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模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高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 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 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 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 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
2、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 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 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 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 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 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 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 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 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 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 有条地被安
3、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 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 性的时序中。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 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 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 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 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 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 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4、。历史时间承载着 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 但是谁更精炼,更上口,也是一目了然。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巨星璀璨代 不乏人,难道不是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科学原理的 表述方面,也有些_。例如圈,一中同长也,很难让刚刚启蒙的孩 子理解中指圆心,长指半径的长度。民间当然不会用古代汉语这种交际 工具,它不仅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傅们无法授 徒,他们得用各自时期的白话要知道,中国古代理论科学虽无法与古希 腊罗马相比,但在各种工艺上,却长期领先。这仿佛是一种悖论,其实这在
5、 一定程度上是文、白两种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 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口(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 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 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 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
6、一缕 细风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 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 光聚焦窗口。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 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 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 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 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 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 己是怎样被
7、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 成小孩的柔弱的手。21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 要栽树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 十分辛苦的劳作。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 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22 .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下是
8、百度词条对内卷和“佛系这两个近年来比较常见的网络流行语的解 释: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 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 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 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 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佛系,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意思是指无欲无求、不 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该词语最早来源于2014年 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之后网络传播,佛系又衍生出佛 系青年、佛
9、系女子等一系列网络词语。你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或者是体会到这样的感 受?似乎面对内卷的焦虑,普通人也只有用佛系的心态去化解。有没有什么 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呢?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 自身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以及泄 露个人信息。答案与解析1. C 2. C 3. B 4.首先指出中国史学家用单轨理论等调和朝 代、年号纪年等分段时间;接着指出史学家用通史处理长时间历史以跳出 朝代史框架;然后指出纪事本末体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最后指出道 在中国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反驳了对方偏见。
10、 5.前者侧重提醒我们,历史时间的意义依据历史学家的价值观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后者强调,历史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和社会 进步,应该秉持惩恶扬善的进步历史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缘于古代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能够融贯王朝的合法性错,结合材料二第2 段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都没有在中国自 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中又有年 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 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可 知,选项缘于强加因果了。故选Co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如果历史学就不
11、是时间的科学作者只是强调认识”的重要性,但认 识并非历史学是否是时间的科学的客观依据;B.仅剩21个得以接续发展,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是说“英国著名历史学 家汤因比列举了 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D.以历史论题为中心错,纪事本末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袁枢通鉴纪事 本末才以论题分类。故选Co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朱元璋规定只能制定一个年号实际上是克服年号繁多带来的时间分段 化。故选Bo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1段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 是连续时间,而是分段时间提出问题;第2段开头一句这可能是一种偏见明
12、确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用让步关系 的句子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 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 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 起来指出:中国史学家用单轨理论等调和朝代、年号纪年等分段时间; 第3段此外告诉我们这是又一反驳的理由,段首句强调了 发展起来的 通史处理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指出史学家用通史处理 长时间历史以跳出朝代史框架;第4段根据这又给接下来几个世纪创造了一整套历史体裁。这样中国人便克 服了时间的分段化可知,指出纪事本末体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第5段最后部分小结,根据于是,历史是道的显现道在历史中的化现是 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
13、过程可知,指出道在中国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 的连续过程,反驳了对方偏见。最后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格式回答即可c5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结合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 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是历史学家有意识 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可知,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侧重提醒我们,历史时间 的意义依据历史学家的价值观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结合那便是社会的显露和发展过程的一种内在逻辑,一种内在的道,因此 仁心(善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终究会得到社会的善果,而不仁之心 则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罪恶。人们感到这种归纳有非常
14、充分的经验依据可知, 历史是道的显现强调,历史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和社会进步,应该秉持 惩恶扬善的进步历史观。6 . B 7. D 8.写出张氏家族温良恭俭让的家风传承,丰富了文章 内容;以百忍堂的典故过渡,引出张元斡性情刚烈不屈的特点;插叙 历史故事使思路富于变化,让行文充满了节奏感;以家族的历史故事写家 风传承,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9.取材自由,自然、人文,历史、 现实皆有触及,选材不受时空限制;手法运用自由,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融为一体,表达方式无拘无束;情感表达自由,从漠然,到惊讶,再 到亲切,最后到强烈的自豪,节奏感强;语言风格自由,用词传神,善用 长句,语言表达汪洋恣肆而又
15、文气贯通;思路结构自由,从以姓氏引入, 记述游踪,到插叙故事,歌颂人物,行文开合自如。【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愧意不明显,原文这样写的目的只是为了反衬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 击。C.目的是为了介绍张元乾创作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背景错误,作者意在说 明张姓的人也具有慷慨激昂的一面。D.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如果张姓的人只能如此隐 忍地生活,唯唯诺诺。故选Bo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D.用在不经意之间错误,应该是作者刻意使用。但客观表现了村落的历史 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说法有误。当然,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单看 当然这
16、一个词,直接表达的是作者的自豪之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间 接表现的是村落的历史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但从文章节选部分来 看,是否为张家祖先取的名不好判断,因此也不能说是客观表现了。故选Do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根据原文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 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可知,作者写百忍堂典故,是为了 写出张氏家族温良恭俭让的家风传承,这也丰富了文章内容。根据原文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韩,却是一个 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因此,张元韩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 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
17、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 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以及下文对张元韩的重点描写可知,以百 忍堂的典故过渡,引出张元斡性情刚烈不屈的特点。整篇行文中,大部分是我的游记见闻,而在此之外,作者还穿插了对张元 韩的人物评价,以及关于张氏家族百忍堂的历史典故,插叙历史故事使思 路富于变化,让行文充满了节奏感。根据原文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 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韩,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 量的大人物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 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可知,文章以家族的历史故事写家风传承,增添了文 章的文化韵味。9 .本题考
18、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 力。在取材上,原文第四段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 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喟啾当然是 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展现了张氏聚居地月洲村的自然风貌;第六段张元 韩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他的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 贴在月洲村的墙上是对人文的描写;第七段百忍堂典故和最后一段张 元韩的人生经历叙述了历史故事,而文章开头则是对现实的描写。因此,本 文取材自由,自然、人文,历史、现实皆有触及,选材不受时空限制。在所用手法上,原文第一
19、、二段叙述了我的人生经历及参观张氏家族的经 历以及所述的张氏家族历史故事,是叙述;第四段对月洲村的风景,则展开 了具体的景物描写;而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 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因此,张元韩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 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等语句,则运用了议论手 法。因此,全文手法运用自由,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表达 方式无拘无束U在情感表达上,根据原文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对这 句话充耳不闻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 我们的身躯之中流
20、淌着相同的血脉。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因此,张元 韩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 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可知,作者在行文中 情感表达自由,从漠然,到惊讶,再到亲切,最后到强烈的自豪,节奏感 强。在语言风格上,作者全文基本上都用长句,且用词传神,如张氏性格之中仍 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他 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等。这些长句的表达使得全文语言表达汪洋恣 肆而又文气贯通。在行文思路上,作者在第一段叙述自己因为姓氏问题而起笔名的经历展开, 然后记述自己到张氏聚居地、张元韩家乡月洲村的游踪,到后面叙述
21、张氏家 族历史故事,以及对张元韩诗歌、人物的品评。行文思路自由,开合自如。 10. B 11. D 12. A 13. (1 )以前,我也曾厕身于下大夫的行 列,跟在外朝官员的后面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2)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激励疲惫不堪的将士的时候,将士们没有不奋 勇起身,流着眼泪,把脸上的血沫和泪水咽进口里,再次拉开空的弓弦,冒 着敌人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的。14.司马迁认为李陵为人恪守节操,躬谦有礼,勇赴国难,有国土之风。司马迁认为李陵在兵力对比悬殊,且无后援的情况下,仍能拼死作战,其 失败是可惜且情有可原的。司马迁认为李陵被俘后的降敌是为了保存自身报效汉朝的长远之计。 司
22、马迁对那些自己明哲保身,却对李陵落井下石的人感到痛心和不耻。【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 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父遗留下来的事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 到今已二十多年了。人是乏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D;先人绪业是赖的宾语,宾语赖后断开,排除C。故选Bo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是沛公的车右樊哙。B.正确0句意: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 /提起衣裳涉过漆河0 /早晨我在大坡 采摘木兰。C.正确。句意: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
23、同。/虽然各有各的爱好。D.错误。这里的蓄积指的是李陵修身品德方面积累的修养。故选Do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认为自己在这五个方面都是有所亏欠的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修身 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 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懵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 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 余,荐天下之豪俊哉可知,作者只是强调自己是个受过宫刑之人,没有资格 举荐人才。故选A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考真题 四川省 成都市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