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规划.doc
《连云港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规划.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连云港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2021年12月目 录前 言1一、“十三五”取得的成效1二、面临的挑战及机遇2(一)面临的新挑战2(二)面临的新机遇4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三)主要目标6四、主要任务7(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7(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12(三)提升应急救援能力14(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15(五)提升科技支撑能力17(六)提升社会共治能力18五、重点工程项目19(一)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工程19(二)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连云港)基地建设工程20II(三)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工程21(四)智慧应急建设工程22六、保障措施24(一
2、)加强组织领导24(二)加大资金投入24(三)加强评估考核24前 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时期;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成、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后,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中国特色
3、应急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连云港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 2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4、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应急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防范应对与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初步建立有序、顺畅、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上下对应、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完成市、县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制修订并颁布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综合、专项预案演练。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进一步树牢,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防控
5、效能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系统化治理能力明显加强,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分别下降65.8%、78.8%、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4.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57.6%,运营车辆万车死亡率下降86.9%。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完成减灾委成员组成和成员单位职责调整;稳步推进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农村危旧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成5个救灾物
6、资储备库,形成1个市级库4个县区级库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网络;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成效显著,全市基本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群众普及率超过70%;大力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示范社区27个。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应急救援基地高标准建成,基地内已建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灭火救援应急中心、医疗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和重型化工消防站等。培育了同援危险化学品道路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鼓励重点企业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二、面临的挑战及机遇(一)面临的新挑战“十四五”时
7、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及环境的变化、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非常规性、偶然性因素不断增强,各种风险隐患交织并存,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市现有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55家,港口危险货物储量近90万立方米,全市危险化学品罐区储量约700万立方米,根据徐圩新区发展实际,“十四五”时期将突破1000万立方米,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凸显。每日过境外埠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超过4000辆,道路运输行业输入性安全风险较高。交通运输、城镇燃气、海洋渔业和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因素依然突出,道路运输事故占比高,建筑
8、施工仍处于事故高发期,乡镇小微企业、出租厂房等隐蔽性较高的场所工矿商贸事故时有发生。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致使事故成因多样化,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自然灾害风险复杂多样。郯庐地震带纵贯全市西部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全市很大部分区域处于新沂河、新沭河泄洪通道,近年来过境洪水量接连刷新纪录,防汛形势严峻。沿海海岸线211.59公里,海堤144公里,存在风暴潮对海堤造成破坏性影响的风险。全市有36.5万亩山林,森林防灭火任务重、责任大。应急管理基础依然薄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处于完善阶段,应急资源和力量尚未实现有机融合,高效指挥协
9、调机制尚未形成。应急预案质量有待提升,预案之间的衔接与预案演练亟待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缺乏统筹,仓储布局不合理、储备形式单一、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问题突出,物资调拨使用缺乏有效联动和信息化支撑。应急救援力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建设标准缺乏、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演练不足。应急物资、紧急运输、应急通信、科技支撑等保障还不完善,无法满足应对多灾巨灾复杂情景的需要,城市抗风险韧性不足。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仍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整体应急能力偏弱,全社会资源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二)面临的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是连云港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奋力实现连云港新时代“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
10、,也是应急管理着眼“全灾种、大应急”加快转型升级期,这为全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坚实保障。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列入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系列讲话,尤其是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良好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11、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为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保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步伐加快,有利于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化、城乡一体化的更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安全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完善,防灾减灾抗灾基础不断夯实,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安全发展韧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智能化为主导,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进入广泛渗透融合、加速推进实施的新阶段,将对提升重大灾害事故预测预警和防范处置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安全需求快速增长提供了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
12、民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对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应急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进一步深化,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灾害事故防御水平,增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为主线,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
13、系和能力现代化,为连云港新时代“后发先至”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引领。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坚持预防为主、系统治理。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灾害事故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强化韧性城市建设。坚持依
14、法管理、社会共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应急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加快应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步伐。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大力弘扬应急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积极构建多方共治、责任共担、安全共享的治理格局。(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发展城市;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和能力
15、建设核心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规划目标指标性质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降幅15%约束性2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降幅15%约束性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幅35%约束性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幅20%约束性5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0.5%预期性6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0.5预期性7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5000预期性四、主要任务(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1.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领导,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完善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立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市、县二级应急指
16、挥体系,强化镇街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做强做实镇街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会商会办职能,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整合应急资源,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强化党委政府责任,积极贯彻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实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构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要求,明晰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实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
17、项20项清单,压实企业第一责任人、全员岗位、安全防控、基础管理和应急处置等责任。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落实涉灾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整合优化应急管理系统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量。不断完善市、县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厘清执法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执法范围和执法重点。理顺新领域、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界定行业主管部门,厘清综合监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填补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空白。2.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
18、抗震救灾等专项指挥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按照应急管理部门“综合防、突出救”和各相关部门“专业防、支持救”的思路,强化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委),应急部门统筹协调,综合救援队伍主战”的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机制,推动各有关部门与应急指挥部的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建立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确保上下贯通、横向衔接、区域联动、运行顺畅。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制度,提升报送质效。健全会商研判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综合会商研判机制,加强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风险识别、应急能力评估。实现应
19、急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准确预测灾害灾情,提前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规律以及情势变化,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实现基于气象信息与防灾减灾基础信息结合的气象灾害风险快速研判、制作、发布、防御、评估标准化。健全应急协同机制。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灾害事故处置应对的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在事故预防、灾害防治、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恢复重建、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健全跨区域应急协同机制,加强与徐州、宿迁、淮安、盐城等周边城市的沟通协调,以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为核心,建立健全由点到面辐射全市乃至苏北、鲁西南等地区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推进重大风险联防联控
20、和重大灾难联合救援处置。健全应急救援军地协同机制,加强与驻连解放军、武警部队、红十字会、民航、铁路等单位的应急联动。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建立以乡镇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常态化应急救援队伍,培育引导社会自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救援。提升社会资源整合力度,明晰政企合作的权责体系。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建立健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等因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健全调查评估机制。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完善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整改措施落实等的评估机制。加强灾害统计分析,全面推动自然灾害原因及损失情况调查,建立灾害防治、应急响应、处置情
21、况评估机制,精准施策增强灾害防控能力。3.强化应急管理法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统一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开展分类分级执法,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执法保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把执法人员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等准入门槛,持续推进“三位一体”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建立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
22、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不少于2周的复训。制定和落实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和标准导则,落实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配齐现场监督检测、信息化、调查取证分析、移动执法终端及个人安全防护等装备,改善执法工作条件。加大普法力度。持续加大社会普法力度,建立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着力打造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应急法治宣传新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展“智慧普法”,依托网站和政务平台,推动应急管理系统普法网络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4.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完善预案管理制度。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
23、边、纵向到底、衔接有序、管理规范、注重实效的应急预案体系。持续优化各级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加强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估,强化各类各层级应急预案衔接融通,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可操作性。推广以情景构建方法为基础的预案制修订工作方法,加强巨灾大险、多灾并发情景下的应急预案处置。加强应急演练与评估。指导协调各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无脚本“双盲”演练等形式,强化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综合应急演练,持续推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提升实战能力。加强演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和完善预案,实现预案的动态优化和闭环管理。提升预案智能化水平。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云港市 十四 应急 管理体系 能力 建设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