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科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普遍提高,有力地保障了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地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台网监测能力从2.0级提高至1.5级,地震速报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可实现1分钟内测
2、定地震三要素。辖区地震前兆观测数字化率100%,观测项目密度达到2.0台项/千km2,震中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地震研判能力稳步提高,建成数字化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强震台网、烈度速报台网等地震监测系统。地震信息发布及时,稳定民众情绪,预防谣言滋生。高淳分量应变和六合体应变观测数据分别接入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库。地震观测数据连续率持续保持在99%水平。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依法对江宁铜山地震前兆观测台、溧水地震台、浦口地震台观测环境实施了保护。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和城镇新建一般建设工程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南京江心
3、洲长江大桥、仙新路过江通道、和燕路过江通道等重大建设工程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得到强化。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稳步推进,5个开发园区实施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建立农村建筑管理和施工人员农房抗震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3843户,农村老旧房屋地震安全进一步改善。地震应急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已建成中心、固定、人防掩蔽和应急疏散场所324处,总面积达到3098万平方米。物资储备能力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42场,其中全市性地震应急救援桌面及现场联动演练5次、地震应急现场工作演练5次、地震应急实训活动60场
4、、区级地震应急演练60余场。指导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演练达到100%。先后两次修订南京市地震应急预案,满足地震应急需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预案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定期组织地震灾情速报业务培训、速报演练。成功处置9次有感地震。实现震后1小时内提供震灾快速评估结果、1.5小时内提供人员伤亡、房屋破坏初步信息和辅助决策建议的能力。宣贯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国家标准,提升了密集场所地震避险能力。建立破坏性地震灾害重点危险源数据库。防震减灾科普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70万余册,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和政务微博分别发布微信推文387条,微博1490条,在媒体发布各类防灾减灾
5、宣传信息200多篇。制作了5季防震减灾系列科普宣传片,在全市机关、社区、学校、地铁等场所播放达8万余次。与媒体合作开展小记者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微信抢答等形式多样科普活动。打造了“社区地震科普宣传员演讲比赛”等一批品牌特色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市成功创建省级以上地震安全示范社区52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9所、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3家(其中国家级3家)。群测群防工作得到落实。建成地震宏观观测点17个,市区两级灾情信息员队伍13支1400余人,制定了南京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办法南京市地震局鼓励社会人员发现和报告地震宏观异常管理
6、办法等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有关业务培训。科技创新取得实效。建成“南京地震台站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台站的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安全化、智能化管理。开发了南京地震应急指挥平台,集灾情收集、分析研判、指挥决策、应急联动等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功能于一体。江宁地电台井下观测资料分析与研究课题获得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基金。(二)存在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发展主要指标和目标的实施情况良好,但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还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监测预警能力还不能适应特大城市发展需要,抗震设防要求没有完全纳入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农村地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整体不足,地震应急救援装
7、备、物资储备能力不能满足新型城市发展的需要,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运维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地震应急演练评估不足、演练效果有待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差异化需求。(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南京市地处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是该带少数几个中强地震活动和地震原地复发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是国家明确的7度设防地区。“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发生地震52次,其中有感地震9次。有感地震主要分布在溧水区(5次)、鼓楼区(1次)、玄武区(1次)、建邺区(1次)和江宁区(1次),防震减灾面临新的挑战。“十四五”是我市全面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时期。民众对地震安全需求迫切,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隐患
8、和地震灾害风险交织,部分农村民居及老旧建筑面临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防震减灾能力不能满足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公共服务创新不足,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足,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没有完全纳入行政审批流程。对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把握不够全面。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尚未形成,台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提出新要求。南京市地震背景没有改变,部分农居、城市老旧建筑和“城中村”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地震灾害风险。推进防震减灾事
9、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准备,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满足民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地震安全是人民安全需求的重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地震应急救援技能、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等需求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10、,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要论述。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夯实地震监测业务、完善地震预警服务,增强防震减灾科技支撑、大力提升震害防御等防震减灾能力。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思想,以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奋力建设“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京建设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二)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2025年,防震减灾总体能力继续保持我省领先水平。防震减灾科技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初步形成以信息化防震减灾为
11、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测预警、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更加有力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到2035年,基本实现南京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具体目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1.5级。测震台网密度达到1.8台项/千km,前兆观测项目密度达到2.3台项/千km,建成覆盖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网络。地震应急响应迅速、保障有力,地震速报时间少于1分钟;震后30分钟快速产出地震烈度图;1小时内获取震害信息;4
12、小时内提供重灾区范围。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城市和城镇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按照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依法实施地震安全性强制性评估,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得到有效推进,结果得到科学使用。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加强地震灾害风险源数据库建设,提升城市容灾能力。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地震应急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市、区政府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率100%。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保障反应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速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协作,灾情信息报送及时,辅助决策建
13、议精准。推动城市结合环境资源、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并实施。地震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到位,灾后重建保障有力。大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基层应急实训和地震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全方位扩大地震科普教育受众面,“十四五”末,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覆盖面达到97%,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显著提升。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牌建设,打造适应不同对象的多元化科普作品,提升科普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地震科普宣传有机融入教育、防灾、科技、安全等领域宣传载体和阵地。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新时
14、代群测群防能力。建立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推进先进技术在群测群防工作应用。完善群测群防站点退出机制。开展群测群防日常科普宣传、地震应急演练、培训、灾情速报等活动,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智慧防震减灾能力。推进地震科技体系建设,加大对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实现防震减灾现有技术系统互联互通、高效指挥。推进地震监测预警领域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实现智慧防震减灾。三、主要任务(一)提升地震速报监测预警水平提升地震监测水平。应用新技术,完善和更新台站监测设备。建设高精度地震形变观测网,新建溧水和浦口形变观测台并投入使用,提高我市地震监测能力。新建溧水综合流体观测井,利用地理
15、优势,加强对茅山断裂带的活动监测。开展深井观测、地电垂向观测和交流观测新方法,提高现有观测手段抗干扰能力。完善震情会商制度,加强地震预测研究,制订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快速落实地震宏微观异常。增加台网密度,完成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升级改造。加大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建设对观测环境影响。建设和推广地震预警。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南京子项目建设,增强面向政府应急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和重要工程的地震预警能力。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提升本地地震烈度速报速度与预警能力。(二)提升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严格执行江
16、苏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依法加强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提升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抗震防灾能力,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开展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新建项目符合抗震要求。加强抗震设防要求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有效控制新增地震灾害风险。加强乡村抗震设防指导和监督,提升自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推进市级以上开发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区域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及工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强化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服务指导,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使用,确保开发园区特定区域内落户的
17、企业共享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实施“韧性城乡工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开展房屋设施抗震能力调查,理清城市主要建(构)筑物基础数据。建立完善抗震设防信息定期动态报送机制,掌握城乡房屋建(构)筑物地震风险基础信息。强化抗震设防能力信息管理,建设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完善地震灾害风险源数据库,着力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协同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推进社区综合减灾组织体系、工作机制、队伍建设、预案制度、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等各项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提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引领作用,指导、
18、带动其他城乡社区(村)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三)提升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实战化水平,按照基层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加强预案编制工作培训,指导企业、社区、重点单位编制地震应急预案,提升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完善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定期修订“南京市有感地震24小时应急卡”。加强灾情速报员网络建设、维护管理,规范地震灾情信息报送,建立灾情速报网络建设和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地震应急实战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演练评估机制,实现地震应急演练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提升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开展基层地震应急能力实
19、训,每年不少于12批次。每年分别组织1次地震应急救援桌面和现场联合演练、地震应急现场工作和装备保障演练。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率持续保持100%。定期检查企事业单位、危化经营企业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提升城市应对地震灾害能力。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各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相结合的综合救援力量体系。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按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有关标准,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科学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提升城乡抗震防灾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灾时正常启用。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地震应急救灾物资
20、储备能力建设。开展“南京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将南京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纳入南京市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每年进行数据更新。利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规避、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四)构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格局建立新时代跨部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协作机制。在科普产品研发、科普队伍建设、业务培训、重大活动举办、社会动员等方面密切合作,建立协作机制,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良性发展。统筹行业优势资源,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和智力共享。优化我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布局,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各级各类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普场所等,提升市民科学素
21、质。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示范阵地建设。发挥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深入开展国家、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示范阵地运维管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主题活动,增强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各类场所的科普资源利用率,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常态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提升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市、区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专项科普活动。完善“社区地震科普宣传员演讲比赛”“小学生防震减灾手抄报比赛”等品牌
22、特色活动。创新开展有影响的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制作1季防震减灾科普动漫作品,每年组织“防震减灾科普行”活动不少于12批次。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科学谋划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年度重点任务,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方式现代化水平,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信息化、智能化。加强新媒体科普产品创作与开发,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段。创新科普方式,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互联网+”,强化新浪微博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加强新闻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宣传。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打造满足多元化需求的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培育具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打造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科普产品。(五)建
23、立健全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立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人员业务管理,建立培训制度,对表现突出个人依法给予奖励。推进设置防震减灾社区联络员、社区科普宣传员,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和地震应急准备。定期开展群测群防业务培训,提升群测群防人员的防震减灾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群测群防能力。推进先进技术在群测群防工作中的应用,结合我市震情特点,建立规模适当、省内领先的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常态化开展地震异常观测,收集动物习性、地下水等宏观异常情况。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站点退出机制,定期开展群测群防站点检查,实施目标管理,奖惩明确。对检查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要及时清退,确保群测群防工作质量。(
24、六)加强智慧防震减灾科技支撑积极参与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优化台站布点,实施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政企合作,利用现有“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基础设施资源,推进应急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完善“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的信息化运行保障。四、重点工程项目(一)新建江宁前兆观测台在江宁小铜山附近新建一个标准化前兆观测台,内设钻孔应变、钻孔倾斜、强震等多种地震观测手段,弥补原水晶墅前兆观测台因观测环境干扰带来的影响。(二)建设高精度地震形变观测系统新建溧水和浦口两个形变观测台,纳入原有的高淳、六合和江宁形变台,组成高精度地震形变观测台网,观测精度达到100Hz。建成后能采集地球固体
25、潮、远震地震波、地方微震波、高频地声等03000Hz频带内的各类信号,填补监测空白。(三)新建溧水综合流体观测井项目在溧水地震台新建一口水温、水位流体等测项的综合观测井,井深不低于1000米,井径大于250毫米。(四)台站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工程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站标准化要求,对高淳、溧水、江宁、六合、浦口和新模范马路井6个主要台站进行标准化、信息化改造,提升台站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因地制宜,对台站防雷系统、综合布线、观测仪器和外观设计进行全面升级。(五)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与推广工程开展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与推广工程,采取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合作共建的方式,针对我市危化企业、水库和人员密集场所,
26、安装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终端设备,建设快速通道,打通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环节,提高南京市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争取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作出有减灾实效的预警服务。(六)地震应急能力智慧平台建设升级“南京市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南京市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并将“数据库”纳入“南京市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数据库”主要包括行政辖区基本情况(人口、经济等)、学校、医院、大中型企业、涉危涉爆重点目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避难场所分布、重要的交通桥梁、水电气及通讯等生命线工程、人群密集场所、建构筑物情况等。项目完成后,将有力提升我市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五、保障措施
27、(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统筹,明确工作责任,完善防震减灾考评体系,加强考核和督查。(二)健全投入机制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部门经常性项目和年度财政预算,保持稳定增长。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三)科技和人才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完善地震基础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展国内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增强科技水平,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四)强化监督评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防震减灾工作人员配备和所需经费。对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适时组织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调整任务方向,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