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邢台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5课命题人:蒋小云一审:王二审:左艳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4000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古邢台人使用的日常器皿。这些器皿属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2.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 具有鲜明中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这说明()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地区B.原始农业
2、得到发展C.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D.私有制和阶级出现3 .考古发掘的器物、建筑物等是重要的实物史料,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三皇五帝的传说B.偃师二里头遗址C.史记夏本纪D.良渚古城复原图4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古卜记录。这说明商朝 ( )A.祭祀活动频繁B.贵族等级森严C.皇权高度集中D.神权色彩浓厚5 .商王太甲被辅佐大臣伊尹放逐,伊尹代行天子职权,在当时获得了普遍赞扬。但是到了西周,周公旦辅佐成王代理政事却遭到许多非议和指责。这种变化反映出()A.原始民主传统犹在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C.王权观念有所强化D.家国一体观念获认可6 .西周
3、时期,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 “君统”和“宗统”的继承问题。周天子既是姬姓贵族的最高家长, 又是天下共主,掌握国家各项大权。这说明西周政治的特征是()A.大小宗发展不平衡B.政权与族权相结合C.儒家伦理深入人心D.统治集团矛盾尖锐7 .周人以九百亩为一“井”,平均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中间一块为公用,周边八块为私田。关于该土地制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诸侯可以随意转让土地A.地主雇佣农民进行生产c.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8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下图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春秋争霸B.国家统一C七国叛乱D.列国纷争9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
4、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认同。据此可知()A.华夷有别观念已经消失B.各族习俗礼仪发展趋同C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D.华夏文明始终一脉相承10 .春秋时期,齐国秉承“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的经济理念,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齐都临淄成为商 贾云集的大都会。这些政策客观上()A.加速了货币流通B.增加了齐国压力C.阻碍了农业发展D.扰乱了社会秩序11 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内容可归纳为:废国野、废井田、废分封、废世卿世禄制、强君权、设郡县、建 官制、举贤才、调赋税、通贸易等。据此可知当时()A.早期国家逐渐形成B.阶级矛盾得到缓和C.社会进入转型阶段D.道家思想影
5、响巨大12 .商鞅变法规定,在战争中,能够斩获敌军军官首级的人,“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这一规定的积 极意义在于()A.提高军队战斗力B.打击地主阶级C.确立土地私有制D.增加财政收入13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克己复礼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为政以德14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 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庄子B.老子提出了中央集权的主张C.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D.墨家代表墨子提倡隆礼重法6李斯在谏
6、逐客书中说:“(贤)土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 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J由此可知,李斯劝诫秦王()A.整顿吏治B.尊重客人C.灵活外交D.广纳贤才16 .“国人”本指西周春秋时期的列国统治氏族;至战国,“国人”内涵转变为一国民众,秦并六国,统一 “诸夏”后,将六国故民“纳人秦国版籍”,力图塑造新的“秦国人”。这一举措旨在()A.推行严刑峻法B.征服南方越族C增强国家认同D.加速秦国统一17 .下图是“秦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其中A处的官职是()皇帝11_中央机构地方都具制|太用i |丞相|1A.御史大夫B.九卿C.大司马D.尚书令18 .秦朝建立后,
7、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耍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这些举措 ( )A.确立了完善的中央机构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扩大了诸侯在地方的权力19 .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秦朝崩溃的原因,形成以下论文成果。标题:秦帝国的崩溃目录1:焚书坑儒目录2:强制劳役目录3:严格的法律目录4:大规模的征税目录5:打压贵族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奢侈B.农民起义C.宦官专权D.暴政政策20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丞相制B.都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察举制21 .
8、汉朝初建时,经济凋败,物资匮乏,一石米就要1万钱,出现了 “人相食,死者过半”的现象。对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严刑峻法B.对外扩张C与民休息D.盐铁官营22 .西汉武帝元封年间,全国“有一百零八个郡国一级政区,由中央直接管理似乎鞭长莫及。”为了加强中央对 这些政区的监察,汉武帝()A.废除三公九卿B.首创中朝制度C.设立刺史制度D.尊崇儒家思想23 .汉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越分越小的诸侯国,“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 十里: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24 .下图是秦长城和汉代河西四郡
9、示意图。两者旨在防范()A.匈奴B.鲜卑C.乌孙D.月氏25 .梁启超称赞张骞是“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主要是因为张骞()A.夺取了河西走廊地区B.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开辟C.担任西域都护府长官D.积极配合对匈奴的战争26 .刘秀采取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汉武盛世D.开元盛世27 .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帝 |一r (幼 I: V Vifc / 1一/1缗8J序 官、/(一 / Q 星存名/ 一二外威lEMWrt 。回A.幼主缺乏参政经验C.宗族观念根深蒂固f
10、;外Q一I(9帝一依秀琳。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28 .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王莽篡汉时期绿林赤眉起义,为东汉开国奠定了基础;黄巾军起义, 加速了东汉王朝覆灭,这此史实印证了()A.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C.古代中国西北民风彪悍D.秦汉时期国家尚未统29 .史学家郑樵认为:“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六经之后,惟有此书”他评价的是()C.史记D.汉书A.诗经B.老子30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区域对抗、南北对抗、民族政权相争激烈,但是总体来看经济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发 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社会
11、特征是()A.政权并立与文化停滞B.对抗隔绝与经济萧条C.政权更迭与历史倒退D.政局动荡与民族交融31 .“司马代曹西晋成,晋武挥师向南征。富庶东吴抵无力,孙皓投降归命侯”西晋南征的结果是()A.形成三分天下B.建立东晋王朝C.实现短暂统一D.消灭曹魏政权32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 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江南经济发展B.降低人民生活水平C.消除少数民族袭扰D.导致南方文化落后33 .王俭论中写道:“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其中“阀” “阅”原指东晋时期世家大族 在家门两侧竖立的柱子名称,专门用
12、来悬挂朝廷授子的表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平民重视家族荣誉B.王族的政治影响力较大C.建筑技术蓬勃发展D.王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34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 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这些做法旨在()A.学习西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35 .孝文帝出行图出自洛阳龙门石窟,图中以孝文帝为中心,前拥后簇,所有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这幅图()A.年代久远难以考辨真伪B.设计思路源于艺术想象C.能够完全还原汉朝历史D.体现了北魏的改革
13、成果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题18分,37题12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 邢台地区距今五万至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是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 市,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都”之称。邢台历史沿革(部分)古史相传,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曾九战于邢台大陆泽,邢台成为华夏族融合的重要地域。尧帝晚年建都邢台柏人城,并于大麓禅位于舜帝,此为中国禅让制的根源。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为京畿地”,任命巫贤为卿士,统领内服地区。公元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据邢,邢为赵国信都;前307年
14、,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国策。秦始皇统一六国,在邢置信都县,属钳鹿郡,为全国36郡之一。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置襄国县,属赵国。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羯人石勒纳张宾之策,进据襄国。摘编自邢台古城(1)指出材料中涉及的中国古代重大的政治制度.(8分)(2)材料反映了哪些有关民族融合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民族融合的意义。(10分)37悯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 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古代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时代伟人,如大禹、 孔子、老子、商鞅、秦始
15、皇、汉武帝、光武帝、北魏孝文帝等,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并论述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要求:从所选人物的主张或措施,及其影响两方面 子以论证,史实正确,表述成文。)邢台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BDC6-10BCDCA11-15CABCD16-20CABDA21-25CCDAB 26-30BDACD31-35CABBD二、非选择题36. (1)禅让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8分,1点2分,任答4点即可)(2)传说或事件:黄帝与蚩尤之战;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石勒进据襄国)。(6分) 意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军事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分,1点2分,2点4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皆可给分)37 .示例:人物:北魏孝文帝。(2分)论述:北魏孝文帝顺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制度和文化,推行 均田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等贵族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积极与汉族士族通婚等改革措施。(表现5分)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缓和了北方的民族矛盾,推动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为 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5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