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辛弃疾苏轼的群词比较阅读学案.docx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辛弃疾苏轼的群词比较阅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辛弃疾苏轼的群词比较阅读学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血悲情与冷雨豪情一一辛弃疾与苏轼初中群词比较阅读学生学案群文文本: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课本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部编教材九年级课本定风波苏轼部编教材九年级下课本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部编教材九年级下课本一、读对联判断人物这个对联有两位人物,你知道是谁吗?(辛弃疾、苏轼)你了解他们哪些方面?二:自由大声地朗读1、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2、对两人词作的比较,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四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感情基调是什么?三、再读组文,走进人物1、你想为我们推荐哪一首词呢?2、同是豪迈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3、为什么会有不同?说说你知道的辛弃疾
2、和苏轼的遭遇?4、关照自我:苏轼辛弃疾的词为什么会感染无数读者?你从苏辛一生对挫折的态度和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四、阅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和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感悟大师眼中的苏、辛把栏杆拍遍节选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 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 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蹒,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 记长,掌管印信。一
3、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 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 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 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 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亳软笔,他也再没有 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臼 嘲。应该说,
4、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 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 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问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 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入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 将轻力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
5、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 过来的经历? “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 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 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乂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 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 总是清
6、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 欲穿的形象。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 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 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 胀,冲击积聚。既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下册 辛弃疾苏轼 比较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