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和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和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云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的目标任务,根据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部署要求,结合云和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教育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云和县委、县政府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全面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化水平持续提升,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58%,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7
2、-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高中教育入学率达98.5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4%。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全县教育财政投入共计20.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37%。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县新建、改扩建教育类项目13个,共投入教育基础建设专项资金5.53亿元,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约0.78亿元,智慧校园达标比例为77%,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所、足球特色学校3所,省级“绿色学校”7所,各级健康促进学校10所,各级文明校园18所。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普通高中本科上线率达78%、总上线率达100%,职业高中单招单考总上线率达1
3、00%。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全县共有骨干教师212名,占教师总数17.2%。表1“十三五”教育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序号指标“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完成情况1学前三年入园率(%)99.098.582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95.01003小学教育入学率(%)1001004小学教育巩固率(%)1001005初中教育入学率(%)1001006初中教育巩固率(%)1001007高中教育入学率(%)9898.5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649职业教育就业率(%)9999.410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率(%)10010011义务教育教师本科比例(%)808412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2
4、031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9090.514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10010015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10010016计算机生机比4:13.12:117交互式电子白板班套比1:11:118生均图书拥有量(册)353719教育经费投入(亿元/年)3.94.04(二)“十四五”教育发展环境分析1.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五年,也是云和县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的关键五年。内外部环境为云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政策环境激发了教育改革发展
5、新动力。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随后,省、市、县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围绕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关键问题,树立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鲜明政策导向。“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对教育教学评价导向、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管理水平等提出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倒逼教育改革进一步加速提质。二是区域定位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指引下,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扶持政策为加快云和教育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6、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站在改革发展新起点上,云和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到2022年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到2023年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目标任务,为云和县“十四五”期间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描绘了明晰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三是教育实践奠定了改革再出发的新基础。“小县大城”战略实施20周年,“同城同待遇”等教育改革成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十三五”期间,云和教育砥砺奋进,教育基础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保障、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培养、美丽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再上新台阶,推进了各学段协调发展,实现了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素质
7、、教育公平程度的全面提升,为“十四五”云和教育的提质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主要挑战“十四五”期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高速演变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外部格局对云和教育造成了诸多挑战。随着云和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云和县作为加快发展地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短板问题明显,如何在新发展阶段抓住关键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把握提质路径是摆在当前的一大课题。(1)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基础短板。对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指标以及教育现代化要求,云和县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依旧明显。县域内学前教育空间布局不尽
8、合理、公办园招生覆盖面偏低;义务教育城区学位紧缺,部分学校生均运动场馆面积不足,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的面积低于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要求;高中阶段现有学位数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及教育现代化需求。(2)教师队伍管理诸多难题未解决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关键短板。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教师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紧缺,名优骨干教师偏少、管理人才紧缺。现有人事管理改革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仍不够明显,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制度障碍有待破解,非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尚未跟进。“双减”背景下,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亟待提升。(3)教育提质行动没有走深走实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核
9、心短板。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有待优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不够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教育要求融入性不够,思政课落实存在短板,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有待健全。小初高有效衔接体制机制还需完善,教学常规“五环节”管理仍需加强,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崛起”任务艰巨,任重道远。(4)教育治理引领作用不明显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又一主要短板。教育治理内外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待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优化。教育党建、清廉学校建设、教育领域四风问题、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有偿家教整治的举措和力度仍需加
10、强。教育大数据“智治”体系建设仍需深化,教育信息化服务数字浙江、服务教育现代化的能力有待提升。教育督导方式较为单一,订单式、靶向式督导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中心,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1.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充分汲取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
11、、基层经验,积极鼓励基层学校、机关各科室、各下属事业单位结合具体情况,解放思想,创建特色,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广大校长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2.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相结合。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多样化教育的需求。3.整体推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系统设计,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全局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提质行动,坚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局部突破,创新发展,实现云和教育的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4.基础建设与内
12、涵发展相结合。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提高教育硬件设施标准化、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助推教育现代化。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聚焦办学模式、课程改革、教学改进、队伍建设、特色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打造富有云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品牌。(三)总体目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师生,惠及每一个家庭,辐射每一片社区。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达到80以上,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80%以上,省现代化学校比例达到30%,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于2025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至2025年,公办
13、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省一级、二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100%,“云和木玩”游戏影响力不断扩大,力争创成全国游戏教育示范区。义务教育,所有初中学校达到市初中强校创建标准,小学、初中校际优质均衡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28、0.17。高中教育,实施云和中学“县中崛起”工程,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初高中一体化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全面建成,高考竞争力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推动职技校“双高”创建工程,建设职业体验(研学)中心、云和木玩产业学院和云和技工学校,创成省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表2“十四五”云和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
14、标2020年2025年普及指标普及指标学前三年入园率(%)98.5899小学、初中教育入学率、巩固率(%)100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98.3698.8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98.139915年教育普及率(%)98.2298.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470适龄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学前段100100义务段100100高中段87.590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年)14.1315.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110.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35.5860省一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87.269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100100幼儿教师持证率(%)
15、100100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100100义务教育校际优质均衡差异系数小学段0.2970.28初中段0.1710.17保障指标保障指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5.415教育技术装备生均投入值(元)1901.234000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率(%)77100骨干教师比例(含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校长、名校长)(%)1520区域名师比例(含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名家、教育管理名家)(%)0.30.8学校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的比例(%)初中1.48普高3.820中职2.320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90.590.5质量指标省现
16、代化学校比例(%)630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76.385高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含双一流高校)(%)2.23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占比()1.72全市木玩游戏试点园覆盖率(%)42.0310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3.4148.25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53.8655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22.241三、主要任务(一)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借助教
17、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丰富家校共育新机制。加强“365德育品牌”建设,实施德育工作“一校一案”机制,突出德育时效性、针对性。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清廉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浙西南革命精神浙江绿谷乡土云和等地方德育课程,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创建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基地。至2025年,实现社区家长学校全覆盖,并成立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18、。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完善监测和督导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双减”工作,拓展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服务的内容和途径、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3.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开展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培育一批劳动教育实验校和实践项目,建立学校特色劳
19、动项目库,建设一批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学生“技术操作”达标率达到95%以上。4.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至2025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劳及心理健康课程,对挤占课程的学校及个人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建立学校特色体育、特色美育项目库,培育一批体育、美育特色学校,实现中小学生运动技能达标率达到90%以上,学生“艺术特长”达标率达到95%以上。搭建素质教育展示平台,推进“五大联赛一会一操”及“童话之春”“童话之秋”系列活动,形成区域体艺特色。做好近视率防控工作,青少年近视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开展生命与健康教育行
20、动,加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室建设,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专栏:数字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协作,整合学校与家庭教育资源,梳理各项家校共育工作内容,创建家长学校,开展“千师访万家”“家长进校园”和亲子活动。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开展数字家长学校建设,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到2025年,全县80%学校建成市级数字家长学校。专栏:研学实践基地培育工程成立县级研学领导小组,组建研学咨询委员会,制定中小学研学旅行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一套保障政策,建立一套课程体系,组建一支专业指导队伍。强化研学资源的挖掘整合利用
21、,架构“老云和寻根之旅”“新童话创新之旅”“真山水生态之旅”研学路线,打造和实施具有县域特色的精品研学课程。加强童话小镇木玩基地建设,提高云和木玩研学质量和知名度;整合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作用。力争创建省级研学实践基地1个、市级研学实践营地3个、市级研学实践基地5个、市级社会实践基地10个。(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1.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合国家“三孩”政策以及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等实施带来的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根据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出台云和县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方案(2021-2025年),有效破
22、解资源紧缺问题。保证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保持在100。2.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十四五”期间,谋划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4.05亿元,新增学位5400个,较“十三五”翻一番。学前教育计划投资4.51亿元,建设项目7个,新增幼儿学位2160个;义务教育计划投资7.82亿元,建设项目9个,合计新增小学学位1440个、初中学位960个;高中教育,计划投资1.72亿元,建设项目3个,新增高中学位840个。3.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到2025年,全县省现代化学校比例达30%,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80%以上
23、,努力让全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专栏:公办园资源提速工程2021-2022年,新城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6个班学位共180个,投资额0.151亿元;大坪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12个班学位共360个,投资额0.657亿元。2023-2025年,谋划建设中国幼教创意园(12个班学位360个)、小徐区块配套幼儿园(12个班学位360个)、大庆寺区块配套幼儿园(9个班学位270个)、白水区块配套幼儿园(12个班学位360个)、南门区块配套幼儿园(9个班学位270个),投资额3.7亿元。专栏:义务教育资源补短工程2021年,古坊小学学生食堂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投资额0.047亿元。20
24、22年,实验小学分校工程、云和第三中学宿舍及功能教室改建工程、崇头镇中心小学功能教室及学生宿舍新建工程投入使用,新增小学学位1440个,谋划建设云和县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一期)等,总投资额2.562亿元。2023年,谋划建设云和县第四中学工程等项目,新增初中学位960个,投资额2.7亿元。专栏:高中教育资源提档工程2021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田径场改造提升工程投入使用,投资额0.056亿。2022年,开工建设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馆改造工程、云和中学田径场及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投资额0.14亿。2023年,谋划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中心二期工程等项目,新增高中学位840个,投资额1.5
25、2亿。(三)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师德专题教育“三大工程”。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开展教育领域反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健全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的首要条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2.全面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合理有效配
26、置。探索建立后备教师储备库和非编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着力解决民办学校公派教师编制管理问题以及劳动合同制教师待遇问题。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制定出台校长(园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优绩优酬、多劳多得”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月度年度考核奖励实施方案、绩效奖励二次分配方案,调动校长和教师积极性。推进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推进教师“积分制”管理,提高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推进教师自主评聘改革,扩大教师职称自主评聘覆盖面,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3.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完善中小学教师引进和招聘制度,落实人才津贴制度,畅通教育人才引进通道,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云
27、和工作。深化名校长、名教师“双名”培育工程,健全理论、实践双导师培养机制,用好山区26县扶持政策,提升校长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质量。着力构建教师成长通道,全力推进教师全员进阶计划。积极推进小学全科教师、初中紧缺学科教师、高中复合型教师的全日制本科以及研究生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完善教师全员培训方式,建立县、校、组三个层级的线上教师发展平台,落实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和培养课程,探索学科教研纵向到底的教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管理新机制。专栏: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云和县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办法,规范县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推进“绿谷名教师”全员进阶计划,落实青年教师成长行动
28、,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借智发展培训”等载体,培养骨干教师280名左右(含县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校长、名校长)。骨干教师比例达20%以上,实现每校每百名学生至少拥有1名骨干教师。专栏: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出台云和县中小学幼儿园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云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通过双招双引、教师在职学历提升等途径,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至2025年,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本科率分别达到70%、86%、98%、100%,全县初中、普高、中职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20、20,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5。(四)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
29、改革1.实施“教育魔方”工程。围绕“1个数据仓、1张图、3个业务平台、X种应用场景”,构建“云和县教育数据应用管理中心”。以教育数据仓为基座,梳理教育治理业务图谱,着力构建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教育数据3大教育治理核心业务体系,实现以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数据,以教育数据支撑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聚合省、市、县优质应用,构建集数据采集、治理、服务于一体的教育数据应用服务体系,促进教育数据共享和开放,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和服务能力。构建以“浙教钉”为基础框架的数据应用中台,推进政务网和教育专网的互联互通,优化“浙里办”办事服务,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促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2.全
30、面开展教育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部署;继续开展教育网络核心设备万兆升级,构建县级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平台。深入开展新型教学空间的建设和应用,以标准化、智能化为原则,改进中小学普通教室,全面建设符合深化课程改革和走班教学需求的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校园骨干网带宽万兆率、交互式智慧多媒体覆盖率、新型教学空间覆盖率、学情分析系统覆盖率、智能灯光覆盖率、同步课堂覆盖率均达到100,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3.深化区域整体推进智慧教育工作。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31、以“之江汇”教育广场为枢纽,构建体系完备、资源丰富、服务精准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满足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在线教育发展。完善以精准教学和学情分析为支撑的智慧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与研究的改革创新。围绕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互联网+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打造云和教育信息化的特色和品牌。深化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建设,发展人工智能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各级各类学校
32、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继续推进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深入开展智慧校园建设,2021年力争通过省区域整体推进智慧教育试点县评估。专栏:智慧校园建设围绕智慧环境建设、智慧教学推进、智慧治理建设、信息素养提升、特色成果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等方面,深入开展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市级智慧校园优质校6所、智慧校园示范校5所。专栏:教育智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域数字教育治理管理机构和机制。以“云和县教育数据应用管理中心”为基础,
33、梳理完善教育治理业务图谱,打造教育应用综合一体化平台,面向学校、政府和社会公众开放。建设多跨场景应用,进一步开发“家校共育”场景,构建“三图一键一朵云”五大子场景:学区学位一张图、疫情防控一张图、学生成长画像一张图、在线服务一键办、数字家校一朵云,推进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合作共育时代新人,构建数智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五)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1.实现学前教育全面普及普惠。优化幼儿园网点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做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五同步”,推行多形式、多元化办园,推进民办幼儿园分类登记管理,积极探索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的途径,努力提高公办园招生覆盖面。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学前教育条
34、例,实施学前教育第四轮行动计划,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建立与普及普惠要求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到2025年,确保县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以上,确保劳动合同制教师、非编教师待遇符合省定要求。2.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科学保教,规范园所管理,持续提升各园保教质量和办园品质。通过集团化办园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学前教育集团化覆盖面达到100%,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达到城区平均水平。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在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和新建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
35、班。3.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幼儿在园生活和游戏为改革切入点,持续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努力构建和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适宜性为导向的幼儿园课程。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实施,深化课程评价,提高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借助丽水市“云和木玩游戏教育”研究发展联盟和高校、专家力量,进一步推进“云和木玩”游戏幼教课程品牌化建设,提高“云和木玩”游戏课程研究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专栏:推进学前教育第四轮行动计划2025年,建成优质普惠、布局合理、便捷多元、公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办园覆盖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等级园覆盖面达到100%,省一级
36、、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90%以上,力争新创现代化幼儿园2所。专栏:“云和木玩”游戏课程提档工程深入推进与高校的合作,持续开展“云和木玩”相关课题的研究;出版“小木玩、大世界”“云和木玩”游戏指导用书,制定幼儿园“云和木玩”配备指南;深化对“云和木玩”游戏体系建构及实践范式的研究,探索提炼“云和木玩”游戏主要特征,建立“云和木玩”游戏的理论主张,建构“云和木玩”游戏的操作体系,形成“云和木玩”游戏的实践范式,争创省级以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至2025年,全市“云和木玩”游戏幼儿园覆盖面达到100%,把云和打造成全国游戏教育示范区。(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
37、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确保2022年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农村教育振兴计划,加快缩小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促使小学、初中校际优质均衡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28、0.17。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继续开展“城乡携手、同步课堂”工作,促进城乡课堂同质同步发展。关心关爱特殊教育群体,促进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健康成长。2.深化教育管理创新。积极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要求。持续推进小学“强基”工程,开展小学阅读教育,实现书香校园全覆盖。深入实施初中“壮腰”工程,积极推进初中强校建设。
38、加强创新型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探索“引智办学”新机制,促进县域公办学校与长三角名优团队合作办学,着力提高公办初中办学水平。深化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改革,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促进公民办学校协同优质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开发学科类、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劳动实践类等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五育融合”。推进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从教、学、研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云和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云和县中小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指导意见,推动教学常规、学习常规和教研常规的精细化。落实“双减”政策,在“高效课堂”基础上,持
39、续激发课程生态活力,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升级,推进作业研究和改革,提升“有效作业”管理成效,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专栏: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计划继续实施云和县教育提质行动计划(2019-2024年),全面开展区域教育结构型质量监测,小学实施“强基”工程,全县小学整体办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其中县实验小学、江滨实验小学、文元育英小学学科教学质量、学生人文科技素养达到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水平,其他小学分别达到全市同类学校中等水平。初中实施“壮腰”工程,建立“一校一策”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文元育英中学、云和二中达到全市同类学校前三分之一,云和三中达到全市同类学校中等水平,梅源中学达到
40、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文元育英中学、云和二中、云和三中培育成为市级强校,梅源中学培育成为省市农村课程改革示范校,实现初中优质资源全覆盖。专栏: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整体推进全科阅读,突出语文教学的海量阅读和基础知识点的积累,确立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实施阅读量基本标准。开展阅读教学研究,举办阅读教育竞赛活动,探索建立校园阅读和写作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开展书香校园评选,发掘和表彰一批阅读教育典型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推进全科阅读,“书香校园”建设率达到100%。专栏:紧密型教共体建设充分整合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以
41、城带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建立“共研、共享、共创”的集团化办学机制,健全集团考核机制,构建紧密型教共体,缩小城乡办学差距。进一步落实城区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相关政策,鼓励城区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职、任教、支教,每个集团总校每学年赴农村学校交流教师不少于2人,切实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七)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1.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突出综合类、体艺类办学特色,围绕体育(篮球、健美操、田径等)、艺术(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等)、综合(开设普职融通班、日语班、文元创新班、社团建设等)发展路径,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凝练办学特色,形成以特色办学撬动学校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转型的
42、高中特色发展新态势,打造现代化特色高中名校。2.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县中崛起”工程,利用山区26县相关扶持政策,引进长三角名校与云和中学合作办学,激发办学活力。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进“适性教育”,深化“适学课堂”改革,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生涯发展指导、“适学课堂”改革三大重点项目,全面构建适性、适学的优质德育体系和课堂模式,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通不同教育阶段的壁垒,积极探索初高中教育一体化建设,建立初高中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借助云和中学师资和社会
43、资源,根据我县教育实际,建设体艺类、科技类、学科类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型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整合教育资源、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学科建设,持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云和中学特色化办学奠定扎实基础,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实现高中教育质量新突破。专栏:“适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教学,将“适性教育”理念落到课堂,以“刚性要求、柔性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底线+创造”为实施策略,开展“三环五学”的“适学课堂”改革,促进师生发展,助推课堂教学提质,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适学课堂”教学模式。(八)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1.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深入推进“双高”建设工程。坚持育训并举并重,整合职业学校专业
44、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和多元社会培训,为地方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提供服务。到2025年,创成省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建设职业体验(研学)中心。2.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实施“双主体三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化五育”育人体系,创建“三全育人”典型学校。深化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实施“百名大师、千名高徒”结对工程,助推政企校共育现代“云和师傅”。全面提升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拓宽中职学生升学渠道,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比例达85%以上。3.加速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足区域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元”协同
45、育人。创建省级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共建“文旅融合共同体”,培育省级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项目。创建“云和木玩产业学院”和“云和技工学校”,强化产业工人培育。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推进技术改革创新,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助力。专栏:“双高”建设工程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把握“双高”建设形势要求,按建设方案全力推进云和职技校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深入建设木玩设计与制作和电气技术应用两个高水平专业,积极谋划推进产教融合二期工程,打造职业教育质量高地、创新高地和融合高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九)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补齐适合不
46、同学段特殊学生学习教育的学科教室和功能教室,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配齐专业教师,建立健全“送教上门”活动机制,努力为各类特殊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服务。加强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创设各级各类普通学校融合环境。实现“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全面普及,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整合现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云和分校和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分银行等机构,以及其他教育资源,组建浙江开放大学云和学院,促进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扩大区域终身教育服务覆盖面。提升云和县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协调、咨询与指导功能,推进“互联
47、网+”服务,助力终身教育发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强终身教育师资配备,增加专职教师数量,扩大兼职教师储备量,提升各类终身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化水平,服务本县全民终身学习。专栏:终身教育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机构,重点加强乡、村两级的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建成1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学校(学习中心)。遴选10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遴选10个优质学习团队,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十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1.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加强党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承担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大力推进清廉教育和清廉学校建设,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2.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准确把握现代化教育督导评估政策,健全督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