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谓裴寂日:“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 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 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 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日:“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 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日: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 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 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
2、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日:“朕何为失信?” 对日:“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 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日:关中免二年 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 *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 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上悦日:“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翌一。(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3、)材料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 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因怒而滥刑。(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A号B令C不D信正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 治Q乎R朕S过T深U矣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2)担心意志松懈就
4、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 臣下的意见。24.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25. CB.让,文中指责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其言不让”的“让”意 义相同。C.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D.文中“居常简阅”的“居”与促织中“居为奇货”的“居”意义不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 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B.魏征认为,要无敌天
5、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 “中男”入伍。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赋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 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 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5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 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爱臣太亲,必危其身;
6、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 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 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侯之博大, 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 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 而得之矣。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侯之博大也;晋也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 也。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此类也。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 术也。是故明君之
7、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 士卒。故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此明君之所以禁其邪。 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非传非遽,载奇兵革,罪死不赦。此明君之所以备不虞者也。韩非子爱臣材料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 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
8、智者尽其谋,勇者竭 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 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 道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6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此四美者A不求B诸外C不请D于E人F议之G而H得之矣。7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指兵车,文中的“千乘”“万乘”代指不同的军事实力、政治地位。B.弑,文中指臣下杀死君主,有以下犯上之意,和“杀”字含义不完全相同。C.所以,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其所以失之者”的所以词义相同
9、。D.耳目,指耳、眼,与成语“耳目众多”“耳目心腹”中“耳目”意思不同。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认为,君主不能太亲近大臣,让大臣地位太尊贵,不能赦免大臣死罪,减轻大臣刑罚,否则一定会危及自身。B.韩非子提出“四美”,魏征提出“十思”,分别反映法家和儒家的思想,但都是出于 巩固君主王权统治的目的。C.韩非子指出,君主要严防大臣拥有丰厚的俸禄和众多的党羽,以免大臣势力过大,君主威权旁落,影响政权。D.魏征提出的“十思”是积其德义”的具体措施,唐太宗做到“十思、期能开拓“垂 拱而治”的理想境界。9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
10、之以法,质之以备。(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0 .同为写给“君人者的建议,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仁,一兴仁;一让,一兴让;一人贪戾,一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侦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 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 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日:“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日:”或者其君实甚。良君 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
11、,仰之如日月, 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 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 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 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围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 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 为诗,工诵藏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日: 道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
12、地之性必不然矣。”(节选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材料三: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 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写出答案。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和“投诸渤海之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 同步 练习 统编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