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docx





《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回答。师:我们要选择好时机,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 不出什么影子;农历初七、初八和22、23左右,阳光斜射,在明暗分界限处的环形山立体感强, 所以这些天观察效果好)(六)飞天登月,再识月球。1、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古时候起,人们就一直 渴望着了解月球,更多地认识月球,甚至幻想着能飞上月球。人类的登月梦想实 现了吗?2、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 书课题:登月之旅)(课件播放“阿波罗号”登月视频)3、师:亲历了月球之旅,相信大家对月球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人们登 上月球后还有哪些发现?请看课本P44页。学生交流月
2、球知识,老师展示补充其他知识。(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师:今天我们是随着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上了月球,我们有没有希 望搭乘中国自己的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呢?生:有!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充满了信心呀。虽然美国早在1969年就实 现了载人登月,但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的飞船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绕地球飞行。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载多人绕 地球飞行。近几年我国还进行了嫦娥探月工程。(看课件,课件播放“嫦娥一号 升空视频)10月14日,嫦娥一号卫星担负着四大任务,载着中国祖祖辈辈的 登月希望,向月亮飞去。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了,这标志着我们中 国人在不远的将来将要
3、登上月球,也标志我国在航天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让我们重温一下那紧张,激动人心的一刻。播放嫦娥三号登月实况。2、师:今天,我们的“嫦娥探月工程仅仅是我国探索月球的起点,到我们 能真正登上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为了早日实现 登月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学习吧!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之前,我细细研读了教学参考书,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设计。 活动导入环节通过欣赏视屏,不仅使学生在音乐和美图的欣赏中获得美感和对月 亮的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从多角度感知人类对月亮的感情。这一环节是建筑在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第二环节通过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了 解人类认识月球的历史。远
4、近不同距离拍摄的月球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认知的方 便。第三环节,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继而引导学生设计实 验。在活动中学生的假设和猜想还是很大胆的。在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中,教师 的引导和细节点上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其实真的很简单。因为这样,所以 我调整了教材的使用策略。这样做,使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可以自己参与设 计实验,自己明确实验的要点和目标、注意事项,自己思考并总结出模拟环形山 的方法。从而了解月球环形山为什么会是大小不一、深浅不同且近似圆形的原因。 这样的延伸要求看似轻描淡写、可有可无,但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探究 方向的引导却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学
5、生对“看得更清楚”的理 解上存在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比较光亮就是清楚。所以教师的陈述还要再斟酌。3、我在上课过程中,没有按照常规的思路(教材的思路)去做,过多的考 虑让学生探究研讨,这种“偷懒”方法,而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结果 给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学生非常活跃,研究的气氛非常浓,学生 回答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也是我没有想到的。4、通过本课的教学,给我三点启示:其一,教师的备课要由以教材为主线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线上来;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和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 料。用有结构的材料对相关的科学素养进行“简约复现”,课堂上真正“流汗” 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二,课堂教学应转变
6、为按学生探究学习的掌握程度 或学生研究问题、提出问题思路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需要 为主体的教学。其三,教师的教学要变面面俱到为创设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主 动学习的模式。5、因为停电等原因,导致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前紧后松的现象,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4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 得的成果。2、体会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了解宇宙的 帮助。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准备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月之旅 2023 登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