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基础练习1.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形成中国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经济已经开发,超过北方B.门阀士族特立独行,堕落厌世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三教并行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2.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体现了佛教在南北朝的繁盛。下列关于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A.为民众提供精神寄托B.影响政府财政收入C.始终得到统治者支持D.挑战儒家正统地位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
2、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4.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建造初期,石窟内雕塑在原偏袒袈娑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国特 色的半偏袒袈娑。随后,洞窟佛像袈娑样式逐渐由紧窄变得宽松,直至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面容也渐 变为中国高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这反映了()A.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趋势B.民间信仰呈现多元性C.佛教冲击儒学独尊地位D.雕塑作品的写实风格5 .“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 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B.盛唐
3、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6 .下表是唐诗(摘录),由表可见()用人i寺旬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7 .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朝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 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8 .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活动C.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D.唐朝国泰民安、富足强盛8 .“
4、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忱忧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 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此句描述了()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9 .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10 晋书裴秀传载:“(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据历史学者研究,这种地图 只有文臣或者帝王贵族们才有机会阅览。这反映出当时()A.主流思想僵化阻碍科技进步B.科技应用服从国家意志C.印刷技术落后影响文化传播D.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10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
5、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加强了中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光已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魏书释老志材料二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者何?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弹于泥木(指修建寺院)。梁书材料三 自废已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广弘明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出现灭佛的原因。提升练习12 .南北朝时期,南方高僧可以公开和统治者讨论“沙门(佛家)不礼王者”,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国 隋唐 文化 同步 练习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