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课程名称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标准简称适用专业水工类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制订时间202209课程代码1321020课程学时72课程学分5课程类型B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气象与天气学基础、水文学原理、水 文统计学后续课程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库调度与管理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无合作开发企业无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制(修)定日期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水文与水资源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作为水文与 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要掌握好水文学原理、水 文水利计算等课程的知识。同时该门课程的内容也是水文与水资
2、源专业毕业生的个主 要就业方向,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计算能力 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辅以项目教学方法,培养学 生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部分则通过学生 独立分析资料编写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基本办公软件运用能力。三、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思想与行动上重视水资 源管理;使学生掌握从事水资源开发、评价、管理、供需分析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工作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 基础
3、,具备从事水资源开发、评价、供需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为1分析220第二章内容回顾复习综合练习对第二章知识进行总结320第三章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计算第一节降水第二节蒸发掌握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包括区域 水汽的输送量和区域年降水量的特征 值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变差 系数等值线图的绘制。降水量和蒸发 量的计算练 习。320第三章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计算第三节干旱指数与旱涝分析掌握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的分析计 算:熟悉干旱指数和旱涝分析方法。320第三章内容回顾复习总结第三章知识进行总结420第四章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河川径流计算方法掌握河川径流量代表站法和等值线 法。
4、河川径流量代 表站法和等值 线法的计算练 习。420第四章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第三节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掌握河川径流量的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和水热平衡法。河川径流量的 年降水径流关 系法和水热平 衡法的计算练 习。520第四章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第四节河川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掌握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计算方法 与河川径流量的多年变化分析。河川径流量的 年内分配计 算。520第四章综合练习第四掌知识进行总结520第五章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第一节评价类型区的划分与资源 量的计算熟悉评价类型区的划分与资源量的计 算方法。620第五章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第二节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的计掌握平原区和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 (排
5、泄量)的计算方法。1011算620第五章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第三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掌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地下水补给量 的计算练习。720第五章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第四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参数的确定掌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帚计算参数的 确定。720第五章综合练习对第五章知识进行总结720第六章水资源总量计算与水量平衡分析第一节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掌握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水资源总量的 计算练习。820第六章水资源总量计算与水量平 衡分析第二节水量平衡分析掌握水量平衡分析方法。820第六章综合练习第六章知识进行总结920第七章水质评价第一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了解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920第
6、七章水质评价第二节水质评价的分类与一般程 序熟悉水质评价的分类与一般程序。920第七章水质评价第三节地表水水质评价第四节地表水水体质量综合评价掌握地表水水质评价、地表水水体质 量综合评价1020第七章水质评价第五节地下水质量评价掌握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1020第七章综合练习对第七章知识进行总结1120第八章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供需平衡中的水资源计算熟悉供需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概 念,掌握供需平衡中的水资源计算方 法。1120第八章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三节可供水量的计算掌握可供水量的计算方法。可供水量的计 算练习。1120第八章水资源供需分析第四节需(用)水量计算掌握需(用)水量的计算
7、方法。需(用)水量 的计算练习。1220第八章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五节供需平衡计算熟悉供需平衡计算方法。1220第八章综合练习第八章知识进行总结1320第九章建设水资源论证了解水资源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320第十章水资源管理了解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熟悉 用水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技术 措施。1320考前复习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的知识1420考前复习复习第三章到第五章的知识1420考前复习复习第六章到第七章的知识1520考前复习复习第八章到第十章的知识12 将来从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生产和学习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准备。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
8、收集水资源评价 所需的资料并能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能够对降水量与蒸发量、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严谨的工 作态度和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毕业从事水资源评价工作奠定基础。1、专业能力掌握水资源评价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的方法及要求;掌握降水量、蒸发量及干旱指 数计算分析的方法步骤及要求;掌握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分析的方法步骤及要求;掌握地下 水资源量计算分析的方法步骤及要求;理解水资源总量计算分析的方法步骤及要求;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评价分析的方法步骤及要求;2、方法能力能够根据评价目的收集相应的水资源评价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
9、理与分析。能够 对降水量、蒸发量及干旱指数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对地表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对水资源总量进行计算分析;3、社会能力培养操作规范、工作认真的好习惯;培养做事正确、做事科学的好行为;培养团结协 作、风雨同舟的好精神;培养语言练达、书写不紊的好才能。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水资源分析计算知识,能进行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 算及供需平衡分析,能根据资料进行水资源评价并撰写报告。结合该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 要求,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 容分为九个项目,分别是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与
10、分析,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计算,地表水 资源量的计算,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水资源总量计算与水量平衡分析,水质评价,水资 源供需分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训等内容。(一)课程整体设计2序号学习情境知识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建议学时1项目一基本资 料的搜集、整 理与分析1水资源评价的目的、 原则与评价的主要内 容2基本资料的搜集与 审查3分析代表站的选择4径流还原计算5资料的插补延长6年降水、年径流系列 代表性分析了解水资源的含 义与特点;熟悉水 资源评价的目的、 原则与评价的主 要内容;了解世界 和我国水资源概 况以及我国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现 状。了解水资源评 价需要搜集的基 本资料以及水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水资源 评价 管理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