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3页).docx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3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区域活动中,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幼儿并不按照教 师强调的重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材料,他们往往只是按 自己对材料的兴趣程度来选择。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 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能够按照自 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 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 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持久性,材料投放迎合了幼儿的兴趣, 幼儿就能尽情尽兴地进入他们的研究世界。如在大班益智 区投放了国旗拼图益智材料,个别小朋友会痴迷于此游戏, 只要一有机会,就泡在益智区不停地琢磨,能拼出很多国家 国旗的图案,老师要适时让他带动其他小朋友,孩子们对拼 图产生了
2、浓厚的兴趣,益智区里忙碌起来。之后,教师应及 时投放其他拼图类材料,让孩子们尽情地摆弄。这样投放材 料是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大前提,孩子们在区域中按自己 的兴趣和方式探索。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从而激 发巨大的潜能,使幼儿个体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3)教师应投放品种多样功能多样且开放式的材料品种多样主要包括三种,现有的材料(成型玩具),自然 材料(种子、树叶、石头、沙土等),自制的玩具。同时应该 注意投放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相似的材料。幼儿在反复 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对这些材料进行仔细观察与辨认、反复尝试、不断思考,总能循序渐进地创造出有层次的不同 的作品。此类材料多见于建构区和美工
3、区。我们应当经常将 各种玩具及材料重新整合、班与班之间进行材料交换,或者 将班级原有的材料重新摆放,或增添新的材料,这样能引发 幼儿产生摸一摸、摆一摆、探索一下的愿望,幼儿们能自由 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从而再次燃起幼儿 操作的欲望。教师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材料,无形中吸引了孩 子们的眼球,延长了他们探索的时间,增强了幼儿活动的持 久性,拓展了幼儿思维的宽度。(4)教师应选择可移动、可变的材料,促进幼儿思维灵活 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可变的材料是指材料的玩法或操作有很多方法,或材料 本身可以变形,这些材料的操作需要孩子们发挥他们的联 想、创造、思考能力,幼儿随心所欲地操作,而不会出现厌烦
4、的情绪。可变材料有如下几种:魔方、动物插塑、软线、桌 面玩具等。可移动的材料是指可以改变位置的材料,例如:板 条、各种箱子、车轮胎、沙、水、各种棋类玩具等。这些材 料都有助于幼儿在任意组合中尽情地想象,变换花样地玩耍, 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5)教师应提供层次多样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个体心智发 展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幼儿群体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兴趣、 爱好、个性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各种能力也存 在差异。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 吃不了的幼儿,也要考虑吃不饱的幼儿,为每个幼儿的发展 提供适宜的环境。材料的层次性包括
5、层次性和递进性。层次性指投放的材 料难易程度有层次。首先,按照年龄层次不同划分出层次,如: 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样玩游戏,材料投放 体现出层次。小班投放4-6块拼图版,中班投放12-24块拼 图板,且在边缘接缝增加了难度,大班投放的数量比中班多 得多,不止有方向顺序的要求,而且难度更大。同时,在实际 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同一年龄段的能力差异适时调整目 标,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内容有层次性。另外,同一活动区 的材料可按加工的程度投放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如美 工区的折纸,彩纸(原材料)、剪完的纸条(半成品)、小青蛙 (成品)。这样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探索,更大程度的 为幼儿自
6、主学习创造适宜的环境。材料的递进性,体现在材料不断地有较低层次向较高层 次发展。例如在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训练时,剪图形训练材料 的层次性这样体现: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对3-4岁幼儿的要求);能沿轮廓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 边线吻合(对4-5岁幼儿的要求);能沿轮廓线由曲线构成的 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对5-6岁幼儿的要求)。可以根 据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 并努力引导孩子能让自己“使使劲,够得着”,这样激发了幼 儿的求知欲望,促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6)教师应提供有益于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材料教师要考虑孩子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既不能操作
7、起 来太容易,又不能让孩子感到太难而放弃,必须为幼儿搭建 发展的阶梯,有必要在适当的情境投放材料时,设置一定的 障碍。如孩子操作需要画笔、剪刀、纸张,故意不放剪刀,让 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有时可以在数量上设置障碍,如:搭建 模型需四根圆柱形积木,只放三根,孩子们有的到别处去借, 也有的孩子用几根短的代替。操作时,教师必须细心观察幼 儿解决问题的情况,若幼儿顺利解决可不去打扰,有机会也 可给予赞赏鼓励;若困难太大,可适时伸出援手,给予语言上 的提示或物质上的支持。既帮助幼儿克服了困难,让他们体 会到来之不易的成功的快乐,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7)教师选择材料必须注重安全性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
8、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 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安全工作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样,区域活动的材料投 放上安全必须是第一的。为幼儿选择的材料,必须保证无毒、 无味、无安全隐患,幼儿操作的用具,如剪子、刀等必须是安 全的。对一些材料制作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在保证安全 的基础上,注意艺术性。例如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或包 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 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美工 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 精美的水果造型、花瓣造型等,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 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
9、,充分将其艺术性展 现出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 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8)建立材料库收集材料时,可以建立一个材料库,即将材料收集起来, 又可以将材料进行归类,为以后随时投放提供方便。可按质 地归类,如软的、硬的;可以按种类归类,如木制品、纸制品、 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布匹等;可以是可变性材料、不可变 性材料。另外,数量多的材料可单独存放,这样才能保证区域 活动有充足的材料库存。(二)幼儿开发材料区域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孩子操作时所缺的 材料让他们自己去收集,才充分体现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同 时他们收集的目的性更强。幼儿收集常见的材料有,瓶子、 盒
10、子、绳子、石子、沙子、种子、纽扣、夹子、饮料瓶、碎 布头、毛线等。实践中发现,将幼儿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其他 材料放在一起,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材料活动,兴趣更浓,可 能是幼儿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吧。收集材料无形中增强了孩 子们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三)家园联合收集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这对于家园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刚开始让 家长收集材料他们不理解,怎么让孩子收集这些瓶瓶罐罐、 废旧纸盒干嘛呢?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展示孩 子们的作品,通过家园共建栏进行宣传,和家长谈话交流。家 长知道这些“破烂”的大用处后,很多家长会主动帮助孩子
11、收 集材料,一时间,那样我们的材料库货源“会充足起来,各种 材料一应俱全。家长们不单单满足于收集材料,也会兴致勃勃地加入 到孩子们的制作中,我们可举办一次家园亲子玩具制作大 赛,赛会上孩子和家长亲密合作,制作出我们想象不到的作 品。实践证明,区域活动有了家长的参与,不仅材料更加丰富, 也更能使活动趋向成熟和成功。(由于时间原因,今天我只以小班为例详细的介绍一下各区域材料的投放。)以小班为例详细介绍各个区材料的投放区域名称:语言区区域材料:1、成品材料:各种图书、挂图、写字板、录音机、磁带、头饰、图片、 手偶、指偶等。2、收集材料:幼儿影集、幼儿日记、抱枕、各种阅读材料等。3、自制材料:自制大图
12、书、识字卡片、文字拼图、图 文匹配的讲述材料、控笔练习材料等。区域名称:角色区区域材料:1、成品材料:角色扮演所需的小柜子或小家具、各种小娃娃、公仔、 各类厨具、各种面包、点心等。2、收集材料:和情景相适应的各种用具:如商店的货 物、小货架、收银机等、医院的制服、针筒、吊瓶、体温计、 药瓶、月饼盒、药盒、电话、锅、碗、勺子、微波炉、自制 各类点心等。3、书写工具:贴纸、练习本、信封、笔等。自制材料: 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手偶、头饰、与角色匹配的道具、其他辅 助材料等。区域名称:音乐表演区区域材料:1、成品材料:碰铃、三角铁、铃鼓、响棒、沙锤、录音机、录音磁带、等。2、自制材料:小鼓、沙锤、音符、舞
13、谱、五线谱等。3、收集材料:表演服装、纱巾、帽子、头饰、手绢等。区域名称:美工区区域材料:1、各类纸张:彩色蜡光纸、绘画纸、旧报纸、卡纸、 吹塑纸、瓦楞纸、皱纹纸等。2、绘画材料:颜料、油画棒、双头笔、签字笔、水彩 笔、排笔、蜡笔等。3、辅助工具:胶水、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乳胶、 剪刀、花边剪等。4、辅助材料:橡皮泥、纸盒、纸盘、纸杯、布头、毛 线、绳子、包装带、一次性杯子、花生、牙刷、棉签、果冻盒等。小鱼的眼睛、亮片、牛奶盒、黄豆。区域名称:建构区区域材料:1 成品材料:各种形状的大型积木、中型积木和小型积木等(数量可稍少 于中班)。2、辅助材料:木板、大小不等的箱子、易拉罐、绳子、塑料
14、管、小车 模型、线、石头、建筑模型、建筑图片、测量工具、插塑玩 具、雪花片、张贴画、自制交通标志、花、草、楼房、小人 和动物的立体摆件、幼儿积木作品照片等。区域名称:科学区区域材料:1、测量工具:直尺、软尺、三角板、纸条、绳子等替代物。2、智力类:各类拼图、迷宫、钓鱼玩具、大小不同的 球、长短不一的夹子等。3、装拆玩具:废旧物品、手电筒、钟、电话等。4、探索类:磁铁、放大镜、各种镜子、回形针、磁铁、实验盒、昆 虫盒等。5、数学材料:排序类材料、数字点数卡、图形拼贴卡 等。、区域活动材料运用的原则面对收集的大量材料,并不是一股脑地投放在活动区就 做到材料丰富多彩了。活动区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
15、放 材料,创设环境,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交往的场所。 因此,要有原则地合理地运用材料。(一)教育性原则活动区所投放的材料要能够使幼儿增长知识、培养技 能、获得有益经验、激发情感等。它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年 龄特点和需要,又要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为实现教育目标 服务。例如:小班生活区某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训练幼儿的手 指手腕和手眼的协调性,就可投放一些系解扣子、夹海绵块、 穿木珠等操作材料。(二)科学性原则指活动区投放的材料,特别是科学区的材料,要能够反 映科学实验现象,具有科学元素。例如:为让幼儿理解水是一 种无色、无味、无形、流动的液体,就需为幼儿提供几个大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
16、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 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场所:在游戏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得到提升。目前,我县只要求市级以上示范园开展区域活动,乡镇 幼儿园还是采取自愿的形式。在2015-2016学年度幼儿园常 规管理检查评比时,我们着重检查了户外体育游戏,也大致 的看了省、市级示范园的区域活动开展情况,像县园和满园 的区域活动已经相对成熟了,马安幼儿园也非常出色,在10 月19日举行的全县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大家也看 到了,是不是也深有体会。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一、区域活动的作用与意义(一)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是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
17、主动学 习的过程。为什么说幼儿园活动区创设是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 动学习的过程呢?首先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活动 区活动这段时间里,幼儿是放松的,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 而是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导者。既然明白了这一点。那么, 幼儿是否选择某项活动和是否按照某种方式开展活动就与 幼儿的游戏兴趣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各个活动区教育作用 水箱和各种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使幼儿通过盛、舀、倒、 闻等探究过程来了解和发现水的特性;为让幼儿观察电路, 就须为他们提供能反映这一现象的物品,如开关、小灯泡、 电线、电池等操作材料。(三)层次性原则指活动区投放的材料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不 同发展水平、不同
18、发展需要,便于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 择。例如:益智区”配对”的练习材料,可以是大小瓶盖与瓶子 的匹配(大小配对);可以是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 也可以是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量配对)。又如:剪纸练习 区,可以从随意剪纸一剪粗条纸一剪细条纸一剪曲线条纸; 从剪报纸一剪吹塑纸一剪包装纸;从剪纸一剪布一剪麻布等 等。材料不同,难易程度有差异,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 幼儿的需要。同时,教师要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要提出不 同的操作要求,如同样是排序,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要求其 自由排序或按几种特征同时排序,而对于能力差的孩子,可 按图例排序或只按一种特征进行排序。(四)递进性原则指活动区材料的
19、投放要按计划。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 和认知发展规律,应分期分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投放,使 幼儿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五)适宜性原则材料的丰富并不能保证材料的有效,而且材料也不是 越丰富越好。太多杂乱无章的材料堆砌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 而且对幼儿来说,这样的环境有可能成为视觉污染”,使幼 儿无从选择或无法专注于一个活动。往往是拿拿这个,放下; 看看那个,走开;幼儿眼花缭乱,不能专注于探索一种材料。 因此,活动区不仅要考虑提供多少材料,更要关注提供什么 样的材料,在数量和种类上要适宜,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换,使 幼儿能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六)多样性原则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使用的材料
20、不应局限于教师摆出 来的那些材料。可一物多玩,如系鞋带,鞋带的颜色可以多种 多样,穿插图片的数量应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 分操作,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可以将材料 库向幼儿开放,当幼儿在活动中对某一活动显示出特别的兴 趣时,教师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材料,以鼓励幼儿进一步 探索尝试。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材料库自选材料, 更好地凸显出区域活动的个别化教育功能。(七)经济性原则活动区投放的材料要注意其内在价值的挖掘,而不应 把外表的精美和花钱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和自制的材料功效,为幼儿 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教师除了在活动区域提供多
21、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 的材料,要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 和空间进行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还要 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要支持 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必须通过观察。怎么 观察?怎样的观察才是有效地?在观察中又如何处理好各 种有效信息,从而给予幼儿适时的、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教 师在游戏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注重观察的方法,及时捕捉 真实的信息,从而学会及时处理观察信息,为幼儿提供及时 有效地帮助,让幼儿把游戏开展得更精彩,从而促进幼儿的 发展。五、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的有效性(一)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在区域活动中,为使观察记录科学
22、有效,进而为积极有 效的师幼互动服务,我们用“定人、定点、幼儿自我记录” 等方法进行观察记录。1 .定人观察班上两位教师每次各可选取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教 师跟随他们更换区域内容,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创 新性、专注性及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每一个月教师能 对全班每个幼儿都观察一次。观察中,教师同每个幼儿实际 互动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而且也有积极的效果。之后两位 教师再在一起相互对照观察记录内容,从而使教师对幼儿的 行为表现做出较一致的分析判断,正确把握幼儿的个性发展 状态,为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提供依据。2 .定点观察班上几位教师分工负责,各参与到某个区域中,以幼儿 个人或自然形成的小
23、组为对象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该区 幼儿合作和使用材料等的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 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 更适宜的材料。如:在对表演区进行观察时,发现幼儿在表 演“老鼠嫁女”故事前都先选择各自的头饰,但明显可见所 提供的部分头饰幼儿不感兴趣,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这启 示我们要提供多变的材料,让孩子们自主加工所需的饰物。3 .幼儿自我记录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教师指导不过来的情况而设置,目的 是方便教师在入区时一目了然地了解幼儿在各区完成活动 的情况。其方法是:各区域张贴一张幼儿活动记录表,用来 记录幼儿在该区完成活动的情况,教师通过表格一眼就能看 出哪些幼儿在
24、这里做了什么,是分几次完成的。如:在美工区,幼儿在制作故事书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在当天的区域 活动中完成,幼儿在记录表的红旗处就不能打五角星,可在 下次完成时再记上时间与次数,这就让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活 动进展情况,并能给予适当的指导。(二)多种记录形式结合。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观察以后不能忽视进行记 录,如果只是单纯的观察,很多重要的细节、很多的教育契 机会因为过了一些时间而被遗忘,失去了引导和教育的时 机,所以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把观察的情况详细的记录下 来,在记录时可以采用多种记录形式结合。1 .文字的形式。用文字地形式详细地记录幼儿活动情 况,一些特殊的表现行为,幼儿的情绪态度等。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区域 活动 组织 实施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