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docx
《缙云县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县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缙云县“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送审稿)缙云县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108月-34-目 录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一)“十三五”发展回顾1(二)存在问题5(三)“十四五”面临形势6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发展原则9(三)主要目标10109三、推进“五个百亿”重大工程111210(一)百亿生态工业与发展科创平台提升工程111210(二)百亿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提质工程131412(三)百亿城镇建设与公共服务民生福祉改善工程161614(四)百亿综合交通与水利、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攻坚工程191918(五)百亿新综合能源与数字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工程212120四
2、、重大项目安排222221五、项目实施保障262524(一)强化统筹协调推进262524(二)落实要素支撑保障262624(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272725(四)创新产业招商模式272725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五)优化全周期管理26(五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282826附件:缙云县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缙云县“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表缙云县“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根据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省、市“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要求,为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重要作用,科学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编制
3、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规划范围为缙云县全域。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以来,缙云以扩大有效投资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基石进一步夯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开工项目1100余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16个、市重点项目44个,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110个,总投资349.6亿元,重大项目规模、质量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在稳投资、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斐然。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外联内畅交通体系基本形成。3
4、30国道综合整治、金谷至方溪道路、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公路改建工程、42省道缙云县潜陈至壶镇段改建工程相继建成通车,金台铁路已具备通车条件,330国道西移、42省道缙云县城段改建工程加快推进,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综合客运枢纽、通用机场、杭丽高铁、合温高速、缙江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城市功能能级蝶变升级,加快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缙云锦江国际大酒店、滨江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名山社区列入全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新区南区块连片开发逐步成型,全面迈向“好溪时代”。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重点加强教育、医疗等
5、民生领域投入,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培仁学校、南顿小学、县人民医院迁建、大洋卫生院迁建、壶镇中学迁建、县工艺美术学校迁建、县档案馆、县委党校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养老院、中医院迁建加快推进,统筹谋划第二人民医院迁建、文体中心、丽缙产业园小学、公安局综合警务中心等项目。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建成一批重大清洁能源项目,领跑全市清洁能源发展。胡宅口西、杜桥两个综合供能服务站,及光伏小康等一批光伏电站建成投用,全市最大、单体投资超百亿项目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成功落地并加速推进。新碧至壶镇天然气高压管道、110千伏七里输变电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生态工业平台发展再上台阶,缙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丽缙
6、五金科技产业园两个万亩千亿平台建设成效初显,涛涛车业、天喜厨电、华洋赛车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肖特高端药用玻璃管、网营物联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科熊智能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普崎数码打印、骑客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德(缙云)绿色生态产业孵化园、科创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其中肖特玻管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天喜厨电全产业链基地融合试点列入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建议名单。农林水利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主导产业品牌,大力发展以五彩农业为代表的特色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量推进农业平台建设。缙云县舒洪黄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7、园,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黄龙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综合基地、龙坑千亩黄茶科技示范基地、晨龙农旅融合综合体等一批现代规模化农业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大央泱、凯阳两个标准化万头养猪场。潜明水库大坝工程提前7个月结顶,刷新同类型同体量水库建设的“潜明速度”。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仙都景区成为丽水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省首批诗路旅游目的地。河阳古民居晋升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全省示范型放心景区。壶镇机床小镇、笕川花海、岩下石头村、仁岸景区成功创成3A级旅游景区完成书香缙云、健康缙云、仙都景区创5A等中心工作,河阳古民居晋升4A级旅游景区,壶镇机床小镇、笕川花海、岩下石
8、头村、仁岸景区成功创成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11个A级景区乡镇和116个A级景区村庄仙都景区成功创5A,河阳古民居成功创4A,新增景区镇6个、景区村46个。重要景点全面改造提升,新建和提升一批3A级旅游厕所,景区和村庄形象大幅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智慧景区等设施进一步完善,景区已初步形成交通大环线,实现景交、骑行、步行、漂流等多种游览方式并存,仙都风情绿道和缙云城市绿道入选浙江省“十大最美绿道”。普化源高山滑漂、蛟龙大峡谷等一大批旅游项目相继落地,越野摩托车、自行车骑行、滑翔伞、驴行、山地越野等体育休闲运动项目蓬勃兴起。科技创新实现突破,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国际产业研究院,长
9、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丽水分中心落户缙云,新增省重点技术研发项目13个,杭州缙云大厦落地建设。全市体量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技创新平台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启用,金马逊金属导管精密成形装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列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创建名单,实现全市零的突破。二是重大项目政策机制不断完善。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高质量推广使用PPP模式,建成县壶镇中学、南顿小学、体艺中心、县养老院及配套工程、杜桥6-2地块(二期)安置房及养老院片市政道路等一批PPP项目,有效解决重大项目的融资问题,有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鼓励县属国资公司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性项目,国资公司造血能力持续增强。缙云国投公
10、司获得AA信用等级,缙云城投公司相继承建财富大楼、阳泉地块开发、新南棚户区改造、富民安居工程等35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审批效率持续提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民生事项“一证通办”。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获评“2020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深化“标准地”和“亩均论英雄”改革,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实现率100%。工作机制更加有力,开展“攻坚破难画句号”专项行动,破解遗留历史问题。完善领导领办、项目专班、督查督办等项目工作落实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及时解决重大建设项目前期推进中突出问题,协调解决项目难题上百个。开
11、展项目推进点评会、“奋战60天争取全年红”等活动,创新颁发“蜗牛奖”等方式,全力推进项目全速奔跑。三是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持续加强。主动对接省、市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省项目盘子及资金、用地、政策等要素支持,努力破解要素制约。持续提升资金保障能力,全市首单注册公司债成功发行,票面利率创同等条件下私募公司债发行利率全国历史新低。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机遇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疫情期间成功争取到位各类补助资金达16亿元,位居全省上游,全市前列,取得历史性突破。着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积极争取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统筹用地指标。省
12、重大产业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一批项目入选省“六个千亿”投资工程和省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项目清单,项目入选数和总投资均位居全市前列。加大力度强化人才保障,通过未来社区、金色阳光人才公寓等项目集中解决高层次人才居住、生活问题,为重大项目招引、实施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二)存在问题一是重大项目质量层次有待提高。明显缺少具有战略性和引领性的产业项目,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不多,“大、好、高”项目较少,百亿以上项目仅有1个,列入省重点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数量总体偏少,与发达县市区仍有较大不小差距。重大项目前期统筹谋划不够,具有全局引领性前瞻性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不多,同时受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变化
13、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部分产业项目暂缓实施尤其是产业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缺乏,重大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二是重大项目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高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关投资仍相对偏少,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比重仍然较低,尤其是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明显,文旅体公共服务设施陈旧不够完善,酒店、商业综合体休闲、娱乐等服务接待能力不足,夜间过夜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短板。综合交通体系有待完善,还未能有效尚未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高能级的中心城市联系度仍然较弱。三是重大项目要素制约有待突破。
14、受土地、能耗、资金和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前期推进困难;。受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土地出让收入不确定较大等影响,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难度不断增加;。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等政策,尤其是“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等要求,对重大项目落地带来较大压力。四是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有待破题。当前,县域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加上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对重大项目投资的支撑不强。政府刚性支出增加,投融资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大部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仍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吸引不足。投融资渠道收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障碍,加上政府刚性支出增加,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模式相对比较
15、传统,大部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仍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吸引不足。(三)“十四五”面临形势一是经济稳增长需要发挥有效投资“压舱石”作用。“十四五”期间,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机遇挑战前所未有。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稳定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全省看,我省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发展主线,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有效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缙云要实现跨越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
16、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建设“三城三地”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两新一重”和“四个重大”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新机遇。从国家导向看,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以“两新一重”引领重大项目谋划布局。从全省布局看,我省将以“四个重大”构筑支撑“十四五”发展的四梁八柱,而重大项目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性作用,资源要素也将跟着项目走。“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政策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将为缙云争取国家、省级层面支持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三是丽水加快构筑“一带三区”新空间格局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新方向。“十四五”时期,将是丽水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构建“一带
17、三区”总体格局,全面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期。缙云作为丽水“一带三区”新格局中“一带”的核心组成部分,定位为全市生态产业发展核心区,将与莲都、青田合力打造人口超百万、GDP达千亿的重大发展平台和全市高质量绿色发展领跑区。围绕市域发展核心带建设,“十四五”时期丽水将重点强化“一带”支撑,推动交通互联、产业互动、服务共享,全市重大资源要素将集聚倾斜,为缙云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带来难得机遇。四是打造“三城三地”为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新要求。围绕建设制造之城,打造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要求把生态工业摆在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丽缙产业园和缙云经济开发区等核心平台为支撑,通过整合、优化、提升,打造“万亩
18、千亿”新平台。围绕建设开放之城,打造丽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要求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全省“3个1小时”交通圈,强化与丽水主城区联动发展,打通优质资源要素流动通道。围绕建设魅力之城,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求紧抓全省大花园建设机遇,推进文化复兴与城镇建设融合,建设魅力城区、魅力乡镇、魅力乡村,打造美丽中国和“诗画浙江”鲜活样板。五是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重大项目建设带来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重大使命,而加快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重要抓手。为同步推动山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我
19、省将重点在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升、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山区26县支持力度。缙云作为山区26县之一和革命老区,“十四五”期间将抢抓机遇,争取更多资源要素和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缙云元素纳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革命老区振兴大局,将为重大项目建设带来有利政策环境和要素支撑保障。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市委打造“两高”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以跨越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按照厉行“丽水之
20、干”,建设“三城三地”的总体要求,全力建设制造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聚力打造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丽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力“强优势、补短板、增动能”,围绕生态工业与发展平台、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城镇建设与民生福祉公共服务、综合交通、与水利环保能源以及、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与新基建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实施重大项目建设“526”行动计划,即推进“5个百亿”重大工程,着力实施200个左右重大项目,确保完成600亿投资,进一步彰显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为争当山区跨越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
21、县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原则服务战略、支撑引领。围绕共同富裕、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对照“三城三地”建设要求,谋划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彰显重大项目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优化结构、突出重点。领域上,既要突出事关民生改善、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等“补短板”项目,又要兼顾具备行业引领力、产业创新力的“拉长板”项目。区域上,要向主城区、小城市等重点区域覆盖,同时平衡兼顾各乡镇和农村地区。科学决策、提升效益。提高投资决策水平,优先选择带动、示范作用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好、高”项目。强化GDP和GEP协调增长,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管养运一体化水平和综
22、合效益,力求形成有效、高效投资。集中要素、重点突破。重点选择符合国家、省、市要求,符合产业政策,且具备良好前期工作基础,有利于尽快推进实施的项目,科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强化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保障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有效配置。(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总量规模再创新高,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生态工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品牌持续打响、乡村振兴更加有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交通和水利网络全面优化、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更趋完善,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为“十四五”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投资结构全面优化保持增长。“十四五”期间,规划
23、重大项目18468个,计划投资6445556665亿元,力争带动全社会投资超800亿元,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实现百亿项目再突破、十亿项目上规模、亿元项目成标配,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生态工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占比实现较快增长;丽缙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等重大产业平台,中心城区、大南乡区块、壶镇小城市、大南乡区块等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域投资占比明显提高;高新产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80%以上。;民间投资占比持续提升,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显著增强。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重大项目质量、效益明显提升,重大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5%以上,列
24、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数量明显增长,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再突破,凸显我县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领头羊地位。产业体系和生态工业与科创平台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建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形成“3+X”生态工业体系,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集成力量建设创新策源地,建成高水平建成一批科创中心、省实验室等平台,进一步突出高能级创新开放平台载体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品牌更加有力持续打响。围绕高标准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一批高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缙云县 重大 建设项目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