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前 言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民族特色鲜明,是别具风情的“诗画畲乡”,被誉为“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十三五”期间,景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势不能丢”“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等重要指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立足“诗画畲乡和美景宁”的县域定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治水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前
2、列。进入“十四五”新征程,景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景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快构建生态保护现代化监管体系,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生态环境高效能治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景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调整和促进作用,奋力推动景宁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十三五”期间,景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4.76亿
3、元,年均增速7.4%,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前列,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完成。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达6.7万元,位于全市中等水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735元和2162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3。全县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加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提升。一、取得的成效(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景宁扎实开展省级大花园
4、典型示范县建设,在全省大花园建设中着力打造“民族风情特色园”,积极推动“景区城”创建,同步推进省级低碳试点县建设,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实现市级以上生态村100%全覆盖。景宁推进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三者有机融合,“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民族风情特色大花园格局逐渐形成。2020年,景宁由浙江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培育单位提升为浙江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同时获评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优秀,并创成“美丽乡村先进县”“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浙江省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等。入列国家级传统村落55个,打造省级历史文化
5、古村落41个,创成“云寿线”“白大线”“溪杉线”等3条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丽水山耕+景宁600+X”母子品牌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品牌销售额达18.62亿元,成为景宁农旅有机融合、农耕有效保护的典型模式。大均乡、东坑镇成为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建设单位,大均乡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的乡镇。景宁率先在全国探索生态增量奖励付费机制,并率先在全国推行民宿“生态价”,创新性地将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安全的土壤、良好的生态、整洁的人居等优质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纳入定价范围,构建起“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机制。景宁健全县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龙潭桥水库
6、县城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龙潭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村级考核补助细则及龙潭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水源地公益林建设考核办法,设立了县城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和专账核算。(二)生态环境治理常抓不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等景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为实现“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治理局面提供有力保障。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县、乡镇两级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制度,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列入人大审议议程,接受人民监督。景宁严格实施项目准入、积极推
7、动能源结构调整,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稳定,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十三五”末,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同比“十二五”末削减9%、4.2%、41.7%、38.7%,细颗粒物(PM2.5)均值由2015年的31g/m下降到20g/m,全年空气优良率上升至100%。全县、类水质占98%以上,县域16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出境交接断面、类水体占比达到100%;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以及主要湖泊如千峡湖、上标水库、英川水库、白鹤水库等水质均达到优良等级。景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逐步完善,创成“浙江畲乡草鱼塘国
8、家森林公园”,扎实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创建,已建起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7处,总面积221.51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42%。表1 “十三五”环境保护指标指标性质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目标值完成情况约束性指标环境质量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2细颗粒物(PM2.5)浓度(g/m3)30203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7100总量控制4“十三五”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完成重金属5“十三五”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完成预期性指标环境质量6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007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9、1008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总体有所提升完成9废旧放射源收贮率(%)100100污染防治10县以上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8597.811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100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1001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10010014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10010016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和处置率(%)10010017县城道路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10010018秸秆综合利用率(%)9595.1819农业氮肥施用总量下降率(%)4120化学农药施用总量下降率(%)54
10、.3生态建设21省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比率(%)5010022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EI)9087.3(三)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水平逐步提高按照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四年行动方案(2019-2022年),逐步推进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扩大监测网络向农村延伸,新建乡镇空气站、清新站5个,新建乡镇水质自动站4个。建设“生态云”高空瞭望监控体系,不断推进全县高空瞭望监控建设工作,全面整合秸秆禁烧、森林防火、平安城市建设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完善重点企业在线监控,定期对已安装监控的企业监控点位开展联网及运行检查,全面监管企业污染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持续深入开展
11、专项治理,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积极开展“聚力赋能增色提效八百攻坚行动”,对全县涉水、气、土、废、声、辐射等污染隐患开展排查,实施分类整治,排查出隐患问题152个,推动形成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力度,推行“约谈机制”“移动执法”,构建生态环境执法威慑体系。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治水联盟,开展“风雷”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污水处理能力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业废气治理和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等执法检查。完成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城北片区的零直排小区提升改造,完成工业110区块等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全面开展相关涉水企业摸底排查工作。(四)公众生态意识显著增强,社会参与程度不
12、断提高利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生态日、丽水生态文明日重要纪念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宣传贯彻到社区、学校、村庄、企业等,营造“社会高度重视、人人积极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推进生态环境体验教育,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样品分析流程,扩大信息公开,充分引导公众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公众监督和参与机制,公众关注和支持身边的环境污染治理、爱护环境和自然的行为更加自觉。深化“河长制”,鼓励公众争当“民间河湖长”,开展爱水、护河(湖)志愿活动,让公众积极参与管河护水工作,营造出良好社
13、会舆论氛围。毛垟乡建立“环保存折”制度,村民们收集河道垃圾后通过“环保存折”攒积分换奖品,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存在的问题“十三五”以来,景宁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仍需进一步协同景宁以生态立县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开发协调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景宁在协同推进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协同较快增长”和“高效双向转化”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景宁60
14、0”品牌逐渐打响,但生态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优质生态产品的价值在市场和价格上还未得到充分反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仍然狭窄,生态资源产品化、产业化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此外,景宁在谋划培育以“科技驱动、数字赋能”为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存在不足。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推动高水平的两山转化”为特征的“景宁特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与设施水平仍需进一步改善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更高、更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加迫切,尽管景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人民群众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执法、
15、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确保生态安全的需求明显增加,与执法监管力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需进一步提升景宁的环境风险管控、预测预警和应急等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设施水平、完善生态环境现代化监测网络、加强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能力提升,推动实现景宁生态环境高质量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三)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安全屏障仍需进一步巩固随着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片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景宁成为丽水市拥有自然保护地类型最多的区(市)县,景宁的生态屏障功能和地位更加突出。作为县域面积较大、人口相对较少且集中的山区县,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对生态系统造
16、成潜在影响。近年来,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高山湿地保护区,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情况。此外,景宁周围区县松材线虫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境内的外来入侵生物多有发现,对景宁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安全保障构成一定威胁,需继续加强森林、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景宁各类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加快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维护自然保护区域的完整性,巩固生态安全保障,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三、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期间,景宁将迈向“美丽景宁”建设新阶段,推
17、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景宁将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加大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陆海统筹,升级山海协作工程,挖掘海域和山区两翼的潜力优势,支持一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和实力,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全面实施,为景宁融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提供重要机遇。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进一
18、步明确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及多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念好新时代山海经”“以更大决心、齐心协力、超常规举措推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的发展新格局,开启山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征程”。四是丽水积极推进“五区”建设,将打造中国碳中和先行区,景宁作为丽水市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特色发展示范区,将大力开展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实现碳汇产品价值,创成县、乡镇、村等多层级“零碳”试点示范,为统
19、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推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景宁高水平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力。景宁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重大转变,下一步,景宁将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景宁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中更优”,确保景宁生态本底不褪色、生态品质不降级。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力。景宁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生态环境高效能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生态系统整体性
20、和流域系统性方面,强化森林、湖泊、河流、农田等协同保护与治理。凸显生态环境推动力。景宁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调整和促进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转型。探索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产业形态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催化机制和构成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高质量转换更加通畅。培育生态环境引领力。借助丽水市“五区”“一带三区”建设契机,景宁将在全国率先实现碳中和,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样本和经验。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中,推动景宁精于算生态账、善于算绿色账,以生态环境产业引领景宁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120个自治
21、县(旗)中保持前列。综合判断,景宁在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好中更优”方面有优势,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景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调整和促进作用方面有潜力,在推动景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有后劲。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生态立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22、代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以生态环境治理引领乡村振兴、城乡繁荣、共同富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协调进步,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资源群组合优化,为“诗画畲乡和美景宁”构建提供牢固的安全屏障和优质的生态资源。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护航绿色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和引领的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
23、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立足特色,推动价值转化。充分发挥景宁“生态”“民族”两大特色优势,用足用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村落等各类优势资源和特色要素。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特色发展示范区、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战略契机,加快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提升监管能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监管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加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数字化进程,推进非现场监管、大数据监管、无人机监管等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中的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强肌肉、壮骨骼”,实现“发现即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宁畲族自治县 生态环境 保护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