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docx
《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篇1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虞舜、傅说、管夷吾、胶鬲、孙叔敖 和百里奚这六位古代贤人,原本地位卑微,历尽磨难,才成为君 主或重臣。他认为,经历困境和磨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 还说,一个人犯错误后才能振作起来,国家遇到敌国威胁后才能 保持警惕,失去敌国的威胁,常常会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 走向灭亡。他就是这样,以个人和国家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 那么,这个分论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且看下面两个事例:我教过一个学生,他随离异后的母亲生活。母亲自杀未遂, 疯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抚养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亲,而父 亲已
2、另立新家,便嫌弃、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头。后来,他得到 姨妈、舅舅的接济,白天上学,晚上帮姨妈看守五金档。谁料他 以怨报德,竟带几个猪朋狗友偷走档口里的钱财,最终银铛入狱。 他先身处离异家庭,后又寄人篱下,却没能生于忧患。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却相继灭亡。它们也没能生于忧患。 是外在的东西,是别人给你的。既然别人可以给你,那也可以拿 走。而精神世界的耕耘,内心深处的淡定,根植于血液的仁义礼 智,这些永远属于你,是别人不能拿走的。总而言之,只要要取之有道,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在追求 物质的同时,别忘了精神修养。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人生路上, 有的人生财有道,富
3、可敌国;有的人则比较贫穷。这两类人该怎样 优雅地活在世间呢?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 是说当你较穷时,不能失去志气和理想;当你富有时,应该惠及天 下所有人。当然,在当今社会,不乏一夜暴富。当你突然富有,该 如何看待这些财富呢?孟子日: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欲然, 则过人远矣。就是说有再多的财富,都有棵平常心,这些东西生 不带来,死不带去。更何况,儿孙自有儿孙福。其三,关于孝、仁、义、虽然孟子生活在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但孟子的仁 义礼智等思想在千年来一直做为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在当代中国 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谈谈 我对孝、人、义的感受。儒家
4、提倡百善孝为先。孟子讲大孝终身 慕父母,要终身爱父母、孝顺父母。如果不能善待父母,谈何仁 义礼智,孝顺父母不仅仅要养体,供其物质;还要养志,给他们精 神享受。仁,我理解就是要心怀爱,慈悲为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孟子开篇,孟子 见梁惠王时,刚一见面,二人有很生动的对话,孟子开门见山把 他的仁政思想讲给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 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翻译今天的白话, 就是梁惠王问孟子,老头,你大老远过来,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 益呢,孟子回答:大王您何必谈啥钱呢?我只给你带来仁义。义,是孟子一书关键词之一,书中多次提到义
5、,但各个地 方的义的含义又各有不同。孟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日:仁, 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 子也反驳告子日:何以谓仁内义外也?结合实际,我的理解义包含 三方面内容。其一,古代兄弟之义,如舜对其弟象的宽恤,桃源 三结义,这一点今天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其二,道理,正道的意 思。如舍生取义,大义灭亲等。其三,表示责任、义务、做事尽心 尽力的意思,如义不容辞。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孟子一书的收是多方位的,绝不仅 仅是孟子书中的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收获了许多历史知识, 读孟子之前我所理解的古代大概是从秦统一中国算起,读完孟 子,那我的视野立即往前推了一千年,了解
6、了尧舜禹、夏商周, 我也顺便读了史记的相关章节。也知道了伊尹,伯夷,柳下惠,周公、文王、武王等等一些儒家推崇的圣人;了解了孟子的学 生公孙丑、万章等,也了解了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等与孟子 同时代人物,这些从前只是个名称,通过孟子与它们对话变成活 灵活现的人物。学习孟子的心得体会篇4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小则修身养性,大则 治国平天下,都能从中找到答案,是个人成长、自我完善的法宝, 更是事业的发展、齐家治国的宝典。心得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得自于孟子人与人的交往当中,往往由于个人性情不同、个人追求不同, 易产生矛盾、分岐、仇视,给工作、生活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很 多人不知道如何正
7、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作事业上出 现的不顺心?最常见的是抱怨别人、甚至怨天怨地怨命运,这种 做法对人对己都无济于事。孟子的思想让我豁然开朗,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 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礼。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当我们关心他人,他人却不领情时, 可能是我们的内心还有不仁夹杂其间;努力治理人民,政治却不 上轨道,可能是我们思虑不够周全;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可 能是我们的恭敬还不够。孟子带给我们是不怨天、不尤人,凡事通过反省、求助于自已,才能自求多福的积极的做法。凡事反求诸己,带给我们的是心态的变化,由被动消极变得 积极主动,且能及时去寻找解决
8、问题的办法,以化解矛盾;同时, 会让人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清醒;会让人努力改进自 己的言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有助于创 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得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得自于大学许多人追求着事业发展、家庭兴旺,但却不知从何做起,苦 于求道无门。大学一书讲得是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的学问,给 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告诉我们必须先 由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做起,而后才能达到外在事业的完成,指出 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此外,书上还指出了修
9、身要做的功夫一“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格物、致知”意思是要在万事万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 理,那么人的灵觉就可以贯通明理;“诚意、正心”是指人的意 念、志向要诚实,符合德性,那么就可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 为物欲所控,保持心灵的安静,心有所主。这之间的关系是“物 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对此,我理解的是:“格物致知”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人 如果不能“致知”,就会愚昧昏庸,能“致知”,便能明白人生 的目标;“诚意正心”需要我们觉察自己的内心,进行存善去恶, 这样就会提高自控能力,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不被情绪所控而 意气用事。从格物到正心,实质上就是一个人自我成
10、长、自我完 善的过程,由此,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修养完成。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通过修身,可以 使人拥有美好的品德、广博的学识、不俗的谈吐、高雅的气质; 可以使人拥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 都是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因此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 的基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去年发生在宁波意卡菲外滩店、万达广场的二起凶杀案,凶 手都自称很爱对方,当被拒绝、不能得到对方的爱情时,采用了 极端的做法,究其原因是凶手内心被占有欲望所控,情绪恶化、 心态扭曲,是平时忽略了修身所导致。既然修身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修身能齐家、平天下,那么就 让我们从修身做起吧!学
11、习孟子的心得体会篇5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 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 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 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 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 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 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
12、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 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 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 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 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 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 则。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孟子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