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8免疫调节及免疫学应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8免疫调节及免疫学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8免疫调节及免疫学应用.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课时考点28免疫调节及免疫学应用1.(2015课标卷,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2.(2014全国卷,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3.(201
2、3课标)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4.(2013课标)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5.(2013全国卷,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
3、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6.(2016全国课标卷,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
4、7.(2014课标,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
5、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8.(2016四川卷,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9.(2016江苏卷,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
6、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10.(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
7、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11.(2015北京卷,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1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
8、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13.(2016北京卷,29)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刺激机体产生_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_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_。(4)EVGP具有多个
9、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图3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_。14.(2015重庆卷,7)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
10、,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一、选择题1.(2016沂州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淋巴细胞只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2.(2016临沂一模
11、)朗格汉斯细胞能捕获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使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激活。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在感染人的过程中,由存在于表皮细胞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产生的朗格汉斯蛋白与其构成了第一道屏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和呈递作用B.朗格汉斯蛋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朗格汉斯蛋白对艾滋病病毒的屏障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液和细胞免疫3.(2016河南洛阳统考)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发生感染,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B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
12、通过发生排斥反应C.和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D.人体细胞C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E,此过程与细胞B无关4.(2016湖南郴州质监)为了有效防控起源于巴西的寨卡疫情,目前研究人员通过移除寨卡病毒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从而降低了这种病毒的毒性,并由此研制出减毒疫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移除了一个重要基因的寨卡病毒,其表面蛋白仍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B.减毒疫苗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侵入机体的寨卡病毒须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就能被彻底清除D.经寨卡减毒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浆细胞,只能产生抗寨卡病毒抗体这一种蛋白质5. (20
13、16信阳三门峡联考)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B.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D.H1N1入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6.(2016江西协作体联考)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a能被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B.图中所示细胞器都
14、属于生物膜系统C.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D.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7.(2016福州质检)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8.(2016东北三省三校联考)关于人体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B.人体内溶菌酶与抗体清除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C.利用抗生素消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由于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导致的糖尿病属于免疫缺陷病9.(2016海南七校一
15、联)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10.(2016辽宁大连联考)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B.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11.(2016河南郑州质测)麻风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能感染人体并能侵入细胞而引起麻风病(一种慢性传染病)。若把麻风杆菌DNA中表达膜表面抗
16、原的基因片段导入人体细胞,则可能使人体获得抵抗麻风杆菌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抗原基因表达后将使人体产生对麻风杆菌的记忆能力,使真正的麻风杆菌入侵人体时迅速被消灭B.其免疫原理与被疯狗咬伤后注射抗病毒血清的原理相同C.也可以将其相应的抗体基因片段导入蔬菜细胞内表达,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该种免疫力D.相应的浆细胞与麻风杆菌结合后,能够抑制其增殖12.(2015枣庄检测)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与Y的RNA不完全相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17、二、非选择题13.(2016信阳三门峡联考)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请回答:(1)细胞甲是由骨髓中的_细胞分化而来,该细胞分泌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_,与抗体合成、分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2)免疫是建立在细胞识别基础上的,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填物质名称)。(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_病。(4)图中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激素丙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分泌量_(增多、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激素乙作用的靶细胞是_。14.(2016淄博一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
18、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细胞间通过_(结构)传递。(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_,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_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根据以上叙述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是_。(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见下表:注射生理
19、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注:1、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2、“”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_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_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_(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_异常有关。15.(2
20、016河南郑州质测)“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_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8套重组优化卷 2017 188 重组 优化 高考 生物 一轮 训练 课时 考点 28 免疫调节 免疫学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