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海洋经济综 合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根据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江 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制定本规 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 我市围绕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建设, 在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努力争当全省“一个龙 头、三个先锋”进程中,积极推进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海洋经 济发展成效显著。1海洋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蓝色引擎”作 用持续发挥,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在江苏沿海三市和全省海洋生产 总值中的
2、 占比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 始终占据江苏沿 海三市海洋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2020 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 2107.4 亿元,相较 2015 年增长 25.7%。2 海洋产业体系持续优化。海洋船舶工业加快向高附加值 船舶和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转变,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可再生 能源利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 速。海洋服务业增长势头明显, 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快 2 速发展, 结构更为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正在快速形成。3 海洋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建成国家级海洋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1 个、省级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 个、省级海洋 类重点实验室 3
3、 个、海洋科研院所 5 个、海洋类院士工作站 7 个、 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7 个、集群化协同创新产业链 6 条。获国 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9 项。专栏 1 南通海洋经济创新平台载体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长江珍稀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海洋工 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耐盐植物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紫菜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江苏省海水贝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远海运船务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4、、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招商局重工(江苏)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中天科技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端海洋装备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中远船务) 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海洋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南通发展中心、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如 皋(江苏) 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南通江海海 洋工程产业研究院。海洋类院士工作站: 江苏道达海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江 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 有限公司、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南通市 海鸥救生防护用
5、品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市洋通开发投资公司。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南通中小船舶及配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船舶 配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市海工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船用救 生消防工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船舶焊接技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船舶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市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公共技术服务中心。4 海洋基础设施能级提升。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 3 口开工, 洋口港、吕四港、海门港、通州湾作业区进港航道和配 套工程加快建设,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及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 开通运营, 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开工建 设,沿海地区铁路大通道全
6、面打通,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5 海洋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管理体系初步构建, 政策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深化, 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 查圆满完成。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顺利通 过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验收。海域资源资产融资、海域使用动态 监管、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工作有序开展, 重特大项目用 海得到有效保障。6 海洋生态文明纵深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 设深入推进, “河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等机制逐 步健全, 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入海河流全面消除 劣类, 海洋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得到基本控制, 海洋生态环境 质量总体改善, 海洋生态保
7、护修复能力全面提升, 海洋生态环境 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二)发展形势从机遇看:一是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 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 要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 积极拓展海洋经 济发展空间, 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 4 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二是沿海地区发展再掀新局。江苏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212025 年)获国务院批准, 擘画了我 省沿海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蓝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陆海统筹发展,
8、大力发展海 洋经济, 着力塑造“缤纷百里”“生态百里”“蓝湾百里”滨海特 色风貌, 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三 是南通优江拓海势头正劲。“一带一路”建设、 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交汇叠加, 北沿江高铁等 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 现代化篇章提供了强劲动能, 我市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 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从挑战看:一是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在世纪疫情冲击下, 百 年变局加速演进, 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 展又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困难和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二是
9、沿海地区竞争激烈。创新资源向 核心板块集聚加速,海洋新兴产业制高点争夺激烈,海洋经济发 展面临更为白热化的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竞争。三是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碳达峰、碳中和”对协调海洋开发与保护 提出更高要求, 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加大, 沿海重大项目布 局面临更为严格的空间、能耗、排放等指标要求。四是海洋产业 压力增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构, 海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 化任重道远,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挑战。 5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10、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 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围绕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 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全力落实“海 洋强国”战略, 统筹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和港产城融合发展, 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二)基本原则1 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把握沿江与沿海、陆地与海洋发 展的基础特征、内在联系和分工要求, 加速集聚沿海绿色高端临 港产业, 促进沿江海洋产业布局优化与科技创新发展, 呼应全省 “高质量打造沿海海洋经济隆起带、高水平建设沿江海洋经济创 新带”,构建南通全域一体的海洋
11、经济空间布局。2港口带动、产城融合。加快深水海港和集疏运体系建设, 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 江经济带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坚持港产城一体规划建设, 加 快打造临港产业园区, 全力推进以通州湾示范区为核心, 沿海吕 四、洋口、海门为重要节点的“大通州湾”建设。3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强化科技兴海,更大力度集聚创 6 新资源, 促进涉海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造自主可控、安 全高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三 角一体化发展, 融入全球海洋产业链, 提升南通海洋经济在全球 价值链中的竞争力。4 生态优先、共享发展。把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摆
12、在 海洋经济发展的首位, 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的产业结构, 探索海洋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增进 人民福祉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根本导向,扩大海洋公共服务和产品 供给,改善公众亲海空间环境,让人民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三)战略定位1 建设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智能化、绿 色化、高端化导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海洋船舶等 优势产业,提升船舶海工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打造地 标性、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2建设全国江海河联运发展重要枢纽。按照国际一流标准, 加快建成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构建 “铁路连港区、 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集
13、疏运体系, 形成“江出海、海进江” 江海联运优势,打造服务双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3 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标杆。深化产学研深度 融合的海洋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 聚焦海洋重点领域着力突破一 批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 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7 (四)发展目标到 2025 年, 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综合 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海洋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富有江海特色的 海洋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到 2035 年,海洋工程装备 、高技术船 舶等特色海洋产业和科技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美丽海湾”建 设目标基本实现, 富有江海特色的
14、海洋中心城市全面建成。表 1 “十四五”南通海洋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名称2025 年目标指标属性综合实力海洋生产总值(亿元)3300预期性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30预期性科技创新海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预期性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300预期性产业结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5预期性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预期性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 个百分点预期性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400预期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 TEU)500预期性滨海旅游总收入(亿元)
15、750预期性海洋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速(%)8预期性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765预期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7预期性资源环境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到省级下达指标约束性1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到 2025 年, 全市海洋生产 8 总值达 3300 亿元、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30% ,海洋经 济作为全市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海洋经济质 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2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 2025 年, 海洋规上工业 企业研发经费占比2% ,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超 300 家,海洋基 础研究能力显著提升,海洋核心
16、装备和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大突 破,形成一批海洋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品牌。3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到 2025 年, 海工装备和高 技术船舶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初步建成。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风电产业之都基本建成。海洋服务业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 擎,海洋渔业发展提质增效明显。4 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海洋经济优江拓海步伐不 断加快, 江海联动布局日益深化。沿江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和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明显提高, 临港绿色高端产业基地打造取 得积极成效, 沿江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带、沿海海洋经济高质 量发展隆起带初步建成。5 海洋
17、经济开放合作深入推进。以通州湾新出海口为重要 依托的江海联运新枢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江苏重要开放门户基 本建成, 在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面推动长江经 济带发展、全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稳步增强 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联动性。 9 6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得到 有效控制,海洋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补齐, 重点海域 水环境污染问题有效解决,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 善,亲海空间环境质量和公益服务品质明显改善, 海洋生态环境 治理水平全面提升。7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不 断健全,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全面建
18、成, 海洋事务统筹协 调、快速应对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得 到妥善处理, 陆海全要素资源基本实现统筹优化配置, 海洋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三、重点任务(一)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坚持协调发展、陆海统筹、全域一体原则,努力打造沿江、 沿海两条海洋经济发展带协调联动、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的海洋 经济空间新格局。1 建设沿江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带。以“一核五特色园 区”引领产业能级提升、创新链协同, 培塑沿江海洋发展示范带。 强化南通创新区“一核”示范引领,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企业总 部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高教园四大板块。科技创新中心、企业 总部中心,重点招引海工装
19、备和船舶、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企业研 发总部、公共研发平台、科技服务机构; 金融商务中心, 集聚银 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区域总部, 以生产性服务助推海洋制 10 造产业发展; 高教园,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团队,打造长 三角海洋产业科教融通、产教融合重要样板。突出“五园”特色发展,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工装备制造 产业园重点聚焦海洋工程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 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工高端装备产业地标; 海门豪华邮轮配 套产业园做好绿色生态环保豪华邮轮关键技术、船舶智能运维及 船空岸一体化研究项目落地转化, 探索大型豪华游船、北极新航 道船舶、新能源船舶建造;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
20、如皋港船舶海 工及重型装备园加快海洋工程装备、重大技术装备、海工船舶配 套等领域发展; 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加大海洋药物与生物活性分 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动海洋药物及保健品的产业化进程。2 建设沿海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隆起带。以沿海“一核两 产业组团”带动沿海产业提档升级, 培塑沿海高水平产业带。“ 一 核”,即通州湾示范区、海门港新区, 重点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 造、集疏运港口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打造国家 高端装备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绿色精品钢产业基地。“两组团”, 即洋口、吕四板块,洋口板块以发展石油化工、能源、轻纺工业 为重点, 打造沿海绿色能源基地; 吕四板块以新材料、粮油
21、食品 为主导, 加快智慧化、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重要粮油 运输中转基地。以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为依托, 用好“海丝”世界自然遗产 金字招牌,精心塑造特色滨海风貌,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11 打造功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友好、滨海风貌鲜明的宜居宜业宜 游高品质滨海特色城镇带。支持“大通州湾”区域按照国际一流 标准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打造江苏集装箱运输 核心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 海安建设长三 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如东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 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启东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专栏 2 以大通州湾战略全面推进向海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通市 十四 海洋 经济发展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