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读书分享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的修养》读书分享感悟.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人的修养读书分享文字一篇中,蔡元培先生提到“人类之思想,所以能 高出于其他动物,而且进步不已者,由其有复杂之语言,而又 有划一之文字以记载之自有文字以为记忆及传达之助,则 一切已往之思想,均足以留以为将来之导线;而交换知识之范 围,可以无远弗届”。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所述“作者与读 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的,此种 暗示比明白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 渺不可得矣。”文学的魅力正在于此,读书有时候就像解密, 如果解开作者的本意,读者不免欣欣然。社交不一定是同一个 时空下的交互,读书也是一种社交,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跨时 空的交流,读到一
2、本深有感触的好书,就像一个智者在同你娓 娓道来一样,心照不宣,莫逆于心。我在翻开这本书时,蔡先 生正如一位年长的老师,用缓慢但坚定的语气,和我述说他人 生中的所思所想所得,尽管时代更迭,距今已有百年,但先生 一言一句仍深入肺腑,读之受益匪浅。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学修 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注重实践,下篇注重理论。第 二部分为华工学校讲义,是蔡先生对在法华工编写的教学 讲义,包括德论三十篇和智育十篇。第三部分则为国民修养 散论,主要收录了 10篇先生关于修养的演说、手稿等。文章开宗明义地提出“人之生也,不能无所为,而为其所 当为者,是谓道德。”先生按照“修身、齐家、治国
3、、平天下” 的思路,由小至大,由个人到国家社会,循序渐进地讲述了涉 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修身理论,“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 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J (后汉书种岱传)修身齐 家不仅对于个人、家庭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深层次的来说,只 有国家有越来越多有道德、有理想的国民,才能真正政通人达, 繁荣富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荣格先生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集 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 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并以“原始意象” 的形式反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 生活习惯。而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
4、和规范。道 德并不是普适性的,西方有西方人的道德,中国有中国人的道 德,一如这本书的书名中国人的修养,这是为我们中国人 量身定制的书籍。书中鲜明地提出了中西方的差异,中国注重集群主义,提 倡集体主义原则;相信性善论,强调“自天子及庶人,壹是以 修身为本”的个人自省。中国偏重中庸,程颐曾说“不偏之谓 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勇敢之最著者为独立。 独立之要有三:一日自存;二日自信;三日自决。”自存,独立 应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自信,自我肯定的能力;自决,自我决 定的能力,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才有自我决定的底气,前两者谓 之独,后者谓之立,三者互相交
5、杂,才能真正恃己之足,独立 于世。但是,独立,并不代表离群索居,“人生而自由,又无往 不在枷锁中”,处于社会中,既相互扶持,各尽其对团体之责 任,又保持自己独立的意志,方是自由的真谛。独立,不仅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性,对于我们祖国来说, 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回想过去,我国近现代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史,在清王朝 的统治下,国力日渐衰微;在列强的侵略下,国土日渐亡失。 清代后期的外交是用祈求的形式来换取一时的和平,提出:“量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政策。祈求外交,犹抱薪 救火。清王朝并没有通过祈求外交而换来真正的和平,反而助 长了西方国家的侵略气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今天,中国的外交之所以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与我 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分不开;与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分不 开;与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作用分不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 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进步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不 可阻挡之势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君子” 是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君子怀德,君子有礼,君子周而 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在道德修养的这条道路上,我 们任重而道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