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南通市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通市能源节约与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资源及能源节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为 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根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我市资源节约工作,推 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 保障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要 求和我市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 组织编写本规划。一、能源利用现状(一) 现状“十五”时期,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 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指引下,市政府提出“十五”期间 在全市开展“节约增效
2、”工程活动, 明确了全市“十五”期末节 能降耗的主要目标。为了推动我市“节约增效”工程工作的深入 开展,“十五”期初市经贸委会同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了创建节 能型企业(单位) 活动, 并制订了节能型企业(单位) 标准,截 止2005年全市已经开展和完成三批52家企业创建工作。“十五” 以来,通过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 我市节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 (GDP) 能耗(终端能耗口径) 由2000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 2 2005年的0.95吨(按2005年现行价计算为0.83吨) 标准煤。“十 五”期间全市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3、按“十 五”期间直接节能量计算, 节约的能源价值约12亿元, 节约和 少用能源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2.2万吨, 氮氧化物2.35 万吨。为 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 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 全市节能技术进步取得很大进展。“十五” 期间新投产竣工热电联产企业7家, 新增热电机组24.35万千瓦, 新增电站锅炉1620蒸吨/小时, 2005年底比2000年新增热电联产 发电量13亿千瓦时, 新增供热量1200万吉焦。电机变频调速技 术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应用,“十五”期间全市应用变频器累计 达2万台(套) , 改造电机60万千瓦,
4、全市锅炉热效率“十五” 期末比期初约提高3个百分点,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节能技 术改造累计投入达20多亿元。新能源和农村能源也有很大的发 展, 如东风电一期工程(100MW) 2004年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 (150MW) 2005年9月开工建设, 秸杆发电项目(25MW) 2005年8 月开工建设,进口液化气并配套240万千瓦燃气发电(LNG)项目 已得到国家认可并正式启动, 启东风电项目已做好前期准备工 作, 太阳能利用“十五”期间累计应用达16万平方米, 全市太 阳能热水器安装已达20万平方米,全市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已超过 120家企业, “十五”期末年产能力达120万台, 实际年产量
5、60 万台, 产业产值(现行价) 12亿元, 农村沼气应用累计896万立 3 方米,节能建筑也有新的突破,“十五”期间累计竣工节能建筑 200多万平方米。能源及节能管理取得重大进步。自全国人大1997年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后,省人大和省政府相继颁发了江 苏省节约能源条例和江苏省节能监测办法等一系列节能配 套法规, 已经初步形成了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从1999年开始实 施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制度以来,我市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 标准煤的单位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并对3000吨至5000吨的能耗 单位参照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据统计,2005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 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22
6、8家, 其中万吨以上的110家, 3000 吨至5000吨的单位有136家, 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市 能源消费的80%左右。全市能源、节能管理网络不断完善,从2001 年重点加强全市工交企业内部能源管理制度以来,目前重点用能 企业已大部分完成了能源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通过实施重点用 能单位的能源统计、分析工作, 逐步强化节能监测和执法工作, 积极培育全市节能技术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加强对节能的宣传和 培训工作, “十五”期间累计举办了各种能源培训和讲座近20 期,培训人次超过2000人。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节 约能源的积极性。“十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 场在资源配
7、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以市场定价为目标的能 源价格改革,如煤价放开,油价与国际接轨、电厂竟价上网及能 源紧缺、企业改制等因素,对促进企业自觉节能产生了明显的效 4 应。(二) 存在问题目前,我市能源管理和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社会缺 乏节约能源的共识,人们对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足够 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轨道上来。青少年一代对节约 意识淡薄,节约能源的习惯未能形成,节能宣传任重而道远。二 是节能法规政策不完善,缺乏促进企业节能的有效激励政策,节 能工作虚多实少。节能执法力度不大。三是企业技术装备落后, 总体水平比
8、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淘 汰设备仍在使用,企业的生产工艺不合理,重大耗能设备管理力 度弱化,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四是 投入不足,节能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技术开发和改造重视不 够,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企业融资困难。五是节能监管和 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 节能信息不畅, 难以适应节能工作的需要。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现状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5年,党
9、中央国务院又提 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和号召,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5 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我市经济将保持持续快 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将大幅增 加,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尖 锐。当前,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总体进入工 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期以及经济国际化提升期,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城镇化 进程加快,建筑和生活用能大幅上升。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将呈 高峰态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所面临最突 出的问题, 也是我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市能
10、源瓶颈约束更加突出,全市2005年煤炭消耗总量已达 1420万吨, 按照“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 到2010年, 我市地 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左右,如按最 近三年(20032005) 经济对能源消费的关系,届时,我市能源 消费量将达3000万吨标准煤以上。由于我市能源资源匮乏,经济 发展所需能源全部从外地调入,无论是资源的可供量,还是运输 能力都是难以为继的,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能源安全面临严 峻挑战。我市环境大气污染属典型性燃煤污染,工业燃煤炉使用的煤 炭中硫和灰份的含量较高,烟气的防治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且由 于其排放的数量、高度和所处位置等多种原因,形成的
11、低矮面源 污染难以及时的消除,是本地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燃烧 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 2005年全市烟尘排放总量 6 3.63万吨, 二氧化硫10. 13万吨, 其中, 市区烟尘排放2. 1万吨, 二氧化硫8. 12万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占88.2%。 “十五”期间, 酸雨频率进一步加大, 2005年市区降水 PH均值 为4.95, 酸雨发生率为53.4%。同时, 由于我市机动车的大量增 加,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 染发展。节约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 一。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赖于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要确 保“
12、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着力解决能源约束的矛盾。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供应,加快建设能源基地,稳定供应渠道,增 加能源供应。另一方面要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开展节能工 作,走一条节能型的道路,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创造出最大的 效益。为此,应充分认识节能对于缓解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约束 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 识节能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 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 识节能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按 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节能 型社会, 确保“两个率
13、先”目标的顺利实现。三、“十一五”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 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 7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 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为根本途径,以完善政策,创 新机制,加强宣传,强化政府调控和政策引导为重要手段,以重 点用能单位为重点,分类指导,政府带头,全社会共同参与,把 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 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全面推进节能工作,加快 建设节能型社会。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缓解能源瓶颈制约, 以能
14、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 障“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二) 遵循原则1 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市能 源消耗高、浪费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大幅度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 挖潜改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 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 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 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2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通 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 备,
15、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 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 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 8 平。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 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损失,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 向, 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法规标准,加强政策 导向和信息引导,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 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推动
16、全社会节能。4 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对增量要严格市场准 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辅以政策支持,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企业、 高耗能建筑和低效设备(产品)的发展。对存量要深入挖潜,在 严格执法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和 技术进步。5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对年耗能5000吨 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依法管理,明确目标措施,公布 能耗状况, 强化监督检查; 对重点企业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 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交通节能的重点是新增机动车,要 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配套政策机制。建筑节能的 重点是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商用和民用节
17、能 的重点是提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 引导和鼓励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9 6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积极参与。企业和消费者是节能的主体, 要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法履行节能责任;政府 通过制定政策和标准,引导、规范用能行为,为企业和消费者提 供服务,并带头节能; 中介机构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 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 主要目标到2010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不变价)能耗降至 0.66吨左右标准煤,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 主要 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有较大幅度降低
18、,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大多 数建成“节能型”单位, 2010年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 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累计节能建筑竣工面积250万平方米, 到2010年, 在国家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的框架下, 建 立符合我市实际,更加有利于推动节能的政策保障体系和监督管 理、技术服务体系。全市节能技改“十一五”累计投入40亿元, 建设一批新能源示范项目, 将如东县建成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四、“十一五”的主要工作任务(一) 加强能源、节能管理完善资源节约管理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基础管理。加强对能 源消费统计工作,建立比较完整的能源统计体系,建立和完善重 点耗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调整完善能源节
19、约指标体 系,改进指标设置,切实反映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强度水平。贯 10 彻实施高耗能、耗水行业和产品的定额考核和限制淘汰管理机 制。重新修订全市重点工业产品和重点工业、三产企业的能耗定 额。今后市有关部门在电力调度时,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作 为首要限、停电对象,对管理不力,浪费能源的企业将采取经济、 行政等手段促使企业加强管理,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建立和完善 节能监督机制。组织对钢铁、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 行业用能情况、节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产品能效标准、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进行监督检 查。
20、健全依法淘汰的制度,采取强制性措施,依法淘汰落后的耗 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认真贯彻执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制度,抓好重点企业和单 位的能源、节能管理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管 理、指导和监督工作。每年定期发布综合能耗在3000吨以上标准 煤的单位名单,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县(市) 、区经贸委分 别负责各辖区内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根据节能法和江苏 省节能条例的规定,各用能单位都应当明确管理职能,设立能 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工程师以上技 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人员。企业内部要建立三级节能管 理网络,要制订或完善企业的能源管理制度,每年年初要制订当 年的能
21、源管理工作和节能技改计划。做好企业内部的能源管理和 技术培训,加强节能宣传。通过不断加强企业的能源和节能管理, 11 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二) 继续开展创建“节能型”企业(单位) 活动“十五”期间, 我市已开展“节能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 第一批试点12家企业, 第二批试点19家企业, 2005年进行第三 批21家企业试点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十一五”期初将对我市 创建节能型企业(单位)考核标准进行修订。根据国务院建设节 约型社会要求,“十一五”期间继续开展节能型企业(单位)创 建工作,争取“十一五”期末我市大部分重点用能企业建成节能 型企业。创建试点将扩大到重
22、点宾馆、饭店、商场、学校、医院 和交通、港口企业及政府机关,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我市建设“节 能型”企业(单位) 活动。(三) 着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组织重点技术开 发,推动“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加大支持力 度, 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新技术、 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 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1逐步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 解决大马拉小车现象,继续推广变频调速节电技术和自动化系统 控制技术,对负荷变化较大的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改 造变频调速,空调系统和照明较集中的
23、单位推广应用节电器,在 重点耗能行业推行能量系统优化,争取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提 12 高2个百分点。2推广绿色照明。用高效节能荧光灯替代白炽灯可节电70 80%,用电子镇流器替代传统电感镇流器可节电2030%,重点推 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稀土三基色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 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 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电荧光灯使用比例,对 城市路灯和亮化照明推广新型节电灯具和高效电光源。3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 改造工程。通过实施以燃用优质 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和对锅(窑)炉进行先进技术应用和改 造等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同时,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通市 能源 节约 新能源 发展 十一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