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基础突破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基础与培优高效突破测试卷(人教版)(解析版)_new.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基础突破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基础与培优高效突破测试卷(人教版)(解析版)_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基础突破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基础与培优高效突破测试卷(人教版)(解析版)_new.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基础突破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B毁林开荒C焚烧落叶D喷洒农药【答案】A【解析】垃圾分类既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环保理念。毁林开荒符、焚烧落叶、喷洒农药都破坏和污染了环境,不符合环保理念。故选A。2“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分类处理垃圾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C用太阳能热水器D夏天经常开空调【答案】D【解析】A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
2、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A不符合题意。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C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D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是( )A植树造林B随意排放污水C填海造田D加工木材【答案】A【解析】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地球植被的面积,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植树造林能够提高大气的氧含量;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蒸腾
3、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废水排放会污染环境,填海造田会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木材加工会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故选A。4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林”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A增加木材和发展畜牧业B发展旅游事业,增加旅游收入C维护生态平衡D控制粮食产量【答案】C【解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增加植被,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故选C。5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4、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答案】D【解析】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B不符合题意。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C不符合题意。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5、,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6以下人群中,不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是()A煤矿工人B园林工人C道路清洁工人D建筑工人【答案】B【解析】A煤矿工人常年在含有煤尘、岩尘的环境中作业,吸入粉尘的量大大高于正常人群,久而久之,微粒粉尘在肺部沉积,造成肺的纤维化,这是导致煤矿工人患矽肺病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的气体或是粉尘,能够使得空气变得清新,所以园林工人最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B符合题意。C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道路清洁工人正在打扫工作,吸入的气体中含有汽车尾气中的大量有毒气
6、体或是粉尘,故易得呼吸系统疾病,C不符合题意。D建筑工人工作在环境灰尘比较多的灰尘环境中,吸入过多的粉尘,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今春北京多次出现沙尘和雾霾天气,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沙尘但不能改善空气质量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C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DPM2.5颗粒危害健康,是因为可经过呼吸道进入血液【答案】C【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错误。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因为雾霾而发生改变,呼出的二氧化碳
7、和人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错误。C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正确。DPM2.5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错误。故选C。8下列不是酸雨危害的是()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被植物吸收B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D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答
8、案】D【解析】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A正确。B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B正确。C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C正确。D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镉,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不是酸雨造成的,应该是
9、水污染造成,D错误。故选D。9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做法能发挥作用的是()A燃煤取暖B植树造林C垃圾焚烧D过度放牧【答案】B【解析】A燃煤取暖,由于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氢、硫、氮等元素,所以煤燃烧后生成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释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B符合题意。C垃圾焚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不利于减烽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D过度放牧,减少植被,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释放氧气减
10、少,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1年12月5日,由肖湘教授带队的深海科考团队顺利返航抵达三亚。本次科考中,肖湘等抵达了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这是人类首次到达该区域。尽管人类从未到达,但还是观测到了人类活动(垃圾)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A植树节时多种植绿色植物B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D一次性筷子非常便利,生活中应多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D【解析】A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A不符合题意。B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
11、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B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是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利于保护地球环境,C不符合题意。D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需要砍伐很多树木,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利于环境保护,D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各项措施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答案】C【解析】A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不符合题意。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
12、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C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因此,不能用排废水的方式控制“赤潮”,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答案】C【解析】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富营养化,增大藻类植物的生长,对渔业生成造成重大影响,故A不
13、合题意。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减小海洋面积,缩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故B不合题意。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可减小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故C符合题意。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增大温室效应,故D不合题意。故选C。13下列现象都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是()A臭氧层破坏、水葫芦疯长、酸雨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臭氧层破坏、日本水俣病、赤潮D温室效应、赤潮、酸雨【答案】B【解析】A水葫芦疯长是外来物种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B符合题意。C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
14、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C不符合题意。D赤潮是水污染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我们在行动。下列行为与之相符的是()A家住江河旁,污水直接排B茵茵绿草地,脚下要留情C公园鲜花美,采来好观赏D行车大街上,喇叭随便鸣【答案】B【解析】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与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符,A错误。B茵绿草地,脚下要留情,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的死亡,B正确。C公园鲜花美,采来好观赏,会破坏植物的繁殖,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C错误。D行车大街上,喇叭随便鸣,会造成噪音污染
15、,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D错误。故选B。1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的B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是降低温室效应的关键C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D外来生物物种对本地生物物种不仅没有危害,而且能丰富本地物种【答案】D【解析】A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正确。B温室效应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所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关键是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正确。C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
16、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此重金属会通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正确。D外来物种由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错误。故选D。16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在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是()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生活在绿树环抱的山村中;吸烟或与吸烟者同居一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滨;常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ABCD【答案】D【解析】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
17、质如矽,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可引起尘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与吸烟者同居一室,会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化工厂排出放入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气体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中考 初中生物 单元 知识点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7403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