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ocx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摘要】 当固体和气体加热到很高温度时就会发光,它们是主要的人造光源。太阳和遥远的星球,处在高温等离子状态,是宇宙中卓越的光源。本文从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 基态;激发态;能级;受激辐射;自发辐射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霓虹灯会发出红光?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绝非少数。回答类似的问题,只凭“汲取”“反射”两词来说明,并不能使人感到满足,他们更想知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即光与物质是如何作用的。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nm730nm之间,其长波是接近红颜色的,即低频部分;而短波是接近紫颜色的,即高频部分。我们看到的红
2、色就是接近于红颜色那部分的低频光;而蓝色就是接近于紫颜色那部分的高频光。红色的物体看上去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色物体将照到它上面的红色成份的光反射了出来,使我们能够看到它。那么物体对光的这种反射作用是否就像乒乓球遇到墙壁上被反弹回来一样简洁呢?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机制后,我们会清晰,并不是那么简洁。 为了说明发光的机制,玻尔作了一个假定。他认为,当电子在某一个固定的有序轨道上运动时,并不放射光子。而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能量较大的状态跳动到另一个能量较小的状态时,电子的总能量才发生改变。这部分能量的变更值,就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反之,当电子从一个能量较小的状态跳迁到能量较大的状态时,它肯定要汲取光子
3、。 人们对于光的种种性质的了解,都是通过视察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有三种主要过程:汲取、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一、汲取 假如有一个原子,起先时处于基态E1.若没有任何外来光子接近它,则它保持不变。假如有一个能量为hv21的光子接近这个原子,则他可能汲取这个光子,从而提高它的能量状态。原来处于基态E1的原子在汲取hv21以后,就激发到激发态E2,在汲取过程中不是任何一个能量的光子都能被一个原子所汲取。只有当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院子的能级间隔E2-E1称时,这样的光子才能被汲取。 设处于基态E1的原子密度为n1,光的辐射能量密度为u
4、(v),则单位体积单位密度内汲取光子而跃迁到激发态E2去的原子数应当与n12和u(v)成正比,因而有 n12n1u(v) 即 n12=B12n1u(v) 其中为比例系数,称为汲取系数。称为汲取率,用表示,于是可写成 n12=n112 二、自发辐射 从经典力学的观点讲,一个物体假如势能很高,他将是不稳定的。与此相类似,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也是不稳定的,它的激发态停留的时间都特别短,大约在10-8秒的数量级。在不受外界影响时,它们会自发地返回到基态去,从而放出光子。这种自发地从激发态返回较低能态而放出光子的过程,叫做自发辐射过程。 自发辐射的特点是这种过与外界作用无关。各个原子的辐射都是自发地、独立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相互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