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
《苏州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一、现状和形势( 一 ) “十二五”时期主要成效。“十二五”时期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 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 精神,紧紧围绕 “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 工作总要求,履职尽责、克难奋进,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 前列,得到了部省两级及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坚定不移保红线,资源保护力度空前加大。“十二五”期间, 全市国土系统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耕地和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阶段性任务, 在明确目标任
2、务的基础上,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了耕地保有量达 到 347.73 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 308.21 万亩的要求。大力 开展土地整治,实施了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 1934 个,建设规模 约 30 万亩,新增耕地约 9.6 万亩。积极履行占补平衡义务,探索 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等创新措施,完成了建设占用耕地 “占一 补一”,有效保障了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平衡。建立了国土资源 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和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立案查处土地 违法案件 355 件,追究党政纪责任 23 人。露采矿山环境整治进入 收官阶段,整治面积 514 余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 2 试点建设,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
3、建设。统筹管控保重点,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高。高质量完成苏州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修编及中期评估工作,试 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序推 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土地指 标科学分配与统筹使用,优先保障市级重大项目用地,优先支持 民生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积极配合 省以上重大项目争取专项指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计获批 建设用地面积 26.19 万亩,完成建设用地供应 36.26 万亩。科学 配置土地市场资源,有效推动土地市场健康运行。 “十二五”期 间,累计出让土地面积 27.57 万亩,取
4、得合同出让金额 4117.5 亿元。2015 年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网上交易系统建 设,实现了从传统市场到数字化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突出重点抓改革,各项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为有效解决 苏州土地资源利用与发展瓶颈,我市提出了通过优化农用地结构 布局、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和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做到保 护资源更加严格、保障发展更加有力、保护权益更加有效的 “三 优三保”试点行动,并得到省政府批准和国土部备案通过。我局 编制完成了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和操作办法, 搭建试 点乡镇融资平台和开展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这一行动在 全市全面推进实施。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深化国
5、土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意见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 3 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鼓 励和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节约 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出台苏州市不 动产统一登记实施方案, 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经办机构设置。 有序完成各级业务培训、平台建设、窗口设置等准备工作,市本 级率先完成中心城区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申请并颁发统一的不动 产证书。千方百计促集约,节约集约水平持续增强。深入推进省节约 集约 “双提升”行动,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企业用地回购的实施 意见苏州市地下 (地上)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利用和登记暂 行办法苏州市专项服务产业项
6、目建设用地出让实施意见关 于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鼓励和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节 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规划指标“双 控政策”,一次性投资低于 5000 万元的项目一律不予单独供地, 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原用地范围内增资扩建,鼓励达不到单独供地 的中小微企业进驻高标准厂房。加大闲置、批而未用土地处置力 度,按照 “以用为先”的原则系统开展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清理 工作。根据可比价测算, “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 GDP 建设用地 占用规模由每亿元 349.21 亩下降到 258.74 亩,下降 25.91%。惠民利民重
7、实效,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 我市较好地完成了土地变更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基础数据管理 4 工作,构建完成了市区约 2979 平方公里统一权威的数字苏州地理 信息公众平台。在完成“国土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开发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 “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核心数据库内容,整合和完 善全业务环节综合服务基础保障,深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 “四全”服务模式、国土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等项目建设。 完成各年度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省级考评和市级考核工作。全面梳 理国土资源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 流程,推动勘测定界、地价评估等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严格规 范征地程序,
8、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落实信息公 开各项制度,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各项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 治各项工作,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正风肃纪不松劲,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严格遵照省市统 一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分 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各级同步进行。认真学习省委、市 委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导文件,以更高的标准更 严格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全面提升国土系统干部队伍 的综合素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贯彻落实 “两个责任”工 作制度。对照省厅党风廉政建设区域协作监督互查,找出问题、 及时整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强化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9、 提升新常态下干部学习思考、议事决策、工作执行等能力素质, 激励全系统干部在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难题中发挥先锋模范 作用。 5 回顾过去五年,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国土 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加大, 双保难题尚未有效破解;土地资源仍然存在粗放利用,节约集约 利用程度需要提高;违法用地未得到根本遏制,形势依然严峻;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整合应用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水 平还存在提升空间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为 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 形势与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 争当建设 “强富美高新江苏
10、”先行军排头兵的关键时期,全市国 土资源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适应、把握和引 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 补短板”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以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 面。确保生态和粮食安全,必须严格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耕地资 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近五年 全市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约 1 万亩,2015 年人均耕地仅 0.23 亩。 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愈加凸显,耕 地占补平衡压力巨大。要贯彻落实国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要求我们必须要始
11、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基 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6 开发格局,不断加大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保护力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强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经济运行虽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但结 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仍面临要素趋紧与成本上升的双重 挤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要求既是破解资源难题实现科学发 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又是新常态下加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深入 开展节约集约用地 “双提升”行动,全面推进 “三优三保”试点 行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资源节约集
12、约利用 水平。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国土资源要素保障。 当前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对全市国土系统做好用地服务保障提出了更 高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大局观念、职责意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 己任,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力以赴做好土地供给,千方百 计缓解用地供需矛盾,切实保障好全市建设和发展用地需求,推 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提高国土资源供给质量和效 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从需求 管理向供给管理的重大转向,土地资源是处于供给侧的重要生产 要素,该项改革必然要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积极发挥
13、作用。我 们必须深入贯彻市政府“1+5”系列政策意见,牢牢把握好经济社 7 会发展对国土资源需求多样性、结构性和均衡性特点,在加大有 效供给的同时优化利用结构,不断提高国土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 切实发挥好国土资源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深入推进法治国土建 设。 当前,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仍面临着多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 增多的客观事实。征地拆迁、产权归属等矛盾日益突出,违法违 规用地仍未彻底遏制、行政争议案件持续攀升,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有待深入推进。必须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入手,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 原则贯穿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全
14、过程和各环节,依法履行国土资源 管理职能,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切实加强执法监督,构建法制完 备、权责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 )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 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 真落实部、省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 态,坚持 “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工作总 要求不动摇,突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 板五大任务,进一步坚守保护资源第一责任,进一步强化保障发 展首要任务,进一步构建依法用地
15、良好秩序,进一步提升惠民利 8 民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以国土资源 领域改革红利增添转型升级发展动力,为实现苏州市 “十三五” 社会经济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资源基础。(二) 主要目标。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坚定不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 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扎紧耕地保护的 “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将良田沃 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布局,促进耕地 资源有效集聚利用,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实现耕地基本农田 化、基本农田高标准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 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
16、体目标,明确主体功能定位, 统筹安排城乡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划定城 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土地开发强度, 积极推进“多规融合”。至 2020 年末生态红线区域不低于全市国 土面积的 38.37%。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落实省节约集约 “双提升”行动 计划,推动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 系,逐步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争创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市。 到 2020 年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3 万公顷,全市单位 GDP 建设用 地占用下降 40%,建设用地供地中存量占比 70%以上,力争达到 80%,建设用地地均 GDP 产出水平提升 55%
17、。 9 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推进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突出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巡查机制,依托全市“三 级土地执法巡查”系统和 “慧眼守土”工程,实现巡查对象全域 化。强化责任追究,构建违法用地预警问责机制。构建规范高效管理新秩序。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法 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供制度和手 段保障。加快法治国土建设,监督各项行政权力依法有序运行, 优化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强国土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 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持续巩固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成果,推动践行“三严三实”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贯彻执行准则
18、和条例,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正风 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两个责任” ,积极营造风清气正 的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治理 “为官不为”, 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我市国土资源“十三五” 发展保驾护航。三、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 )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 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耕地保护 共同责任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耕地保护责任网络体系,层 层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占用 10 耕地补偿制度,按照 “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引导建设不
19、 占或少占耕地。积极探索耕地保护与补偿新机制,严格落实我市 关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补偿相关政策,调动各地保护耕地 和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加强对违法违规占用破坏耕地行为的执法 检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增强全社会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自觉性。规划至 202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 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 有量 (义务量) 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按照国家和省安排,完成我 市城市 (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现划定工作市域全覆盖, 用基本农田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绿色空间,形成对中心城区有效围 合隔离。 同时,将永久基本
20、农田划定成果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调整完善,做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树立保护标识牌。统筹推 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耕地基本农田化、基本农田高标准 化。加强监管分析,利用 “慧眼守土”、国土资源 “一张图”综 合监管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巩固提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实效。(二) 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 整理复垦,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强化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 立项、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把控,加强和农业、水利、环保 等部门的联合,在完成补充耕地数量要求的同时,加强对补充耕 11 地质量的检测评定,数质并举,提升补充耕地整体水平。 同时,
21、加强项目后期管护和长效地力培育,动态监控土地质量,防治面 源污染。积极推进实施全市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复垦 土地质量,使耕地占补平衡由“占一补一”提升到“占优补优”, 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三) 强化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深入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进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因地制宜,做好已整治宕口后续养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巩固、提 高宕口复绿整治效果。做好地质公园建设,着力保护山体资源、 地质遗迹等资源,进一步提高地质公园发展品质,发挥其生态环 境保护、科学普及等
22、作用,显著改善地质环境质量,实现地质环 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管理制度,优化矿山布局。调整 矿业结构,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严格矿山准入,推进资源集 约高效利用,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全市设立禁止开采 区和保护矿区两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划定开采规划区块。四、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一 ) 强化增量建设用地管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开发强度高的地区,逐步减少新 增建设用地规模。从严审核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从严控制 1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探索编制建设用地减 量规划,逐步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实行
23、土地差别供应政策。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 施、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一般项 目用地主要通过存量挖潜保障供应,探索试行新增建设用地负面 清单管理。提高新增用地使用成本。在全市范围逐步完善土地指标的市 场化配置机制,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使用成本,构建新增建设 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盘存配增” 机制,调动地方盘活存量土地的积极性。严格控制项目用地准入。根据国家和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规定,加强土地供应审核,禁止新上过剩 产能行业项目;坚持实行工业项目用地准入投资强度和规划指标 “双控”政策,并从产出效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
24、逐步 建立和完善工业项目的准入标准;严格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 标要求控制供地条件,对超标准建设项目开展节地评价论证, 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二) 加快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加快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低 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7 号 ) ,研究制 定我市实行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意见。全面开展存量建设用地 调查,组织编制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13 编制低效建设用地项目库,对列入项目库的低效建设用地的不同 情形,分类施策,加快再开发进程。通过允许协议方式完善用地 手续、适度扩大分割销售比例等措施鼓励低效利用产业用地实行 扩容升级、转型利用等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市 国土资源 十三 规划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