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学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语故事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十个成语及其含义。2. 培养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引导学生领悟成语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井底之蛙、狐假虎威2. 成语故事及含义:a. 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后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生动有力。b.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c.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d. 井底之蛙:比喻眼光狭小,见识有限。e.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
2、势力来欺压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十个成语及其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成语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故事。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行为,引导学生领悟成语中的道理。3.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思考。五、教学准备:1. 成语故事课件。2. 成语卡片。3. 黑板。4. 粉笔。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成语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学习。2. 讲解成语:分别讲解五个成语的
3、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故事。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行为,引导学生领悟成语中的道理。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思考。5. 互动环节:学生上台演示成语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七、课堂练习:1. 成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2. 填空练习:根据成语故事,填入相应的成语,检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3. 写作练习:以其中一个成语为题材,编写一个小故事。八、课后作业:1.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五个成语。2.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五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故事。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运用所学成语。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
4、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课堂练习:检查学语接龙游戏、填空练习和写作练习的成果。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及对成语的应用能力。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增加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成语素养。4.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补充和说明: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上台演示成语故事,这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演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师环节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传达成
5、语故事的主题和道理。七、课堂练习:补充和说明:填空练习是检验学生对成语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环节中,学生需要根据成语故事填写相应的成语。教师应关注学生填空的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成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解决实际问题。八、课后作业:补充和说明: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环节中,学生需要抄写所学的成语,这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成语。学生还需要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故事。教师应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九、教学评价:补充和说明: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十、教学反思:补充和说明:本教案以成语故事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十个成语及其含义,培养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互动环节、填空练习、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教学方法等重点环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成语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成语素养。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