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
《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依据浙江省质量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质量强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十一五”时期质量建设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质量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提升质量工作意识,建立质量工作机制,完善质量工作体系,加强实体质量建设,质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一)质量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省级定期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十一五”末达到93.59%,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在99左右,总体质量水平居全省前列。工程质量屡创佳绩,累计获上海白玉兰杯、浙江钱江杯等省、部级优质工程奖8项、鲁班奖1项,施工安全继续保持平稳态势,30个工地获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总额1070 亿元,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完成COD消减比例15.1%、二氧化硫削减比例15%,超额完成国家减排
3、任务。(二)质量竞争实力逐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品牌发展成果明显,全市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浙江名牌产品37个(其中区域名牌产品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61 件、舟山名牌产品85个,已培育4家市政府质量奖企业、9家县(区)政府质量奖企业,一个以国家级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骨干、市级品牌为梯队的品牌集群已经形成。标准化引领产业作用明显,12家企业参与36项省以上标准制修订,其中6家企业为13项国家、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组织有关行业制订联盟标准11项;建成1个省级专业标技委,10家企业获省标准创新型企业称号,253 个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国外先
4、进标准,采标率达到80.3 %。农业标准化成效显著,已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8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2个,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1.7万亩,推广实施率达21%,全市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接轨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三)质量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以来,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先进临港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舟山市建筑节能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
5、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提升舟山工业经济整体质量水平意见(2006-2008年)的通知舟山市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舟山名牌产品认定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舟山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在税收、土地征用、金融、技术等方面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了产品领域、工程领域、服务领域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四)质量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产品质量领域逐步建立了“以主体责任为核心、以区域
6、监管为基础、以信用评价为引导、以综合监管为推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市共实施省、市、县三级产品监督抽查3200余批次,食品质量安全监测1600批次,查处不合格产品企业370家;完成对16345家“十小”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达标率99.65%;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和特种设备责任事故。工程质量领域,强化建筑市场准入清出管理机制,实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建立健全了质量监督差别化管理制度。服务质量领域,大力开展行行推标准活动,提高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服务业指导督查机制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服务业相关法律监管机制。环境质量领域,实施
7、“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持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质量问题。(五)质量技术保障平台逐步构建。“十一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实验室面积达到4550平方米,检测装备资产总量达到4000万元,新建立了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省船舶基础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微特电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基本形成了以海洋食品检测、船舶工程检测、临港石油大容量检定和民生计量、能源重化工检测为重点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海洋食品和船舶检测能力分别达到796项、654项产品和参数。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已具备十大类共
8、计222项326个参数的监测能力,各级环境监测站共投入近2000万元购置新增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原子吸收仪等大型先进监测仪器设备。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测试中心已具备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市政(道路)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设工程结构检测(实体检测)、建设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七项专项检测能力,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建设工程实体检测。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质量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在整合资源、构建质量强市工作新机制、形成强大的政策支撑上尚有薄弱环节;企业对科
9、研投入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高尖端产品较少,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与国内领先企业和国际大型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高,总体质量管理水平较低,质量技术保证能力不强;社会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工作队伍、质量工作手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进入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质量强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
10、素;从国内看,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合作与竞争呈现新的局面;从市内看,随着我市人均GDP进入由8500美元向15000美元跨越的新阶段,经济结构进入加快调整期,以公共品需求为主的民生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更为迫切。建设质量强市,增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是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制约,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问题,加快产业升级,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 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改善民生
11、,提高生活品质,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质量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具有舟山特色的质量强市之路。二、质量强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心任务,突出“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市”工作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宏观着眼、实体入手,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努力增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质量,不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民
12、生为本,安全第一。把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质量惠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强市建设的首要任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坚持企业为基,诚信至上。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走质量强企、质量强业之路;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推进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强自律,完善质量诚信制度,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3、坚持实体入手,重点突出。着眼于提升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努力创新四大实体质量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
13、4、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从全市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质量建设,并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区域统筹、行业统筹,有重点、有计划地推动各地质量建设的特色性和协调性发展。(三)主要目标。通过建设质量强市,不断促使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迈上新台阶,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到2015年,全市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诚信环境明显好转,质量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总体质量达到国内、省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1、产品质量目标。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力争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地产食品、药品和农产品
14、分别达到94%、95%和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85%以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持证率达到40%以上。全市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机械加工等主导产业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2、工程质量目标。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低碳绿色建筑项目;推广应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交验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标准率达到50%以上。3、服务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
15、业和海洋旅游、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20个以上,建立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5个以上,培育1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品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名牌、老字号等),全市取得质量管理资格认证服务企业达到10家以上,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4、环境质量目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城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噪声得到有效控制;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
16、水平全省领先。专栏1: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主要指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力争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85%以上,块状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3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依托块状经济规划和产业集群分布,建成船舶修造、海洋生物与海产品深加工两个新兴现代产业集群或重点扶持行业的出口产品示范区。工程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推进建筑节能
17、示范工程,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建筑用能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旅游、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建设20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培育10个以上浙江服务名牌。建立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个,推进300家服务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要求。城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噪声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舟山市 质量 建设 十二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