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docx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2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 .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2 .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3 .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重点难点:1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2 .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3 .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当你们看见黑板上的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感
2、受?(生很生气眼愤怒!) 在85年前,鲁迅先生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感受。当他看到大公报上公开发表的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言论时,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你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展示学习目标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3、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 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 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题目中国人失掉
3、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4、作者简介鲁迅(1881_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 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 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 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鲁迅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复习文体知识、议论文按照论证方式分类:立论文、驳论文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 点。驳论的最终目的是驳倒对方的论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驳论点驳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中国人 失掉 自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