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读书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分享标签:马克思异化社会劳动共产主义分类:读书转载阅读是最大的乐趣2006-12-17 11:5505年6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它从人道主义 的立场出发,运用异化劳动这把锋利的武器,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对共产主 义图景做了基本描述。事实上,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道主义思潮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产生,并经过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不同诠释而日趋丰富;异化”的概念则最早出自黑格尔哲学体系, 费尔巴哈借用这一名词,并使它具有新的含义。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仍带有黑格尔思想 的痕迹,同时又受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所以仍主要着眼于从抽象的人
2、的本质去思考 社会,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分析问题。但是,马克思克服了其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观点,使之成为分析和揭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工具,从 而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联系上,达到了前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从对当时的经济现状研究和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开 始的。在第一手稿的开始,马克思就从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方面深入分析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揭示了工人是如何降低为最贱的商品的:工人的贫 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少中积累起来,也 就是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他靠地租生活的人之1,农
3、民和工人之间的 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虚伪: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但 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 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 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而马克思跳出国 民经济学所局限的表面现象,找到了这把钥匙。马克思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现象的 本质: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产品
4、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不仅生产 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在对经济现实的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从道德评价优先”的视角出发,揭露 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一一首先是劳动对象的异化。也就是说,劳动所 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 劳动相对立。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必须首先得到劳动的对象才可能得到生存的资料,因 而无产者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作为肉体的主体的生存,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 是工人。马克思进而提出,既然劳动的对象发生了异化,那么劳动本身
5、也必然是异化了 的。劳动的异化首先体现在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劳动,仅仅成为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同时,劳动的外在性质, 也表现在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以上两方面的异化,分别从物和人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 处境。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推出了人的“类生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 的实践活动。但是,不论是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还是作为人本质的 生产活动,都已经异化了,因此人的类本质也自然变成了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 的个人生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书笔记 1844 经济学 哲学 手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