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
《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案例和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让估算在情境中油然而生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70页的 内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 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估算在 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准确数,比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着变化的城市的人口、银行的存款等,有时也不必算出准确数,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 比较接近的大约数就可以了。“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 一种简便地、粗略地计算。乘法的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法,它比精确计算有时更 有用。从学生们的情况来看
2、,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 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 习惯”。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如 何通过加强变式与比较,使学生合理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如何让学生感受乘法估算 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并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本案例试图突 破的目标。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以上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 算,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适合学生学习估算的具体情境。那么,怎样创设和提供 具体情境呢?本案例做了如下几点尝试:片断一:师:你们想去公园玩吗?在公
3、园售票处,有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 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 250元钱,够吗?(课件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师:让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静静思考1分钟)生:我用乘法来解决,先算29X8。(板书课题:乘法 并板书29X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X8?生:要算带250元钱够吗?必须先求出29个同学买门票要花的钱,然后再和一共 带的钱比大小。师:(及时鼓励学生)真不错,你不仅会列出算式,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算。师: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4、呢? 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学生可能选择估算,也可能选择精确计算,老师均认同)师:以后学习了笔算,我们也可以精确计算。但是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 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板书课题:估算)师:运用估算,怎么知道29X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师: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X8 弋 240 (元)30 X8=240240 元 V250 元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师: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
5、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 进行比较,因为240元V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师:29X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弋,弯弯的像波浪 一样。读作“约等于二(板书七)师: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 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反思:课标第一学段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方法的学习如果脱离实际,忽视过程,为传授知识而讲解, 就如同纸上谈兵,从而造成学生的不适应。所以本案例从开课就借助媒体直接呈现教材 所提供的具体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数学活动, 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两三 位数 一位数 估算 教学 案例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