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前言旅游业既是能够拓展产业、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经济型产业,也是能够拉动就业、增加收入、幸福民生的综合型产业,又是能够降低消耗、美化环境、集约发展的生态型产业,更是能够传承文化、创意创新、重塑价值的文化型产业。旅游业与经济转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文化强国战略密不可分。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是景宁深入实施“中国畲乡,小县名城”战略、加快“神奇畲乡,养生福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景宁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景宁要“在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要从全域旅游战略的高度架构旅游业体系,避免各自为政与
2、碎片化;要从生态文明和旅游富民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要充分发挥“民族和生态”两大优势,积极发展畲族文化总部和旅游融合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旅游产业实力,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加大力度推进景宁由试点县(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域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持续发展改革试点)向示范县转变。特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与依据(一)规划背景1.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为景宁绿色发展明确战略方向景宁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不再唯GDP。发挥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和生态养生旅游,强化生态安全保障是景宁发展的战略选择。结合景宁实际,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
3、景宁“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然选择。2.全民生态意识增强为景宁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加强,政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环境保护,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纲领性文件。2015年4月2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备受瞩目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多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将对我国推进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旅游产业作为无污染的生态环保产业,将成为贯彻“水十条”、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景宁的生态优势使得景宁在转型升级中已处于优势地位。“十三五”期间,景宁应更
4、进一步发挥民族优势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旅游,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3.政策红利为景宁旅游跨越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结构、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继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之后,国务院相继发布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2号),旅游业在国家战略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特别是2015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业发展“515”战略指明了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国家旅游一系列
5、利好政策推动下,景宁旅游必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4.旅游+互联网为景宁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与传统旅游行业融合创新,协同增效,共同创造新的价值。“十三五”旅游规划应适应这一新形势,做好“旅游+互联网”的文章,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配套、旅游营销与推广、旅游产品销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互联网”措施。“旅游+互联网”将会成为推动景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动力,有利于构建全域性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有利于推动旅游企业跨界融合创新,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形象。5.休闲度假时代来临为景宁旅
6、游跨越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随着我国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进,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来说,休闲度假成为游客常态化的生活选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自然山水、人文底蕴等决定了景宁适宜开展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广大老百姓旅游需求与景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的高度吻合性决定了其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发展生态养生系列产品、自驾专项产品、商务休闲产品等,景宁未来完全可以形成旅游消费的新空间。6.政府强力推进为景宁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2013年11月,浙江省委专题研究丽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省委将
7、调整对丽水的考核方式,着重考核生态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2014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明确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重要决定。2014年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在市县(区)两级层面成立旅游委,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已经列入国家重大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这能够有效构建区域间旅游交通通道,2015年获批的省级旅游全域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则是丽水打造“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的重要平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也为景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
8、策支撑。7.高铁时代为景宁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高铁使城市群间人流速度与物流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拉动沿线各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群的区域联系,促使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极大地推动景宁旅游跨越式发展。新金丽温铁路开通,将会与金华、温州等地形成市域一小时的生活经济圈,与杭州、宁波等地形成省域两小时的生活经济圈,与上海和福州等地形成三小时的生活经济圈,不仅能够带来大量客源,而且能够形成目的地集聚经济,改变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景宁仍处在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二)规划依据1.浙江省旅游业十
9、三五发展规划20162.浙江省旅游景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20153.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4.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5)5.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6.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20147.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8.景宁畲族自治县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39.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201210.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纲要201311.景宁县外舍古城概念性规划201312.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城区概念性规划201313.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环敕木山畲族村寨概念性规划201314.景
10、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5.景宁县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201616.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二、景宁旅游十二五总结五年来,景宁相关部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做精旅游产品、做大旅游项目、做强旅游企业、做活旅游市场、做优旅游环境,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大旅游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共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新建或改造提升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1家,省级绿色饭店1家,在建五星级饭店2家,创建四星级饭店1家;实现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0余人。据统计,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达到691.95万
11、人次,同比增长24.35,总收入达到30.65亿元,同比29.08。(一)主要成就1.借力发展创新举措,合力氛围逐步浓厚一是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景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新景区全域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全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关激励政策实施细则,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明确县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2000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3000万元,并根据需要逐年增加。同时,制定景区全域化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业,全力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二是加快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景宁成立了旅游服务标准
12、化、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品质旅游等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开展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创建工作,经省质监局、省旅游局评定,景宁成功列入2012年首批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县项目,并制定31个特色游系列标准。根据畲乡特色游标准细则,选择了景宁优质的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21家涉旅企业作为特色游示范点培育,并于2016年4月通过省级验收通过,成功创建省级景宁畲族特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三是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景宁在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畲族民俗风情的生态休闲旅游内涵、创新旅游品牌营销模式、创建畲乡特色游标准化体系等方面,实施更加惠利的产业发展政策,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认真
13、贯彻落实浙委2012115号关于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并用好用足用活省市旅游局对景宁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旅委工作职能职责、强化协同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景宁旅游业转型升级。2.规划体系日趋完善,项目配套逐步改善景宁先后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目的地规划、景宁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景宁畲乡风情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环敕木山畲族村寨概念性规划、集中式畲文化体验中心规划、千峡湖景宁畲族自治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32020)等20余个重点旅游规划。2015年还开展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围绕旅游产业编
14、制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及“美丽乡村魅力畲寨”系列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整体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一环多极、两沿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山水人文资源,确保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全面树立了“景宁就是一个大景区”的全盘理念。3.品牌宣传推陈出新,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景宁旅游招商引资有新亮点,区域合作有新突破。积极争取省市县联合营销,线路共建共推,整合资源宣传,形成营销合力。一是加强与文成、泰顺、云和、遂昌等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大力推介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线。二是景宁、云和等县联合开通杭州旅游直通车,利用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综合平台功
15、能,形成营销合力。三是主动加强与上海、江苏、温州、金华等长三角目标客源市场重点组团社的合作,借助外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表1 2010-2015年景宁旅游接待统计表年份名称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游客量(万人次)175.5240.02315.05432.82556.45691.95增长率(%)31.2636.7631.2637.3828.5224.35旅游收入(亿元)7.310.0913.0618.2623.7530.65增长率(%)33.1137.3329.439.8230.0329.084.行业管理力度加大,旅游品质逐年提升“十二五”期间,景宁旅游以畲族文化总部、省
16、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县等为抓手,先后出台景宁发展旅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景宁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新景区全域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着力提升旅游智能化服务、数字化管理和旅游电子商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同时,全面推行畲乡特色游标准化实施,严格推行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诚信等级评定标准,完善诚信旅游评价机制和旅游质量监督体系,开展诚信旅游经营户评定;加快建立旅游执法机构,强化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力度,积极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景宁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景宁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次2236.29万人次,实现旅
17、游总收入95.81亿元;建成大漈垟心、大均伏叶等一批农家乐综合体、民宿集聚区,新增床位3000张;创编了千年山哈、山哈女友、和凤凰一起飞、畲娘等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演艺作品。先后荣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中华最佳文化生态旅游胜地”等称号。(二)存在问题在总结景宁旅游“十二五”发展成果基础上,我们也注意到景宁旅游既有重建设轻运营、重项目轻产品、重硬件轻软件、重观光轻体验、重景区轻线路等“五重五轻”的共性问题;特别住的注意的是,景宁旅游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要素体系不够完善。景宁的旅游
18、要素如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的数量并不少,但存在“四个缺乏”:第一、缺乏国家5A级旅游品牌大项目;第二、缺乏体现全域化的旅游精品环线;第三、缺乏多元融合体验旅游精致产品;第四、缺乏养生美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到目前为止,4A级旅游景区只有2家。从酒店来看,景宁四星级酒店目前只有1家,还没有5星级酒店。旅行社等级也不高,以地接为主,亟待提升。2.旅游消费存在“消费低、市场认可度不够高”的突出问题景宁2015年游客人数691.95万,占全省游客量的1.29%;旅游总收入30.65亿,占全省旅游总数的0.43%。一般情况下,旅游总收入的增长应该要略高于人次的增长。2015年景宁县游客人均消费是443元左右
19、,而全省游客人均花费是1334元,全国游客人均消费是976元,景宁的游客人均消费与全国全省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表2 2015年景宁与全省旅游数据比较表景宁浙江占比人次(亿人次)0.0691955.351.29%总收入(亿元)30.657139.140.43%3.旅游项目建设存在“项目小、分布散”的突出问题首先,现在景宁最缺的是旅游大项目,“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目前全省在建的旅游项目有800余个,单体旅游项目投资超过1亿的有450余个。尽管景宁千年山哈宫等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正在建设中。从景区全域化这个角度,景宁还缺少强有力的旅游“引爆点”,还不足以带动景宁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的
20、“面”。其次,景宁的旅游项目分布比较散。存在各自为政和同质化发展的状况。县城范围内的畲族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大型的品牌旅游演艺;周边的畲族乡村特色不够鲜明,畲族文化旅游尚没有和其它旅游资源形成深度的全产业链合作,包括养生保健产品、休闲景区以及旅游商业区等。4旅游投入资金比较缺乏景宁畲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但景宁地处山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景宁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就总体来讲,经济基础仍相对薄弱,用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资金还相当紧张。从宏观上看,政府投入到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
21、保护方面的资金还十分有限,而民间资金又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文化旅游投资的理念,这些都制约景宁旅游的全域化推进和品牌打造。三、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根据丽水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和“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导向,坚持旅游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以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主题,以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为驱动,以特色文化体验为突破口,以“养生美食”为切入点,以旅游融合体为重要载体,以旅游体验产品系统创新为核心,按照全域
22、旅游的要求,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创新,在国家创建标准的基础上,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示范和借鉴。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精准发力,积极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产品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县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景宁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突出特色名城打造,使景宁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二)发展定位本规划着力围绕景宁旅游“中国畲族风情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三大主题定位,积极打造“中国畲乡”畲族风情5A景区,促进景宁旅游跨越式发展。1.打造“中国畲族风情旅游最佳目的地”景宁是浙江畲民的发源地和精华荟萃之地,远在唐代就有畲民从广东迁入,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畲族文化传统,现
23、今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这里形成了悠远而神秘的畲文化,奔放而热情的畲民族,赋予了景宁旅游独特的灵魂和魅力。与此同时,景宁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嫁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与畲族文化一道共同筑就了景宁文化旅游的资源基石,为景宁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业提供强力支撑。景宁作为马仙故里,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将景宁建设为集自然风光游览、高山健康度假、特色文化体验、滨水休闲、高山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中国畲族风情旅游最佳目的地。2.打造畲族文化总部,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积极创建“全国畲族文化总部”,以“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载体项目化、文化成果精
24、品化”为发展主线,以民族文化体验、特色文化创意、畲族风情演艺业、茶文化体验为重点,建设民族特色鲜明的长三角特色文化名县,中国畲族风情旅游目的地,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同时,积极利用景宁“中国畲乡”品牌优势,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两个省级特色小镇,即环敕木山畲族文化体验小镇和外舍畲乡小镇。3.突出生态养生优势,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景宁生态、畲族医药和民族医院等优势,建设以高山农业观光、高山生态养生、高山避暑度假、高山户外运动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突出景宁“生态健康福地”,打造国内一流养生养老旅游目的地,将景宁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优势。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宁畲族自治县 十三 旅游 产业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