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和县“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和县“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前 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力量,是提高民生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十三五”我县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施期,科技创新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云和县“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
2、若干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等文件要求,结合丽水市、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云和县科技工作实际编制。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我县科技发展的基础、面临的形势,明确发展的重点,是指导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的纲领。 一、“十二五”回顾“十二五”以来,云和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技要素投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
3、为云和全面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云和县科技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一)科技资源总量稳步增加全县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增加,初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引进外资和社会融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2015年,全县科技支出0.23亿元,其中县本级0.21亿元,占县本级经常性支出的3.99%。全县R&D支出0.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要素集聚进一步加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家,省科技型企业已达18家,省、市专利示范企业达12家。此外,2011年以来,我县工业企业新增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丽水市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家丽水
4、市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和1家省中小企业局企业技术中心。(二)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累计专利申请量2980件,专利授权量2076件,年均分别达到596件和415.2件,超额完成“十二五”期末年均350件的目标。授权发明专利实现突破,达到28件。科技研发活动产出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改善。围绕我县发展所需的关键性技术,共争取到位科技经费1400多万元,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74项,其中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1项,包括部级项目5项、省级71项、市级15项,县级项目183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山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环保型木塑玩具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5、集成与示范”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竹制玩具新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列入了2012年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云和成功申报“云和教玩”、“云和木玩”2个集体商标。(三)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引领工业产业转型。2015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1.2亿元,增长了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7亿元,增长了4.3%;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7.8亿元,增长了9.6%;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2.4%,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全县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有效提高了新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十二五”期间,浙江新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和县诚
6、创轴承有限公司、浙江汉威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环驰云和钢球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云和制造”向“云和质造”和“云和智造”转变。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升级。在科技支撑下,我县生态农业建设水平、农业装备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初步构建,农业综合生产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83万千瓦,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内机械修剪和机制率分别达到80%和91%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村清洁能源、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57.5%、87.9%和95%以上。农产
7、品质量安全检测、执法监管、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两个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对合理规范土地流转提供科技支撑。科技特派员助力经济建设。2015年,我县已有省科技特派员11名,其中省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省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2个、市科技特派员3名。共申报科技特派员专项71项,为我县争取帮扶经费371万元,建立示范基地43个,引进新技术84项,推广新品种5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8户。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科技服务经济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四)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我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以来,创建浙江
8、省农业科技企业6家,成功申报浙江省科技型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家,组织企业与3家科研院所签订了校企科技合作协议。加强对已认定的5家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2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2011至2015年,木制玩具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为企业提供行业咨询4184条,服务企业273家。浙南早熟果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依托仙宫果业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基地建设规划、种苗等科技服务,进一步提高种植基地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大力气抓网上技术市场工作,新增上网企业105家,发布动态215条,完成网上技术市场签约90多项,实现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额近5000万
9、,完成市局下达的指标任务。(五)科技创新环境全面优化政策环境优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每年专题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全员重视科技的意识,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科技工作格局。在实施好云和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云和县专利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和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2015年2017年)、云和县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县实施方案,实施丽水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考核办法、丽水市2015年专利保护工作方案等,从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进
10、一步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平台环境改善。2015年,“浙江云和出口木制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浙江省首个木制玩具通报研究评议基地,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引领作用,形成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出口企业共同组成的技术性贸易应对体系。为推动木玩产业的健康发展,县政府制定出台云和县木玩配套加工厂转型升级方案,推动木玩小微企业产业园建设,有效改变了锯板和玩具加工行业安全生产不达标,环保设施不合格状况。“十二五”期间,我县及时兑现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农业科技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返还以及省级科研项目验收等各类奖励、国家授权专利补助,兑现资金达112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
11、(六)防震减灾体系逐步完善完成了云和地震烈度速报台建设。建立了地震台日常工作机制,积极做好地震台站的运行与维护,确保地震监测站稳定、可靠的运行,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防震避险应急演练。修订并完善了县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乡镇应急预案,加强预案动态管理,健全预案的备案评估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预案及其配套保障计划的落实,定期开展地震应急预案预练,着力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制度,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必备内容。对新建、扩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12、等建设工程,必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注重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成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防灾意识。并将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列入2015年度全县干部职工普法考试的内容。云和县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对照表序号 主要指标内容 “十二五”期末目标 “十二五” 完成情况 1 全社会科技总投入(亿元) 0.7 0.23 其中: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 4.0 3.99 2 RD经费占GDP比重(%) 1.2 1.0 其中:RD活动人员(人) 350 407 3 科技进步贡献率(%) 50 明显提
13、高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增加值比重(%) 3.0 24.0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5 11 6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0 18 7 企业新产品产值率(%) 10 12.4 8 专利申报量 900 1077 9 专利授权量(件/年) 350 527 二、“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机遇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的机遇。“十三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和质量效益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将加大“两创”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推进大平
14、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多地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更好地参与战略产业竞争。丽水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绿色发展、科学跨越”,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新的形势,要求云和主导产业不断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创新发展环境改善支撑的机遇。2013年,浙江省提出在未来5年年均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0项、完成技术改造5000亿元。2015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落实工业机器人购置奖励政策的通知,并先后开展了“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等工作。云和县政府高
15、度重视产业建设,2015年全国首个专业性木玩网上销售平台“阿里巴巴云和产业带”正式上线运行,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好的创新环境,为我县“十三五”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国内外市场拓展带来的机遇。国际市场方面,欧美国家历来是世界最大的玩具消费市场,而欧美市场80%以上份额的产品来自中国制造。根据联合国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2016年-2017年,欧美经济将保持增长率在2%以上,可以预期玩具销售会继续上升。国内市场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二孩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都将给玩具市场带来利好消息,尤其是“智力玩具”的需求量井喷,玩具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文
16、化创意、旅游等市场需求的扩大,也为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二)面临挑战1.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我县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导致产品质量档次、技术含量、附加值都较低,低数字化设备使用率、低制造技术水平,也造成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农业上,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全省相比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工业上,我县木制玩具产业属于典型“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代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制约了木玩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销售定价权,利润率低。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如木材烘干、油漆、抛光等与
17、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比例小,粉尘、苯类物质等排放不达标,对环境影响严重。轴承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行业发展的外部依赖性较高,自主性较差。阀门产业长期处于相对低端生产阶段,对中游销售商形成依赖性,离终端市场越来越远。2.产能速增,行业竞争压力大。农业上,云和农业面临周边市场的激烈竞争,省内外的生态农产品和云和形成同质化竞争。工业上,近年来我国玩具产业蓬勃发展致使产能速增,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也使销售企业看好中国玩具市场而加大进口数量。大量进口产品和同质化产品,对我县木制玩具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产能过剩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对我县的钢铁行业与造成重大影响。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
18、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各国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和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围绕人才、资本、市场和专利等战略资源争夺更加激烈。更重要的是,我县企业创新不足、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销售热点,导致企业间竞价销售,既影响对外商的谈判力和出口效益,又屡遭国际贸易摩擦的压制,还受到劳动成本更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挤压。3.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发展制约大。科技基础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信息保障,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转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受自然条件、经济水 平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我县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根据浙江省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我县R&D活
19、动人员数、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机构数量、科技人员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高新技术服务业收入,在全省排名位次靠后。云和地处山区,山区与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7%,山地资源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基层农技队伍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活,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动力亟待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缺乏,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等。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生态创新型城市,“两美云和”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云和县科技在
20、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必须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破除资源要素制约,以科技促转型,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贯彻“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
21、革,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科技治理和管理现代化。聚集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扩大开放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云和科技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原则。明确“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发展模式,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确立科技创新在全县科技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2.坚持深化科技体系改革原则。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把科技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大科技理念,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协作。破除制约经济
22、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创意、创新、创业等政策,集成财税、金融、人才等创新要素,全面发挥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功能。 3.坚持开放合作原则。面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构建创新的新领地,广纳良才,实现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对外贸易,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适应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并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获取有利位势。4.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确保科技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正确处理好科技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谋划、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可持续发展。5.坚持因地制
23、宜原则。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品牌优势,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木制玩具、高端轴承配件、高端/定制阀门、生态精品农业和高新产业,使资金、技术、装备、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根据科技水平发展的差异性、科技应用成熟程度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三)发展目标围绕我县“打造百亿产业、培育十亿企业”目标,“一心三区”总体定位,今后五年,创新驱动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发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为我县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撑。1.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进步水平
24、持续提高。到2020年,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申请专利,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专利意识,增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2020年,年度专利授权量达到4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2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以上。2.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全县科技总投入达1.1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3.5%,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3%,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达4.0%,R&D活动人员达到500人年,科普经费达到人均1.3元以上。3.规模工业企业高新化增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
25、程,鼓励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促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和效率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加大。2020年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9.8亿左右,实现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新格局。4.科技助力生态农业精品化进程。以“生态、精品、循环、高效、持续”为主线,深入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助力推进生态农业精品化进程。借助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园区和基地智能化管理进程。充分发挥崇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科技示范作用。5科技助力改善民生。围绕农业农村信息化、生态智慧旅
26、游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实施科技惠民计划,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县的科技宣传推广体系,加大科技节开展力度,普及科技创新知识,营造全社会“爱发明”、“爱创造”的科技氛围,提高大众科技意识和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应用能力,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围绕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建立我县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加快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设和升级换代,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编制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
27、系,提高全县应对地震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水平,做到多种应急演练常态化、规范化。云和县“十三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指标 2015年 完成 2020年 目标 备注 RD经费占GDP比重(%) 1 1.3 当年 R&D人员(人年) 407 500 当年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2.7 3.5 当年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4.5 28.0 当年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1 16 总数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18 35 总数 专利授权量(件) 527 400 当年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11 20 总数 工业新产品产值(亿元) 7.8 9.8 当年 国家和
28、省计划人数 1 3 总数 绿谷精英和创业创新团队数 1 7 总数 四、“十三五”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大专项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的原则,围绕云和县产业发展的实际,全面实施云和科技“863”工程。即明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抓实知识产权管理,改善创新环境,强化协同创新,完善管理长效机制等8大任务;围绕木制玩具、高端轴承零部件、生态精品农业、科技旅游业、现代科技服务业等方面实施6项重大科技专项,实现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推进;建设完善3个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主要任务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
29、创新体系(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完善和落实各级部门科技目标责任制,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稳定科技管理工作队伍,为创建科技强县、创新强县提供保障。修订完善云和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云和县创新劵实施管理办法,以及有关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加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专题辅导和贯彻落实力度,真正使政策落地落实、发挥效用。(2)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
30、体,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集聚。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化和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强化企业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加强资源统筹和开放共享,突出科技资金和人才集聚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加快发展科技中介和服务业,延伸科技服务职能,形成支持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3)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创新人才。探索团队式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和载体,推进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
31、、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创业园建设。进一步健全人才创业投融资、科技成果奖励、知识产权资助等激励措施。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拔尖人才相结合,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2.加强科技攻关,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我县产业布局,以重点传统产业为主带动发展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中试、产业化研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形成比较优势,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1)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和绿色制造,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形成核心竞争力。围绕“木玩
32、产业百亿战略”目标,着力推进木制玩具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互联网+”、机器换人和清洁生产,大力引入促进行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视野,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木制玩具产业链;引导轴承企业加快产能扩张,向产品深度延伸,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寿命和精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企业发展阀门及配件产品,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成套产品,提高高压阀门、大直径阀门的定制生产能力;发展壮大PTC系列元器件(电暖气)、数据线缆等新型材料制造,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半导体材料、电力电缆等电气机械材料制造。(2)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培育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杨柳河农产品加工
33、园区建设。着力突破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深入开发食用菌保健和药用价值;发展果蔬分级处理、保鲜冷藏和包装、贮运技术;推进茶叶高效栽培、茶厂优化改造和工艺改进,重点开发茶多酚、速溶茶、茶保健品等;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深化灵芝、何首乌、广东紫珠等药材的产品开发;以云和生态山油茶基地为依托,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加强废污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精准农业等技术;加快林下种养殖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发展。(3)完善科技服务业。强化新兴科技手段应用,注重新兴业态培育,推动工业设计、产品营销、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对优势主
34、导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加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完善产地市场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营销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3S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平台成为云和科技发展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攻关内容产业领域 攻关重点 第一产业 绿色食用菌栽培、保护地蔬菜安全种植、茶叶高效栽培、中药材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林下种养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生态循环农业、规模化养殖场废污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和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等。 产业领域 攻关重点 第二产业 木制玩具:以6S管理体系为核心的企
35、业现场管理系统、以企业零库存为核心的ERP管理系统等系统开发;木材干燥、防霉、增色等行业适用性预处理技术;木塑、竹木、全降解塑料等木制玩具用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加工环保共性问题(污水、废气、灰尘)全程精控及清洁生产技术;融合声、光、电等功能化设计元素,动画动漫原型再创造,幼教互动等设计新理念的交互玩具开发,传统玩具再设计;电脑数控、一体化自动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在木制玩具行业应用技术;木制玩具行业信息化、品牌化、互联网+等平台建设;木制玩具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 轴承:预定性能的控形控性制造方法和在线调控技术,轴承成品制造装配技术,高精度、低噪音、长寿命、高转速和低转速精密轴承设计、
36、制造、装配以及使用的新方法和新工艺的突破。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机器换人。 阀门:高精度阀门制造、高端阀门(高压阀门、大口径阀门)定制生产技术、电机及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等应用,加强营销模式的突破。 新能源:以木玩废料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制备技术、再生材料、生态有机木炭,高分子材料等。 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新一代网络设备和应急系统技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物联网技术;新型融资平台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木制玩具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技术研发;石浦花海品种选择与搭配;云和梯田、十里云海景观设计、文化内涵挖掘,产业链延长。“童话云和”系列旅游衍生产品开发。 3.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加
37、速成果转化(1)加快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集聚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提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使更多企业达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同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构建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行业带动能力的创新型企业。(2)加大科技项目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围绕我县木制玩具、轴承、阀门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PTC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以企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决定科技项目支持方向,集中组织实施一批关
38、键共性技术及瓶颈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县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力度,确保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3)加大惠民项目的深化研究。紧紧围绕农村信息化、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广一批先进技术成果,促进民生科技发展。抓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着力解决茶叶、食用菌、云和雪梨等主导产业在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推动
39、各类技术交易机构、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服务,发展和壮大技术市场,探索所有权转让、专利技术许可、专有技术许可、组合许可等,开展科技成果托管、挂牌交易、拍卖、有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技术协助等多种交易方式,用信息网络等手段提升交易效率,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4.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享(1)推进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提升。围绕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产业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要求,着力抓好用好木制玩具、浙南早熟果业两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
40、完善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改善装备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服务功能,促进科技资源的集聚、优化和开放共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全县产业集群和企业提供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加快推进e创园、创客园、各类孵化器建设。(2)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新型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拓展投融资形式和渠道。根据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建设、滚动扶持”,支持人才、技术和资源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整合,逐步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培育全过程的创新及服务平台体系。加强规划立项和实施监管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平台的共享性、服务性和实效性。(3)
41、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快构建以创业服务、中介服务、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创业融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和创新文化等八大支持为主要内涵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重点引进科技中介和社会团体,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代理、创业投资和科技融资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为企业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难题。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5.抓实试点示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1)提升知识产权应用效率。加大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奖励力度,优化专利结构,提升专利质量。积极推动企业成为专利工作的主体,促进木制玩具、轴承等行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大对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和注册商标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市场化的专利技术及信息交易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2)知识产权助推企业成长。积极培育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好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推进专利产业化,提升企业专利运用和管理水平。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控机制。(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执法和相关人员培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机制,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调解的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