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oc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摘要:生物质能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总体处于同一水平,在生物质气化及燃烧利用技术、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还存在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不均衡、生物质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术、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应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引导多种经济主体的参与;加速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建设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促进生物质能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生物质能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
2、生物质燃气、生物制氢技术等。目前,世界上技术较为成熟、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我国可利用生物资源量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煤,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到10亿吨标煤,占我国2012年能源消耗总量的28。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水平总体上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在生物质气化及燃烧利用技术、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方面居领先水平,但是存在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不均衡、生物质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术、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有待突
3、破等问题。一、国外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生物质能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2008年,全球生物质能消费总量约18亿吨标煤,古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10左右,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现代化技术利用的消费量约7亿吨标煤。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2010年全球生物液体燃料使用量约80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6800多万吨;全世界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超过1500万吨,规模化利用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2.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生物质能产业
4、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0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约860亿升,和2009年相比增长17,美国和巴西两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8,其中仅美国就占57(见表1);同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近190亿升,和2009年相比增加7.5,生物柴油的生产相对分散,德国、巴西、法国产量位居前列,产量排名前10的国家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51-3。3.二代生物质液体燃料可望在未来20年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主要包括纤维素燃料乙醇、热解液化制备生物质油、气化合成燃料等。这些技术正处于研发示范阶段,可望在未来二十年逐步实现工业化、商业化应用,目前技术成本还较高,真正商业化的项目较少。生物质气化合成技术比较成熟,不存在技术障
5、碍,预期比纤维素乙醇更容易实现产业化。4.能源藻以及能源植物的规模化应用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从长远来看,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是未来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础。能源植物通常包括速生薪炭林、能榨油或产油的植物、可供厌氧发酵用的藻类和其它植物等。许多能源作物是自然生长的,收集比较困难。以科学的方法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能源植物,满足对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和利用的根本保障。目前从海藻中提炼生物燃料的研究正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实现产业化阶段还比较远。(二)国外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生物质发电技术总体上已经成熟当前,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在北美和欧洲应用发展比较成熟,较为常用的技术是炉排炉和
6、流化床锅炉技术,大规模利用装置一般建设在大型农场或农业非常集中的地区。丹麦BWE公司率先研发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迄今在这一领域仍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其代表性技术是水冷式振动炉排锅炉和超临界锅炉技术。同时,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技术已在欧美商业化应用,欧美各国已经建设了许多示范工程,系统装机容量在50850MW之间,少数系统为550MW。目前固定床和流化床是较成熟的生物质气化技术,中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较早,但应用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气化发电系统成本问题一直难以突破。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技术远未成熟,主要停留在研究和示范阶段4。2.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工艺较为成熟目前,气化费
7、托合成工艺较为成熟,德国Choren公司在2002年完成了年产1000t合成柴油的试验示范工程的运行和考核,2005年建成年产量达1万吨的工业示范工程,德国鲁奇公司也拥有类似的技术;荷兰应用技术研究院(TNO)已建成生物质煤气化费托合成联合发电系统;瑞典建成1000t燃料级甲醇天的BAL-Fuels示范工程;日本MHI完成了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的系统工程;瑞典的Bio-Meet Project集成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与重整等技术联产电力、二甲醚、甲醇,其系统总体效率达到425。3.沼气工程已成为国际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重点在生物燃气利用方面,目前只有沼气具有成本优势,所以一般所说的生物燃气主要是指
8、沼气。德国、丹麦、奥地利等发达国家沼气工程装备已达到了设计标准化、产品系列化、生产工业化,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装备的组装技术也达到模块化、规范化。4.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引起各国关注目前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基本上都是粮食和糖料等淀粉质原料,如巴西的主要原料为甘蔗,美国95的原料来自玉米,欧洲以小麦、甜菜为原料,我国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陈化粮。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开发利用的技术也最多6=7。5.能源植物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目前关于能源植物的研究多数尚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未达到全面推广水平。美欧
9、国家在陆生能源植物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微藻生物正成为世界生物质能开发的重点。二、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生物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主要有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木采伐及森林抚育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畜禽养殖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弃物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等88。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林业的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源利用潜力将进一步增大。2.生物质产业逐步形成
10、规模化发展我国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取得较大进展,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燃气、成型燃料等多种利用方式并举,技术不断进步,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生物质能利用量(不含直接燃烧薪柴等传统利用方式)约2400万吨标准煤。(1)生物质发电已形成一定规模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55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190万千瓦,垃圾发电170万千瓦。蔗渣发电170万千瓦,沼气等其他生物质发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已形成一定规模,年发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年消耗农林剩余物约1000万吨,农民年收入总计增加约30亿元。生物质发电技术和设备制造发展较快,已掌握了高温高压生物质发电技
11、术10。(2)生物液体燃料以陈化粮和木薯为主要原料截止到2010年底,以陈化粮和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产量超过180万吨,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年产量约50万吨11。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高产的能源作物新品种,木薯乙醇生产技术基本成熟,甜高梁乙醇技术取得初步突破,纤维素乙醇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展,建成了若干小规模试验装置。(3)生物质燃气集中供应项目超过1000个截止到2010年底,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超过400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累计建成5042处,年产沼气约130亿立方米。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5万多处,年产沼气约10亿立方米。农村沼气技术不断成熟,产业体系逐步健全,许多地方建立了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生物质能 产业 技术 未来 发展趋势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