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中测试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建立的是( )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ABCD3.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中央集权制B.九品中正制C.郡县制D.科举制4.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
2、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5.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铁农具B.水排C.楼车D.曲辕犁6.“胡风”“胡食”“胡服”在唐朝广为流传体现了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A.比较开放B.充满活力C.兼容并蓄D.积极向上7.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其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8.“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
3、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9.在一次故事会上,主持人讲述了“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0.“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国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 )A.黄巾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11.著名的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A.南宋、金B.辽、金C.北宋、西夏D.北宋、辽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北宋的建立阿骨打建立金国元昊建立大
4、夏国阿保机建立契丹国A.B.C.D.13.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14.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15.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5、16.下列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7.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清朝D.元朝18.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行省制B.三省六部制C.分封制D.郡县制19.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西汉
6、B.唐朝C.元朝D.清朝2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造纸术行省制活字印刷术分封制A.B.C.D.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简表(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4分)(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的用人原则。(2分)(4)材料三说明唐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
7、治理国家的?结合该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4分)(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4分)22.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骄傲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贞观之治】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惧。唐会要卷四十三(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4分)【和同一家】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
8、,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2)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4分)【制度创新】(3)根据上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2分)材料三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2分)【开放交流】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5)试举两个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
9、的事例。你从相关人物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材料二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材料四 苏辙栾城集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材料五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出现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6分)(2)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宋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反映的事
10、件发生时西夏国主是谁?(4分)(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三个事件的。(4分)(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什么地区。(2分)24.我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
11、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4分)(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2分)(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2分)(4)宋代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史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期中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中考 真题 单元测 小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