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评价.doc
《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评价.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评价 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摘要:目的生物质能源具有污染少、可再生等特点,合理地对其开发利用是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一种探索。通过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资源量的计算,明确了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潜力及变化趋势,以期为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利用自下而上估算法,以林木生物质的资源量和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为原始数据,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木生物质资源可利用潜力小幅下降,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潜力稳步上升。(2)林木生物质资源中,商品林采伐剩余物可利用潜力骤
2、降,森林抚育剩余物可利用潜力增加;农作物秸秆资源中,粮食作物秸秆可利用潜力逐年上升。(3)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随着国家“天保工程”和“重点国有林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而发生变化。结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丰富,可利用潜力较大,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潜力增速较快。引言生物质能源是一种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以农林废弃物、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为原料,具有污染少、可再生等特点,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清洁型能源1。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一直以木材采伐和加工为主体产业,但随着“天保工程”一期、二期的实施,木材产量逐步减少,传统木材产业发展受限。2014年初,国家林业局
3、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4月1号起,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开始实施2。这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推动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发展重点的变化,由木材增产转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而以材木采伐和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已不适应新时期林区的发展需求,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林区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剩余物资源丰富,各林种抚育、修枝和平茬产生大量的剩余物资源,但开发利用的资源量较少。黑龙江省是农业生产大省,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低。201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焚烧量达2200万t,约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30%,造成了环境
4、污染,加重了雾霾天气3,4。全面停伐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可支配收入较低,收入增长缓慢,远低于全国及黑龙江省的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2%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农林剩余物资源丰富,为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生物质能源产业,能够助力林区经济转型,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明确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潜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对生物质能源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国外学者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全球生物质能源资源量的估算5,6;二是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潜力79及经济潜力10。国内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全国
5、及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量的估算11,12;二是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13及区域发展潜力14,15。已有文献多数是从国家层面或省级层面对生物质能源潜力进行分析,少有从国有林区层面对生物质能源可利用潜力的研究。鉴于此,文章利用自下而上估算法,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潜力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未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定位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国有林区实现转型发展。1研究区与数据1.1研究区概况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也称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龙江森工集团)分布在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等区域,是东北亚陆地生态系统和东北“大粮仓”
6、的天然生态屏障,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和绥芬河等六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地位。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1009.8万h,占全国国有林区面积的26.61%,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22%16,17。其中,有林地面积约858万h,森林总蓄积量8.6亿m,森林覆盖率达85.1%。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下辖牡丹江、合江、伊春、松花江4个林管局和总局直属的带岭实验局,共40个林业局,627个林场(所)及140个处级以上企事业单位。40个林业局分布在黑龙江省10个地市、37个县(市),其中有19个局跨2个及以上县(市)(图1)。1.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黑龙
7、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生物质资源,包括林木生物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根据国有林区的特点,结合文献研究11,12,18及实地调查情况,文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林木生物资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林地生长剩余物,即未被列入工业用材采伐的低保护级别或非林地生长的林木,包括灌木林平茬剩余物、经济林抚育修枝剩余物和四旁植树抚育修枝剩余物;第二类是林地生产剩余物,即林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林木剩余物,包括森林抚育剩余物、商品林采伐剩余物、林产品加工剩余物及苗木定杆、截杆剩余物。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成熟、收割后,剩余的茎叶(穗)部分,是农业生产主要的副产品,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九大类19(图2
8、)。1.3数据来源林木生物质资源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统计资料,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原始数据来自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基年为2005,截止2015年,研究年限为11年。2研究方法由于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生物质能源潜力的研究方法较多,如自下而上估算法(Bottom Up Approach)11,20,21、GIS22和林业生长与收获模型(Average Stand Growth and Yield Models)23等。自下而上估算法是对分解后的项目进行估算,而后逐级累加的一种项目成本估算方法。该文采用自下而上估算法,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木生物质的资
9、源量和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为原始数据,乘以相应的折算系数,得到生物质资源的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从而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潜力及其变化趋势。2.1林木生物质资源量2.2农作物秸秆资源量3结果与分析3.1林木生物质资源3.1.1林木生物质资源相关系数确定不同类型的林木生物质资源可作为能源利用的部位和比例不同,确定相关系数是估算林木生物质资源量的关键。剩余物折算系数及可能源化利用系数的差异,直接影响林木生物质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剩余物这算系数尤为重要。为了准确估算林木生物质资源量,表1和表2列出了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不同文献林木生物质资源剩余物折算系数和可能源化利用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质能 利用 潜力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