的设计应符合JTGD40-2011的要求。5.3基层和底基层5.3.1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适当的刚度。5.3.2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可依据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层组合要求和材料供应条件,分别按照表3、和表4选用
6、。5.3.3贫混凝土基层上应铺设沥青混凝土夹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基层上应设封层,封层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或适宜的膜层材料等。当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时,层厚不宜小于6mm。2交通荷载等级面层材料类型极重、特重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钢筋混凝土面层重、中等、轻钢筋混凝土面层、普通混凝土面层交通荷载等级基层材料类型极重、特重贫混凝土重、中等、轻水泥稳定碎石交通荷载等级底基层材料类型极重、特重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重、中等、轻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稳定砂砾DB14/T7232012表3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材料选择表4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材料选择5.3.4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类型确
7、定后,相关设计应符合JTGD40-2011的要求。5.4面层5.4.1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5.4.2面层类型可依据交通荷载等级,按照表5选用。表5各交通荷载等级的面层类型选择m;6配筋及构造设计6.1钢筋(网)6.1.1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和普通混凝土路面所用钢筋应符合GB1499.2的要求。6.1.2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钢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筋最小间距不应小于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的2.5倍,宜取10cm15cm;b)在满足各项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细而密”的原则选取合适的纵筋间距和纵筋直径的组合;c)横向钢筋间距一般取30cm60cm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T 723-2012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 DB14 723 2012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设计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