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 录一、现实基础 2(一)发展现状 2(二)面临形势 6二、总体要求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10(三)总体定位 11(四)发展目标 12三、产业重点 14(一)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14(二)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 20四、主要任务 23(一)构筑创新链,积极引领生态工业发展 24(二)健全产业链,主动承载生态工业发展 26(三)培育人才链,全力支撑生态工业发展 28(四)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29(五)强化服务链,高效支撑生态工业发展 31(六)优化发展空间,加快推动生态工业发展 36五、保障措施 37(一)加强组织领导 37(二)加强政
2、策保障 38(三)强化要素保障 39(四)优化营商环境 40附件1、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实施类) 41附件2、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谋划类) 4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续影响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关键期。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共丽水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强调“必须坚持以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
3、向”;中共云和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实施生态工业倍增计划,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加快云和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206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浙委办发20208号)、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丽政发20219号)、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丽委办发202033号)、丽水市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方案(2020-2025)(
4、丽委办发202017号)、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和县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5)等,特编制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在总结云和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成绩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十四五”期间全县生态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产业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云和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本规划范围为云和县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一、现实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工业战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
5、贯彻落实云和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成功创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完成,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取得显著成效,为接续奋进“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现状1.总体实力稳步增强工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9.6%。全部工业增加值40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9%,占GDP的比重达到48.2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总产值从63.21亿元增长到137.54亿元,规上企业从47家发展到80家,其中亿元企业产值从48.9亿元提升到84.18亿元。工业效益明显提
6、升。“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1.2亿元增加到24.51亿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从77.1万元增加到148.5万元,2020年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位列全省28名、全市第1名;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从8.2万元增加到42.4万元,位列全省13名、全市第1名。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继续保持活力。2020年,主导产业木玩、钢压延、轴承、阀门行业分别实现产值80.2亿元、90.7亿元、7.3亿元、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5%、22.7%、10.6%、-1.6%,四大主导产业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3.4%,继续保持活力。高新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型
7、中小企业55家,培育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9.2%。3.平台打造日趋完善“十三五”以来,云和工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已开发5.9平方公里,共集聚了774家企业,其中木玩企业527家。截至2020年底,园区共集中了规上工业企业67家、亿元工业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家、省级众创空间1个(云和E创园)等。园区集中了全县92%的规上企业,以全县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县近91%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近50%
8、的税收,是省级百项重点特色工业园区、浙江省木制玩具工业专业区、浙江省山海协作示范区和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数字赋能逐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县先后开展了智能化技术改造、木玩行业“机器换人”2个省级试点,搭建木制玩具质量检测中心、木制玩具行业“机器换人”中心、“政产学研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10余个批次示范试点评选,与中控集团合作开发产业信息化平台,实现ERP平台服务运用企业32家,共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7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上云企业300余家、信息化示范企业2家,信息化试点企业2家,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以上。5.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十三五
9、”期间,以木制玩具+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木玩强县、电商富民工程,进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网店达1300余家,直接、间接就业岗位1万余个。创成巧云、高胥、河上、勤俭等4个全国淘宝村、电商亿元村、电子商务专业村,培育巧云、高胥、河上等3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建成“云和E创园”,上线“阿里巴巴-云和木玩产业带”,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入选“全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县”。同时,网络零售额从21.3亿元增加到31.9亿元,创成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连续4年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6.营商环境逐步优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80天”,企业群众办事基本实
10、现“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2020年,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亩均论英雄”改革成效显著。率先建立了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数据平台,新入园企业100%“标准地”供地,入园审批时间最快缩短至35天,实现企业“零地技改”22万平方米、“腾笼换鸟”27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893家。多举措帮扶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意见,累计兑现“五减”资金4.87亿元、“两直”资金3.98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76亿元,助力企业平稳、高质量发展。7.开放创新深入推进2019年荣获全国创新百强县。开放合作全
11、领域深化。“十三五”期间,引进项目141个,总投资112.3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59.5亿元、外资3490万美元。与上海普陀、宁波北仑、嘉兴港区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多元化沟通机制,落地落实云和北仑“飞地”创业园、云和嘉兴港区民族乡村振兴“飞地”产业园,实现收益1705万元。完成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投资14.89亿元,实现产业资金转移42.36亿元。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新云木业木制玩具现代化研究院、和信益智玩具研究院、金成智慧木玩研究院、诚创精密机械研究院)。2020年,新增专利申请量1312件、授权量2020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3
12、%。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我县创成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在总结发展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发达地区,我县生态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增强。我县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积极性较低。同时产业体系内外协作程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县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创新载体不多,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尚在创建,省企业研究院仅4家、省高企研发中心仅1
13、1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R&D占GDP比重1.08%(全省2.6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产业发展结构有待升级。我县传统产业动能不足及新兴产业基础薄弱,转型升级压力较大。能耗双控叠加“拉闸限电”影响下,要求降低工业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和总量,减少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影响如华宏钢铁等企业发展,势必对我县工业经济产生冲击。四是专业人才导入有待加强。我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受交通区位、生活配套、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育难度较大,现有企业管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蓝领技术工人数量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转型升级。五是工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我县受土地
14、、基础设施等要素制约,可开发工业用地较少,且工业用地指标也较少,出现“有工业投资项目、但无可供土地”的情况,优质招商项目难以落地,对我县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六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我县工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等因素,相对于周边县市,我县对生态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面临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云和处于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从国际看,科技革命催生“转型浪潮”。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
15、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在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云和生态工业与新一代智能技术、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必将极大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和裂变发展,实现云和生态工业竞争优势的重塑。RCEP协定造就“世界窗口”。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振各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促进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开放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势必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量红利。RCEP的签订把新发展格局推向更广范围,商品、技术、人员等在协定成员国之
16、间自由流通,大批量商品实现零关税,有利于云和的竞争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经济风险”。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未来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将会通过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名义手段围堵我国产业发展,我县木制玩具、钢铁、阀门和轴承等行业也可能会遭遇以技术、质量、法规等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壁垒,影响我县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与海外市场拓展。新冠疫情带来“发展逆流”。新冠疫情爆发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等方面对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人员流动受阻使企业难以复工复产,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物流受阻
17、使得企业产生难以获得原材料与及时交货等问题,这些冲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云和生态工业发展。从国内看,“双循环”催生“风尖浪口”。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型转变,要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互促接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三省一市比较优势,着力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跨区域共建共
18、享共保共治,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目前,丽水机场、杭丽云铁路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云和引进长三角要素资源提供了机遇。绿色发展迎来“时代风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方向。通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系统性深刻变革,我国绿色发展将从“运动式”走向“制度化”,并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十四五”期间,安全环保的政策预计将继续加码,云和工业节能环保成本整体呈刚性上升趋
19、势。从省内看,“重要窗口”打造进入“加速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作为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加快构建“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云和要更加重视炼化一体化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助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多种要素制约进入“叠加期”。人才是未来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发达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招引优惠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县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面临更大挑战。“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要素的供给约束将不断加大。作为全省生态屏障,我
20、县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较高,能耗总量下降压力较大。我县生态工业发展仍处于动能转换期,新兴产业短期内无法对经济增长提供足够支撑,对云和生态工业发展形成较大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县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和全省实施加快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聚焦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施生态工业倍增计划,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决
21、策部署,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提升“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围绕打造云和“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积极融入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布局,全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争创全国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样板区,加快云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向产城深度融合迈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
22、福感、安全感,努力把云和打造成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二)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导向,发展“绿色制造”。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2.坚持创新为本,促进“精益制造”。坚持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以及运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集成技术、组织、人员、设备、原材料以及相关的各类信息,打造无废品、零库存、多样化的产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可量化、可视化、透明化的工厂。3.坚持开放协作,推进“协
23、同制造”。聚焦重点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全产业链协同、价值链整合和全链条的资源优化配置,围绕研发设计、智能装备、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快速集聚行业内优质资源,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4.坚持制造服务化,培育“服务型制造”。聚焦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模式,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制造业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完善服务规范标准,夯实筑牢服务型制造发展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总体定位云和“十四五”生态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生态工业“倍增”为目标,抓住政策窗口机遇期,深入实
24、施平台“二次创业”、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加快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培育一批完善的产业链、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1.打造绿色生态发展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加快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亩均效益高、科技含量高、战略定位高的新兴产业,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云和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发展高地。2.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
25、主线,加快推进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示范性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3.打造国际木制玩具高地。对标世界一流,加强木玩品牌建设与推广,推动木玩与幼教、文创、电商深度融合,加快国际化发展,提升木玩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从“全球木玩生产加工基地”向“全球木玩创制中心”跨越、从“中国木制玩具城”向“国际木制玩具名城”跨越,加快建设国际木制玩具高地。4.打造体制机制创新高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政务服务和市场营商环境等工作,通过改革激
26、发工业发展新动能、机制创新释放工业发展活力,构建具有云和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平台能级显著提升,木制玩具、钢压延、轴承、阀门等特色产业实现倍增发展,探索培育以生物科技、数字经济等为招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共同富裕产城融合全省样板。1.发展更快。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生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县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完成年度工业投资16亿元,主营业务收
27、入亿元以上企业25家,规上企业160家,上市公司1家。2.结构更优。到202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40%、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00%。3.动能更强。到2025年,数字引领智能制造,创新动能显著提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0%,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家,五年累计新增工业机器人150台。4.效益更好。到2025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
28、达到45万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200万元。5.产业更美。到2025年,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碳达峰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减排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保持8立方米/万元以下。表1 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目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年均增长属性总量规模1工业总产值亿元20040014.8%以上预期性2规上工业产值亿元137.5427514.8%以上预期性3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24.54914.8%以上预期性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6.9501.
29、2%以上导向性5工业投资额亿元8.31614%以上预期性6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家1225新增13家预期性7规上企业数家80160新增80家预期性8上市公司家01新增1家预期性结构优化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7.7202.4%以上导向性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2.9403.9%以上导向性1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9.12017%以上导向性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0.71547.7%以上导向性13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99.51000.10%导向性创新动能1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亿元0.98215.3%以上预期性15
30、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0/预期性16高新技术企业数家2337新增14家预期性17五年累计新增工业机器人数台/150/预期性质量效益18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19.3200.7%以上预期性19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42.6451.1%以上预期性20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万元148.42006%以上预期性绿色发展2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100%/导向性22单位工业GDP能耗下降率吨标煤/万元/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约束性23单位工业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约束性24单位工业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4.58/导向性三、产业重点立足我县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全面融入
31、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布局、对接“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计划”,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重点聚焦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四大传统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体系。(一)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瞄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倍增”行动计划融入到各领域、各行业、各要素支撑、各重大项目里,加强分业施策、分类指导,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木制玩具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木玩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培育,以及国际玩具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打造全球木玩创制中心与中国云和(木制玩具)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努
32、力创建国际木制玩具名城。到2025年,力争全县木玩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培育上市企业1家、十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外贸出口实绩企业超过100家。细分领域:原材料采购。大力推进木玩行业原材料采购国际化与木玩辅料市场建设,推动原材料采购数字化,加快建设“互联网+原材料”物流供应链信息平台。研发设计。整合研发创新要素资源,重点推广“互联网+研发设计”新模式,支持设计网络化协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个性化设计。玩具制造。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实施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大力开展“机器人+”行动,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
33、、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品牌营销。集中营销要素资源,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加强产品宣传推介;设立数字化营销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发展平台:木玩研发设计平台。加快木玩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木玩智能制造平台。以木制教玩具小微企业园、金沅木制教玩具小微企业园、滚漆中心为依托,重点改进白坯、打磨、包装流水线、喷漆等环节的自动化改造和升级,促进木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新与集成配套。木玩服务平台。重点搭建集木玩设备展示、交易、运维、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服
34、务平台,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企业研究院、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路径:(1)提升云和木玩知名度。集中力量打造木玩童话特色小镇,积极申报国际木玩名城,持续举办国际木制玩具节、全民木玩竞技大赛、木制玩具展等系列品牌推广活动。推进木玩行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发布云和木玩产业发展指数,建成中国云和(木制玩具)知识产权维权中心。(2)发展木玩产业新兴业态。加强木玩品牌开发与保护,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和木玩游戏”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云和木玩”“云和教玩”的知名度、影响力。深入开展“木玩+”行动,打造以“木玩+幼教、+智创、+休闲、+服务、+生态”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木制玩具
35、从传统的卖产品向卖创意、卖生活方式转变。鼓励木制玩具与塑料玩具相结合,注入电子芯片,木玩往“声光电”领域扩展。加强木玩产业链补链强联,引进木玩质量检测、咨询服务、设计研发的项目团队。(3)建设国际教玩研学基地。依托中国幼教创意园建设,打造国际玩具交流中心,积极筹办国际性的玩教具研究论坛活动,构建产学研和玩教具装备体系,力争在千亿级的国际玩教具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密切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省市装备中心、高校院所和幼教集团的合作,加快构建“云和木玩”学前教育装备规范化体系。实施木玩“515”人才计划,加强木玩高技能人才培育,建设国际木玩职业技术学校。(4)培育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引进具有
36、实力的研发主体和高端人才,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技术,增强产业创新内驱力。落实凤凰行动,培育上市企业,在鼓励本地企业兼并重组的同时,积极引进哈伯(HABA)等世界知名企业,全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加快本地龙头企业培育,按照10亿元、5亿元、3亿元、亿元等梯度培育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小巨头”、隐形冠军企业,加快挖掘高成长性企业。(5)加快木玩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提升发展小微产业园二期、三期、木材加工配送中心、滚漆中心、一般工业固废处理中心、木玩原辅料市场等产业平台,规范管理。用好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实现进口货物入库保税、出口货物入仓即退税的双向保税物流运转,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建
37、完成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挥产业集聚效益,打造集研发、体验、展示、销售为主要功能的木玩智造空间,努力将智造空间打造成工业旅游景点;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强的木玩企业入驻“童话小镇”。(6)推进云和木玩文化输出。发展木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国际市场需求的木玩动漫作品,推进木制玩具创意设计和衍生产品开发。弘扬木玩“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与国内外先进科技创新相衔接,把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相接轨,设立木玩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木玩制作技艺传承者,让木玩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和漫威等国际知名文化公司合作,引导企业由协同生产向IP授权、品牌授权、研发、文化创意等国际合作领域延伸。2.轴承产业发展
38、目标:引导轴承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3-5亿元“隐形冠军”企业2家以上,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精密轴承生产制造基地。到2025年,轴承行业要培育单项冠军,全县轴承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细分领域:研发设计。重点推进轴承锻造模具、温度控制等工艺研究,优化工艺参数,不断提升轴承锻造工艺水平,推动处理工艺向生产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生产制造。重点对存量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实现从单机生产向连续化生产转变,形成“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专用网络”的工业物联网生产模式。品牌营销。推动品牌营销向云端化方向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云和轴承配
39、件”区域品牌。发展平台:轴承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轴承智能制造平台。加强“机器换人”应用示范引领,完善轴承部件制造产业链,重点提升内外套圈、钢球和保持器等轴承四大件产品制造自动化改造升级。轴承服务平台。重点搭建集轴承设备展示、交易、运维、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施路径:加大精准扶企力度,促进骨干企业成长。建立重点企业调度制度、创造精准扶企服务环境、优先助推骨干企业成长,加快轴承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企业发展路径,推进制造向服务延伸。立足轴承技术和标准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在云和举办轴承产业发展研讨会、商贸会、博览会等,并继续开发新
40、的产品标准,支持云和轴承制造向产业链高端探索和发展。3.阀门产业发展目标:着力培育高档次的阀门精加工企业,加快实施精密铸造环节的“机器换人”。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大阀门环保投入,鼓励企业进入大型国企采购目录,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全县阀门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细分领域:研发设计。以机床工业、能源工业、石化工业及海洋工程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及专家系统,使阀门铸造技术由“经验”走向“定量”。生产制造。重点发展铸造过程自动化、柔性生产单元和系统及集成制造技术;发展绿色集约化铸造,加强对铸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品牌营销。研究云和精铸地域品牌内涵,打造云和精密铸造地域产
41、业品牌。发展平台:阀门创新研发平台。推动政企联合和校企联合,重点搭建阀门创新研发平台,加强阀门主体材料的开发创新,提升生产铸造工艺,推动产品向精密铸造方向发展。阀门智能制造平台。引进或开发智能化生产设备,重点建设自动化阀门“精加工”生产线。阀门行业协会。将阀门商会转为阀门行业协会,设立专职秘书机构,推进阀门企业“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实施路径:以精铸招引精加工,催旺产业繁荣局面。重点加大精密铸造环节技术升级力度,重点攻关铸造工艺,推动向精密铸造、锻压工艺等方向发展。借力“山海协作”,加强多地产业合作。加强与温州等地阀门行业协会等组织对接合作,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共享。推动产业价值
42、重构,打造精铸地域品牌。对接国内外阀门行业标准,建设从铸造到成品完整产业链;鼓励企业向铸钢、合金钢等专精特铸造产品方向发展,做精精密铸造。4.钢压延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向高端精密制造方向发展,做大钢压延产业,向高端钢铁制造转型升级,提高钢材质量,丰富产品内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全县钢压延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80亿元。细分领域:废钢回收。发展废钢回收产业,拓宽废钢的回收和流通渠道;提高废钢筛选和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生产制造。重点采用电弧炉或连铸连轧等先进、节能的技术和工艺,推动全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和匹配,形成“废钢电炉连铸连轧”的短流程工艺设计和生产
43、,提高炼钢水平。品牌营销。鼓励和支持华宏等企业打造云和高端精密制造地域产业品牌。发展平台:废钢回收基地。加快建设废钢回收基地,拓宽废钢的回收和流通渠道;提高废钢筛选和加工工艺,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钢铁研究院。以华宏钢铁公司为依托,组建“钢铁研究院”,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改造力度,推动产品向中高端特钢方向发展。钢铁智造平台。重点建立、完善、扩展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环节的智能制造能力,搭建智能车间(工厂),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实施路径:做大企业规模。支持华宏公司与政府及杭钢集团对接产能转让工作;推进产业链向钢铁行业下游延伸,培育发展废旧回收、汽车拆解等
44、配套产业。推进高端发展。以智能化改造手段,提高短流程炼钢工艺水平;同时,开展优特钢炼制技术攻关,打造省内最大优特钢生产基地。加快绿色发展。按绿色发展要求,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绿色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二)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1.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目标:顺应后疫情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加强与大数据、软件服务等国内外领先的企业合作,主攻大数据、软件服务两大领域,延伸拓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加快园区大数据、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的示范应用,为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到2025年,新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附加值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新培育龙头企业1家以上,力争
45、产值突破5亿元。细分领域:大数据领域。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合作为契机,支持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合作,如阿里、华为大数据等,建立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提升生态工业的数据服务能力。软件服务领域。支持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应用示范企业开展合作,重点发展软件实训、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外包,提升生态工业的软件服务能力。发展平台:云和木制玩具龙头企业、轴承龙头企业、阀门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的大数据、软件服务示范企业开展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软件服务中心,开展大数据研发、软件服务。实施路径:加快云和本土数字经济产业
46、链延链补链,招引上海、深圳、杭州等数字经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大数据服务商、软件开发商合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应用示范企业,加强平台运营管理、维护、升级,实现云和生态工业的智能化。2.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目标:着眼2035年,打好未来远景产业基础,落实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专项发展行动计划,设立生物科技产业园,争取省市政策支持,重点培育生物科技产业。到2025年,打造浙西南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新培育龙头企业1家以上,力争产值突破5亿元。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依托我县丰富的中药材优势,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构建现代中药种植、研发、生产
47、、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做大做强黄精基地、铁皮石斛仿生基地等,引进生物技术药、诊断试剂等各类新型制剂企业。医疗器械。发展中医诊疗装备、保健康复装备;加快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康养。重点发展食用菌多糖等保健品,完善全县保健品产业链;发展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绿色休闲食品。推进医检、医疗、医养、医美融合发展。发展平台:引进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领袖企业、孵化毕业项目、产业链项目、成熟技术项目、产业化投资项目等,推动云和健康医药机构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引进精准医疗、基因工程等成熟技术落地项目,建设健康医药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云和健康医药跨越式发展。实施路径:加快云和本土健康医药产业链延链补链,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在药物靶标筛选、药效早期评价、药物临床数据分析、医学诊断和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推动医药产业研发、制造、流通等环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智慧医疗新体系。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加快向制造服务化、服务智慧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达到50亿元,税收超1亿元,龙头企业超过10家,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以上。细分领域:基础研发服务领域。加强工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为生态工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电商服务领域。培育直播电商、云逛街等商贸新模式,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现代物流领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