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市政工程质量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见市政工程质量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市政工程质量问题.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汇编一、道路工程1、路基(1)路基填筑前未按设计规定清表。(2)路基填土中含淤泥、腐殖土等有机质。(3)路基填土日勺塑性指数不符合设计规定,含水量过大。(4)路基填土未分层回填、分层厚度过大。(5)路基石方分层厚度过大、碾压遍数不够或按试验段测定H勺质量控制参数进行施工 质量控制。(6)路基石方上边坡部稳定,有松石、险石。(7)填方没有辨别不一样土质而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具。(8)路床表面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9)干砌预制混凝土制品,有松动、浮塞等现象。(10)砌筑边沟的I勾缝出现局部脱落、漏勾等现象。(11)土工合成材料的锚固长度小,达不到设计规定。(12)
2、现场填土土质与标干试验所用土质不一样,压实度试验数据没有代表性。(13)部分抛石挤淤的石料未风化片石。(14)排水沟日勺断面尺寸、坡度达不到设计规定。(15)路肩线不直顺,路肩表面部平整、有裂缝及阻水现象。(16)路基边坡、排水沟边坡有贴破现象。(7)预应力筋孔道位置偏差超标。预应力筋孔道线性有硬弯,圆顺度不符合规范规定。(8)预应力筋孔道端部的预埋锚垫板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9)波纹管位置固定不牢固。(10)螺旋筋安装与锚垫板距离偏大,且中心线不垂直。(11)钢筋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规定。4、混凝土(1)混凝土拌合无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未经标定合格、计量器具被沙石卡住不能使用、 计量器具闲置不用
3、。(2)商品混凝土未能提供水灰比、单方水泥用量等有效口勺质量证明文献。(3)拌合混凝土所用砂石材料未分批验收合格。(4)片石混凝土中所用片石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规定、片石未清理洁净。(5)混凝土运送过程中发生离析。(6)混凝土入模温度不符合规范规定。(7)混凝土振捣有漏振、过振现象。(8)标养试块日勺养护条件不符合规范规定。(9)为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未在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10)构造或构件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规范规定(11)使用具有氯离子日勺外加剂,外加剂未经检测。5、预应力混凝土(1)千斤顶、油压表等预应力张拉设备未进行系统的配套标定。(2)预应力筋未 分批进行弹性模量的检查,预应
4、力筋的理论伸长值未根据预应力筋的实测弹性弹模进行调整。(3)预应力筋张拉工艺不符合设计规定。(4)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5)采用电弧。气焊切断多出预应力筋。(6)孔道压浆不及时。(7)孔道压浆日勺水灰比不符合设计规定。(8)封锚部位H勺混凝土表面未认真凿毛、清理不洁净。(9)移动混凝土构件时,孔道压浆区I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规定。(10)未进行孔道摩阻试验。6、扩大基础(1)基坑开挖扰动基地土壤、超挖。(2)基底受水浸泡、受冻。(3)未编制基坑开挖专题施工方案。(4)未贯彻基坑开挖范围内多种障碍物的保护措施。(5)基坑周围超堆荷载。(6)深基坑围护设施未进行专题设计。
5、(7)基坑排水、降水效果不能满足施工规定。(8)砌体基础灰缝嵌填不饱满、砌筑咬茬不紧。(9)混凝土基础有蜂窝、露筋现象。(10)基坑回填为分层扎实,密实度达不到实际规定。(11)基坑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设计规定。(12)基坑回填前,基础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7、钻(挖)孔灌注桩(1)钢筋笼加工尺寸偏差超标、钢筋焊接咬肉现象。(2)钻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规定,孔径不符合设计规定。(3)沉渣厚度超标,泥浆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4)灌注桩有夹渣、缩径、断桩现象。(5)桩头处理不符合规范规定。(6)未按规定进行承载力试验。(7)灌注间隔时间长、压管过多。拆卸导管不及时。(8)成品桩出现偏位,导致承载力不均
6、。(9)挖孔桩孔壁支护方案不合理,有施工安全隐患。(10)挖孔桩空底有积水时不采用水下灌注。(11)挖孔桩采用干灌混凝土时不使用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高度超过10m时不设 置减速装置。8、沉入桩(1)沉桩工艺不符合设计规定。(2)沉桩入土深度达不到设计规定。(3)沉桩接桩顺直度不符合规范规定。(4)预制混凝土桩外形尺寸偏差超标。(5)钢管桩防腐质量达不到设计规定。(6)混凝土预制桩起吊运送时,其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7)沉入桩垂直度超标。9、沉井(1)沉井接高时,各节H勺竖向中轴线不重叠。(2)沉井下沉时发生倾斜。(3)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基底面凹凸不平、有超挖现象。(4)封底混凝土振捣不密
7、实、有渗漏现象。10、承台(1)桩头处理达不到规定。(2)承台有宽度不小于0.15mm区J裂缝。(3)承台表面有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现象。(4)钢筋间距偏差超标,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5)模板尺寸偏差超标。(6)桩头未伸入承台或伸入承台尺寸不符合设计原则。11、桥墩桥台(1)混凝土外观质量差,有蜂窝麻面现象。(2)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3)预埋件位置不精确。(4)桩间距不符合规范规定。(5)盖梁和桥台有支座垫石的,垫石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规定,高程控制不符合规范规定,(6)钢筋位移超标,受力钢筋长度局限性,墩台顶面素混凝土层太厚。12、整体现浇梁(板)(1)后张法
8、现浇混凝土梁(板)波纹管位置不精确。(2)先张法施工安全保护措施不健全。(3)张拉梁(板)起拱,不符合规范规定。(4)混凝土浇筑波纹管处漏振,尤其是多层波纹管之间产生空洞。(5)振捣过程扰动预埋件,导致预埋件位置不准。(6)板底端部及湿接头位置轻易产生裂纹。(7)泄水孔不畅通。(8)混凝土养护不到位。13、预制安装梁(板)(1)箱梁、空心板内模上浮,梁板顶部厚度达不到设计原则,钢筋骨架整体上浮或变形。(2)预制梁(板)高度不等,严重影响整体高度。(3)预制梁(板)长度不符合规定,尤其是斜交端部角度控制不准,导致安装困难。(4)预制梁(板)顶面刷毛不到位。(5)预制梁(板)顶板产生横向裂缝;底板
9、产生纵向裂缝。(6)预制梁(板)移梁堆放违规现象严重。(7)预制梁(板)安装伸缩缝预留宽度不符合规范规定。(8)预制梁(板)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规范规定。(9)梁板安装后,个别支座未受力;支座上钢板移位偏差大。14、悬臂浇筑梁(1)悬臂梁段H勺混凝土浇筑不对称、不平衡。(2)悬臂梁的轴线线形、预拱度不符合设计规定。(3)相邻块件二次浇注混凝土的接缝不平整、不密实、有明显错台。连接面凿毛处理质量差。(4)悬臂梁的I线形不顺畅,梁顶面不平整、有明显折弯。15、节段拼装梁(1)预制台座的基础及支撑不牢固、不稳定。(2)预制台座口勺线形和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规定。(3)预制梁体出现影响构造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
10、缝。(4)预制梁段块件的几何尺寸和预留孔道位置不符合设计规定。(5)梁段时寄存场地不平整。(6)梁段的支垫位置与吊点不一致。(7)预制梁段块件两端头不平整光洁、不密实、棱角不清晰。(8)预制节段梁拼装的轴线和扰度偏差值超标。(9)拼装梁段日勺接缝面处理、接缝宽度和接缝措施不符合设计原则。(10)拼装梁段交接缝所用胶结材料的种类、性能、质量不符合设计规定。16、顶推施工梁(1)台座和滑道组的中心线与桥梁轴线不重叠。(2)导梁与梁身连接不牢固。(3)顶推及落梁程序不符合设计规定。(4)多点顶推不能同步进行。(5)各梁段连接线形不平顺、接缝不光洁。17、斜拉桥、悬索桥(1)索塔分段间有错台,索塔横系
11、梁出现裂隙。(2)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线形不顺直。混凝土蜂窝和麻面面积超标。(3)主梁施工时对索力、高程、索塔变形、应力、温度口勺检测不及时。(4)主梁轴线、扰度不符合设计规定。(5)结合梁区I钢梁合拢,未在设计温度下进行。(6)主梁预埋索导管及锚垫板不垂直,预埋位置不精确。(7)主梁线形不平顺,梁顶面不平整、有明显弯折。(8)钢箱梁各梁段连接线形不平顺,防护涂层剥落。(9)锚室渗水、积水。(10)主梁、索塔、锚定构造,有影响构造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缝。(11)拉索搬运和安装时,撞伤或损伤索端锚头及螺纹、锁体保护层,保护层进水。(12)索导管内的填充不符合设计规定。索导管内有积水等杂物。(13)索
12、塔和主梁的锚垫板与索塔不垂直。(14)拉索保护层表面破损。18、钢桥(1)钢构造零件加工偏差超标,制孔偏差超标。(2)焊缝表面有裂缝、焊瘤、夹渣、弧坑、咬边、电弧擦伤、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3)焊缝尺寸偏差超标。(4)焊接材料与焊接钢材不匹配,不符合设计规定。(5)未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估。(6)现场焊接工艺与经评估承认的焊接工艺不相符。(7)高强螺栓未按规定进行摩擦系数测定试验。(8)高强螺栓初拧、复拧、终凝次序不符合规范规定。(9)高强螺栓未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终拧扭矩检查。(10)防护涂装遍数、分层厚度、总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11)原材料未进场验收就投入使用。(12)现场缺乏干漆膜
13、测厚仪、扭矩检查扳手等常用的必备检查工具。19、拱桥(1)原材料未经验收就使用。(2)拱轴线偏差超标。(3)拱肋或拱圈扰度超标。(4)钢管混凝土浇筑饱满度不符合设计规定。(5)吊杆安装检查不及时。(6)拱上回填土未分层扎实,回填土所用压实机具、压实措施不符合规范规定。(7)张拉设备未按规定标定。20、框架式桥涵(1)原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规定。(2)模板支撑不稳。(3)构造配筋不符合设计规定。(4)混凝土振捣及养护达不到规定。(5)未制定、贯彻消除温度应力欧I措施。21、支座系统(1)支座位置不精确。(2)板式支座中心与垫石中心不重叠。(3)支座与板梁间空隙不密贴。(4)支座垫石强度不够,表面不
14、平整。(5)喷施支座采用焊接与预埋钢板连接时,焊接过程烧坏混凝土。(6)盆式支座采用锚固螺栓与预埋钢板拴接,安装锚固螺栓时其外露螺栓的高度不小 于螺母厚度。(7)现浇梁底部预埋钢板或滑板时不考虑因温度、张拉、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时对梁长的I影响,不设置相对于设计支撑中心的预偏值。(8)现浇混凝土梁体张拉时不拆除球形支座上、下连接板,约束梁体正常转动。(9)当球形支座与梁体及墩台采用焊接时,焊接措施不符合规范规定,应对称间断焊接。(10)球形支座支撑面四角的高差不符合规范规定。22、桥面系(1)桥面坡度控制不佳,轻易产生积水、泄水不畅等现象。(2)复合型桥面厚度、钢筋位置、高程不合格。(3)复合型桥
15、面混凝土上层刷毛不到位。(4)水泥混凝土桥面横向拉毛或机具压槽不符合规范规定。(5)桥头及伸缩缝处平整度超标。(6)防水层铺设横向桥面不闭合,底层表层不干燥、不整洁。(7)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采用油毛毡或织物与沥青粘合的防水层未铺设隔断缝。(8)伸缩缝处漏水、橡胶条挤出。23、附属构造(1)电缆接线错误、电缆接头未作绝缘保护处理。(2)灯杆(柱)金属构件防腐处理不符合规范规定。(3)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达不到设计规定。(4)隔声、防眩装置日勺安装不牢固。(5)桥头搭板下填料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规定。(6)未检测接地电阻。(17)强夯夯点口勺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击点位置部符合设计规定。(18)软基处理
16、用砂的质量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规定。(19) 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措施、锚固长度等不符合设计规定。(20)真空预压日勺沙砾厚度和渗透系数未进行检测或检测成果部符合设计规定。(21)路床未进行弯沉值检测。(22)未进行压实度检测,或检测频率部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2、基层(1)砂石及碎石基层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2)石灰的J有机钙、镁含量达不到材料构成设计时送检石灰的钙镁含量,而现场未据 实调整。(3)石灰土中具有粒径超过50mm日勺土块,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有粒径超过30mm日勺粉 煤灰团块。(4)砂石、碎石、石灰土、水泥稳定土粒料等基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不 符合设计规定,混合料配合比
17、不符合设计规定或未按设计规定的强度进行配合比试验。(5)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等基层的胶结材料剂量达不到试验 室出具日勺配合比规定。(6)石灰土、水泥稳定粒料等基层未按规范规定留置无侧限抗压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成果达不到设计规定。(7)基层混合料拌合不均匀、色泽不一致,对卸料过程产生日勺明显离析没有采用任何措施。三、都市隧道工程1、洞口开挖(1)洞内渗漏水。(2)衬砌裂纹。(3)防水卷材破损、折皱,搭接长度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2、洞身开挖(1)上部欠挖、底部开挖。(2)塌方。3、锚喷支护(1)孔内砂浆不饱满,达不到设计锚固规定。(2)仰拱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3)混凝土强度不
18、符合设计规定。(4)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规定。(5)喷层与岩面黏结不牢固、有局部空鼓。(6)喷射混凝土有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等状况。(7)混凝土表面不密实,有突变之处。4、隧道二次衬砌施工(1)衬砌混凝土厚度局限性。(2)衬砌混凝土产生裂缝。(3)混凝土水灰比过大。(4)超设计荷载承受围岩压力。(5)混凝土表面不密实,麻面、气泡面积超标。(6)钢筋焊接损伤防水层。(7)住进焊接或绑扎接头未错开布置。(8)主筋间距不均匀,个别间距过大。(9)构造轮廓线条不直顺美观,混凝土颜色不一致。(10)施工缝有错台。5、隧道防水施工(1)防水层破漏。(2)防水层与喷射混凝土基面未密贴、出现紧绷或松弛度过
19、大现象。(3)防水层存在空隙、起泡现象。(4)止水带偏位;止水带与混凝土结合不紧密。(5)路面渗水或冒水。(6)衬砌背后排水不畅。四、给水排水管道工程1、开槽施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1)混凝土管道管材质量不合格,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疏松,抗压、抗渗能力差。(2)沟槽开挖时出现槽底超挖、槽底泡水、边坡塌方、沟槽断面不符合规定。(3)沟槽地基土需要换土处理时其厚度、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4)柔性管道砂垫层基础压实度不满足设计规定,压实度试验取样频率不满足规范规定。(5)混凝土基础高程偏差大,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管座混凝土有漏浆、蜂窝孔洞等现象。(6)钢筋混凝土管道砂浆抹带接口有空鼓、开裂现象,铁丝
20、网与管缝不对中,插入管 座深度不符合规范规定。(7)管道承插式柔性接口插入深度不符合规定,橡胶圈安装位置不精确或扭曲。(8)管道安装直顺度差;管道有反坡、错口现象。(9)检查井混凝土基础尺寸、高程偏差较大;井墙砌砖砂浆不饱满、抹面起鼓或裂隙;踏步、井圈、井盖安装不符合规定。(10)作弊水试验前就回填土;闭水试验的水位和测定渗水时间不符合规范规定;实测 渗水量超标。(11)沟槽回填土具有垃圾、杂物、冻土等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规定;回填土虚填厚度不 符合规范规定;回填土未按规范规定的频率取样检查密实度。(12)采用只闭井不闭管欧I欺骗手段进行闭水试验。2、不开槽施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1)工作坑开挖与支
21、护施工方案编制不详细、措施不到位或未按程序审批。(2)工作坑内导轨安装不平行、不等高,导轨坡度与管道坡度不一致;导轨安装不牢 固,使用中产生位移。(3)顶管施工中存在管道周围超挖、管前挖土进尺过大现象;顶进过程中顶进施工记 录填写内容不详实、不完整。(4)顶管接口不严密、不牢固。管道接口处有裂缝、渗水、漏水现象。(5)顶管管道轴线位置偏差超过规范容许偏差;对顶时管道两端错口偏差超过规范容许偏差。(6)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脱出盾尾出现崩缺、裂纹。(7)管片拼接间隙不均匀、不严密,损伤防水密封材料,出现渗水、漏水现象。(8)二次衬砌钢筋骨架焊接不出现规范规定,钢骨架连接螺栓未拧紧到位。(9)现浇二次
22、衬砌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现象。(10)浅埋暗挖施工土方开挖不及时支护、锚喷、闭合,断面尺寸存在超挖现象。(11)喷射混凝土拌合计量不精确,实际配合比与试验配合比偏差较大;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等级不满足设计规定。(12)初期衬砌混凝土厚度、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规定。(13)防水层接缝不严密或受损伤,出现渗漏水现象。(14)二次衬砌混凝土口勺伸缩缝位置与初期衬砌变形缝位置不重叠。五、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1、地基与基础工程(1)基坑开挖时出现槽底超挖、槽底泡水、受冻等现象。(2)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未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专题施工方案无支护构造设计。(3)基坑边堆置土方超过施工组织设计日勺堆置高度。(
23、4)基坑排水、降水效果不能满足施工规定。(5)混凝土基础有蜂窝、露筋、裂隙等效果。(6)回填土中具有垃圾、杂物、冻土等,土质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7)机坑回填未分层扎实,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规定。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1)钢筋焊接接头焊缝不饱满,有夹渣现象。(2)钢筋搭接接头时搭接长度不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绑扎形式不符合规范规定。(3)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规定。(4)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超过规范规定。(5)钢筋绑扎不牢固,有漏绑、断丝、松动现象。(6)模板安装不牢固,拼缝不严密,模板平整度不满足规范规定。(7)模板内清理不洁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脱模剂污染钢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市政工程 质量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